《叶净能诗》的中古新副词

2013-04-29 18:33贺志伟
西江月·上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副词语法

【摘 要】话本是民间俗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其中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语言现象和事实,对话本进行语言学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当时的语言状况,从而完善对某一特定时期语言学历史的认识。本文以《叶净能诗》为研究对象,找出其中所有在中古产生的新副词,并进行举例分析,以便于形成对话本小说在语言学上的重要作用的新认识。

【关键词】《叶净能诗》;中古汉语;语法;副词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叶净能诗》是一篇唐代的话本小说,出自于敦煌残卷S.6836,先后收入王重民等编著《敦煌变文集》、张涌泉、黄征编《敦煌变文校注》。作者不详,篇名是依据篇末而定的,为“叶净能诗”。叶净能又名叶静能,就是唐朝著名方士叶法善,《旧唐书》卷一九一和《新唐书》卷二零四均有小传。主要写的是叶净能于会稽山修成得道,赴长安途中行符敕水,自华岳神处救生人妻还,居玄妙观斩狐魅;玄宗召入宫,斩龙祈雨,侍玄宗神游剑南观灯,中秋游月宫。后来因为以法术取宫中美人侍寝,玄宗欲杀之,作法逃遁。

学术界对于《叶净能诗》的研究,多集中于它在文学史上的意义,然而对于其在语言学方面的影响和意义,除了对文本进行字词句义方面的训释,其他如音韵、词汇、语法等角度学者们还少有涉及。这一时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反映口语的白话开始形成,并在变文、语录中广泛应用”i。本文即从语法角度对《叶净能诗》中的中古新副词进行举例说明和分析。

二、《叶净能诗》中的中古新副词

据学者们的研究统计,中古新产生的副词在120个以上,有单音副词也有复音副词,而后者占绝大多数。出现在《敦煌变文集》中的复音副词有106个之多,包括时间、语气、程度、方式、范围五类。而根据《简明汉语史》,中古产生的新副词共七类: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语气和指代性副词。但在《叶净能诗》中出现的新副词只有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和语气副词等五类,下面就对这五类分开讨论,并举例说明。

(一)程度副词

中古新生的程度副词有这样一些:奇、煞/大煞/太煞/太杀、方、较(校、教)、好、酷、熟、生、相、雅、剩、非常、分外、极其。文中出现只有两个:较(校、教)、非常。

1、较(校、教)

“较”在上古一般为介词,表比较义,用于两种事物之间的比较,相当于“比”。中古引申为程度副词,表示具有一定程度,相当于“略”、“稍”、“甚”,也写作“校”“教”。

例:道士被劝校多,巡巡不阙。

以上一例表示“稍微”、“略微”之意。

2、非常

“非常”在上古是形容词,表示“不合惯例、不同寻常”或“突如其来的事变”的意思。中古用作副词,表示“很”、“十分”、“极”等意,程度颇高。文中出现一例,意即如此。

例:诸官看灯,非常作乐。

(二)范围副词

中古新生的范围副词有:半、初、都、都来、了、劣、只、总、并皆/并悉/并总、皆悉/皆总、尽皆/尽总、悉皆/咸皆/咸悉、一共/一齐/一同、总皆。本文中出现的范围副词有:都、只、悉皆。

1、都

“都”在上古一般为行政区划名,或为“有先君宗庙的城邑”、“大城市”、“首都”和“国”。后来引申为“汇聚、聚集”之意,或者“总、总共”。中古开始,作为范围副词的“都”被广泛运用,表示“全、全部”,包括所有的、百分之百的、全体的。

(1)若不志道法之玄,心都被符所损。

此例中“都”则为此意,译为“完全”、“彻底”。此外,“都”还常常与否定副词“不”、“无”连用,作“都不”、“都无”,与上面的意思相反,表示“完全不”“任何都不”的意思。

(2)皇帝心不欢悦,谓净能曰:朕今饮宴,都不似天师有章令,使宴乐欢娱。

(3)又收得少汗衫子一领,数日寻逐,都无踪由。

2、只

“只”上古用作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终结或感叹;又表示限止,相当于“耳”。中古时用作范围副词,一般译为“仅仅”。

