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工科专业学生德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2013-04-29 04:53李慧岩
西江月·上旬 2013年7期
关键词:语言能力工科

【摘 要】在以工科专业学生为主的院校开展的二外德语教学中,外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笔者从语言学中语言和言语关系的基本理论出发,结合在学习动机行为问卷调查中工科专业学生所体现的特点,探讨如何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词汇语义能力、语法能力。

【关键词】工科;动机行为;语言能力

引 言

新世纪的发展,要求我国高校外语教学要为国家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知识全、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型外语人才,这里所说的“复合”是指综合的素质能力和广泛的学科知识。德语是我国七大通用外语之一,而德国的工业制造又是世界驰名,随着我国与德国社会经济交往的不断加强,国内工科院校的二外德语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针对工科专业学生自身学习二外德语的动机行为特征,制定适合于工科学生的德语课程教授方法也成了一项重要的议题。

1、工科专业二语习得动机行为特点和语言能力培养概论

动机行为是指个体的内在需求(本能、需要、驱力)在自我调节作用下,与外在诱因(目标、奖惩等)相互协调,从而被激发与维持的朝着一定方向努力的行为表现,动机行为含努力程度,是动机信念的行为表现。它可以显性描述为(Gardner,R.C.& P.F.Tremblay,1994):对目标的注意力;对目标追求的主动性;对目标追求的持续性;朝目标追求的努力程度;追求目标所花费时间等因素。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在学习者的成就动机研究基础上所提出的一系列心理模型或理论框架,为动机研究在外语或者二语学习领域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理论基础。

工科是我国第一大学科,也拥有最多的专业和师生。针对工科专业学生在动机调查问卷草拟的场景中的回答[2],可以看出相比于非工科专业学生,他们在学习德语时表现出一些独有的特点:

首先,在动机强度方面,工科专业学生,能更主动地学习,表现为:遇到困难能积极向老师寻求帮助,课上积极回答问题,课下对德语相关功课乐此不疲,积极复习,勇于改错,并擅于运用流媒体方式达到提高语言能力的目的等。

其次,在学习二语的愿望方面,工科专业学生在课上更愿意用德语表达,课下也会多方寻求练习口语的机会,比如通过参加德语角活动的方式等,在掌握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后更乐于观看德语电视节目、阅读德语杂志报纸等,体现了工科专业具有应用能力强的特点。

再次,在对学习德语的态度方面,即动机的情感方面,工科专业的学生也显示出了专业需要以外的极大兴趣,对语言学习有更为积极的态度。

最后,工科专业学生由于其专业中的实用性和协作性特点,对老师用目的语授课的呼声更为强烈,上课形式则以同桌或3-4人小组更为喜闻乐见,此外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也得到学生的广泛支持。

一般来说,外语教学初级阶段的重点在听说,听说能力的培养要同语言体系教学密切配合。语言体系内部有语音形式和语义内容的关系、词汇建筑材料和语法组织规律的关系等,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语言天赋,结合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而外语能力又分为语言能力和言语能力两类,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外语语言能力是学生掌握语言体系的能力,分为语音能力、词汇能力和语法能力。(参见王德春,2005:349-350)

2、语音能力培养在二外德语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语音能力包括区分外语音位的能力、准确发外语语音的能力、区分和再现外语语调的能力、地道的外语口语能力等。语音能力的培养,要用语言的方法,如分析语音的声学属性、模仿发音部位和方法、进行语音对比等;更要用言语的方法,如用强化方法大量听外语话语,在口语实践中发展语音能力等。(王德春,2005:350)德语是拼音文字,根据发音规则绝大部分的德语词都能拼读出来,因此学好德语的发音法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德语时,发音器官要习惯于德语言所特有的发音动作,学习者要掌握德语的发音法基础。具体到德语音素的发音的处理办法:

首先,可以联系已学过的德语音素发音。如[v]的发音部位同[f],但送气较强,发音时要振动声带。[z]的发音方法和[s]相同,只是声带要振动。

其次,可以联系汉语发音的不同处。如汉语中没有[h]这个音,汉语“哈”(ha)中的(h)带有轻微的摩擦音,发德语的[h]时不用太用力,以免发出摩擦音。

再次,部分读音可以联系汉语方言,如[e:]音,汉语普通话中没有这个音,但与吴越语中的“唉”相似,从而[ε]音和[ε:]音也得以解决。发[ε]音时,舌位与[e:]相同,但较之[e:]嘴张得更大,下颌略向下垂,且舌面较低。发[ε:]音时,先发[e:],舌位保持不变,然后下巴下垂,嘴渐张大,如发[a:]状,即形成[ε:]音。[ε:]的开口度比[ε]略大些。

最后,作为德语中的特殊发音,小舌音[r]和汉语的发音大相径庭,因而别无他法,只能遵循发音规则“口自然半张,舌尖轻抵下门齿,后舌面抬起,小舌自然下垂,并在呼出气流时使小舌一次或多次冲击舌根形成颤音,声带振动”单独加强练习了。

总的来说,德语发音时发音器官较汉语紧张得多,吐气有力得多。发德语元音时要做到口型到位;发德语辅音时,要做到浊音时声带振动充分,清音时吐气有力。此外,要注意德语汉语的比较,抓住德语汉语发音的细微差别之处,努力适应德语的发音特点。