例:张令曰:先无疾病,只到此门有亡。

3、悉皆

悉皆、咸皆、咸悉同义,均表示总体囊括,意为“都、全都”。

“悉皆”由两个同义单音副词“悉”、“皆”组成,“悉”上古既用作形容词,表示“详尽、尽”;也用作范围副词,表示人或事物的全体,译为“全”、“都”、“全部”;也作“知道、了解”。“皆”也产生于上古,用作范围副词表统括,意为“都、俱”或“普遍”。两个范围副词构成的新词“悉皆”仍然保留原意,表示“全部、所有、都”。

例:其年四月,选悉皆赴任。

(三)时间副词

中古新产生的时间副词有:才/方才、登/登即、早/早个/早是/早已/、经/已经、犹、就、先、寻、从来、看/看即/看将/看看/眼看、依然/依旧/依前/仍旧、一向/一直、当即/当下、即便、即将、即今、立地/立然、连忙等。而文中所见有三例,分别为:早、已经、先。

1、早

“早”上古用作名词或形容词,名词谓“早晨”,形容词为“时间在前的”,与“迟”、“晚”相对。中古的时间副词“早”即由形容词虚化而来,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相当于“已、已经”。

例:净能于观内早知之。

这里就是表示动作、状态在另一动作、状态产生之前即已存在。

2、先

“先”在上古主要表示“前进”,作动词;表示时间在前的,作形容词;表示首要的事情,作名词。中古引申为副词,表示行为已经发生,译为“本来、已经”。

例:净能问长官曰:夫人莫先疾病否?

以上例句中的“先”表示该动作行为在此之前就已发生。

(四)情态副词

中古新产生的情态副词有:催、端、端的、顿、干、故故、频、划、飒、脱、也、更互、渐渐、真个、到、等。而在文中出现的仅有:脱。

“脱”上古时主要用作形容词,表示消瘦;或用作动词,表示“肉去皮骨”;表示脱落。中古则用作情态副词,表示情况偶然发生,表示频度或推断,相当于“偶尔、偶或、或者、或许”。文中仅有一例。

例:皇帝曰:脱将朕去,复何侍从,几人同行?

(五)语气副词

中古新产生的语气副词有:定、必定/必然/必须/的毕(必)/的定、决定/决然、的的/的确/确实、大约/大都/大概/约莫(摸)、毕竟/必竟/止境/至竟/到底/究竟、将不/将无(毋)等。文中只出现了“的毕”,且只有一例。

“的毕”或作“的必”,“毕”或为“必”的音借字,二者均表示确信的语气,对情况或推论确信无疑。“的毕”或“的必”,均由两个副词连缀而成,其中“必”作为语气副词,是上古就产生存在的。“的”与“必”都作“定”讲,而“定”也是上古就产生的一个语气副词,表示肯定,译为“的确”。必定、必然、必须、的毕(必)、的定几个词均表达同一个意思。

例:净能奏曰:臣见陛下饮似不乐,臣与陛下邀得一个饮流,此席的毕欢矣。

三、小结

本文参照《简明汉语史》所总结出的中古汉语新副词,从《叶净能诗》中挑选出五类九个副词进行列举说明。通过对这些副词和例句的分析,充分证明了民间口语形式的话本文学在保留珍贵的语言学研究资料上的重要作用。

注释:

i 向熹:《简明汉语史》(修订本)上,商务印书馆,2010年5月第1版,

【参考文献】

[1] 王重民等编.敦煌变文集[C].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2] 张涌泉,黄征.敦煌变文校注[M].中华书局,1997.

[3] 吴福祥.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

[4] 向熹.简明汉语史(修订本)[M].商务印书馆,2010.

[5] 汉语大字典缩印本[M].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

[6]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典[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贺志伟(1989—),男,汉族,四川遂宁人,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古及近代汉语。

猜你喜欢
副词语法
The Wheels on the Bus
副词“好容易”及其词汇化成因
韩国语副词“더”与汉语副词“更”“再”的对应
好懂、好记、好用的语法来了——《讲道理的语法》
短句—副词+谓语
跟踪导练(二)4
Book 5 Unit 1~Unit 3语法巩固练习
参考答案
副词和副词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