3、词汇语义能力培养在二外德语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词汇语义能力,包括辨别词形、理解词义的能力,区别同义词、同形词、同音词的能力,在言语环境中确定多义词词义的能力,辨别词和熟语的能力,选词用词的能力等(王德春,2005:350)。而对于词汇语义的研究最终无一例外地导向语义特征这一概念。对于语义,利用其部分普遍性,部分差别性的特征进行语义区分、记忆,是现今普遍采用的良策。对于以逻辑性见长的工科专业学生,则更要突出词汇特征及词汇间的逻辑关系这一特点。下面将从两个方面简单加以诠释:

3.1特征作为词汇语义的一部分

人脑记忆词汇,不是按照一个个词汇语义客体逐一记忆,而往往是按词汇语义特征归类记忆。一类词汇场中的各个语义呈现各种相互关联,其聚合关系有同义、近义、不兼容、互补、反义、词类转换、蕴含等。当一个新的词汇语义被记忆时,大脑会把该语义首先归类,然后记忆其不同于该类其他语义的独特部分。如信息专业词汇中有der virtuell Speicher, der Speicher mit beliebigem Zugriff, der Nur-Lese-Speicher, der Cache-Speicher, der Hauptspeicher, der Arbeitsspeicher等词,均涉及der Speicher,在讲解中可以把该系列词归为一类,重点讲解其中的差异处。

3.2词汇语义特征作为记忆网的结点

学习词汇的先期导入很重要,它可以使一个生词便于辨认和理解。一个生词词义相关特征了解越多,便更有利于该生词词义的记忆。如果把生词词义的记忆比喻成一张全方位的网,那这些与生词词义相关的特征就是网上的一个个结点,它们把大脑存储中的各个意义串联起来,最终到达生词词义。

工科专业以专业词汇见长,所谓专业词汇是指称某一职业或行业对其生产材料、生产工具、生产过程、产品或研究对象等严格区分的指称,这些词汇一般在某一专业的圈子里通用,其形式大多为名词,也有少数动词。因此,掌握这些词的语言学构词特征,利用大脑存储特点,是记忆专业词汇的主要方式。而专业词汇的构成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①一般词汇术语化,如das Haar在一般用语中表示“头发”,在纺织专业用语中表示“倒毛”;②复合法,如信息专业中的der Speicher表示“存储器”,而该词又可和其他词复合成der Hauptspeicher(主存储器),die Speicherkapazit?覿t(存储量)等专业词汇;③派生法,如Initialisier-添加后缀-ung派生为信息专业名词die Initialisierung(初始化);④由多个词组成多词术语,如纺织专业词汇Stricken Tuch Beflockung(针织布植绒);⑤缩略构词法,如信息专业词汇die Zentraleinheit缩写为CPU。

4、语法能力培养在二外德语教学中的运用对策

语法能力包括分析词语词法特点的能力,分辨词类和句子成分的能力,辨认搭配关系的能力,造句能力等。语法能力的培养,除依靠语法分析外,更要在言语中把语法规则具体化,让学生从话语中体会或用语法规则。(王德春,2005:350-351)针对工科学生专业特点,学习和掌握科技语言的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科技文献语言的语言学特点可以从非人称的客观语气、科技词语以及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三个方面分别加以论述:

4.1非人称的客观语气

科学是严肃的,科技文章作为对问题的客观而准确的陈述,注重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事实、方法、性能和特征,具有准确性、严密性、逻辑性等特点。正因为这样,在科技德语中常常使用非人称的语气,如单数第三人称代词es,疑问代词wer,不定代词man等,做客观的叙述,往往用于泛指。此外,物做主语的现象也是比比皆是,如Dokumentation(文献资料汇编)。

4.2科技词语

科技文章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它对科技词的广泛使用,例如:Schon aus dieser Tatsache ergibt sich eine enge Verbindung zwischen der Terminologie und der Dokumentation, die wiederum eng mit dem Bereich Information verknüpft ist; aber auch Information und Dokumentation sind ihrerseits auf die Terminologie angewiesen, wie bereits in 1.3 angedeutet wurde. (Arntz et al., 2004: 257) 在该例中,“术语学”和“文献资料汇编”两词是术语学研究这一专业学科所特有的专用的科技词汇,如果不懂这些专门术语,就不可能阅读和理解该领域的科技文献;而“Information”一词则尽可称为“半科技词语”,是各科通用的,在术语学研究领域译为“信息”尤佳,在其他领域,该词还有“情报、资料、通知、报告、信息、报道”等意思。最后,词组“sich ergeben aus etw.(产生)”可以看作是“书面的非科技词语”。因为日常德语中表示“产生”这一意义的词语很多,而例句中的这一词组相对意义比较单一,可以更确切、更严密地表现科技内容避免发生歧义。此外“ihrerseits”也是比较常遇到的非科技词语。

4.3特殊的语言表达形式

科技德语具有客观、真实、明确、简洁等基本特点,这些特点不仅决定了它的文体和风格,而且也使得一些特殊的语法结构,特别是一些固定的语式和句型常常被用到。如被动态(包括被动态的替代形式)在科技德语中就极为常见,因为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里,人们常客观地叙述自然现象,阐明科学规律,讲解加工的对象、工业过程、操作方法等,而作为动因的人相对无关紧要。此外,分词作定语(gesammelt),带zu的不定式,反身动词(sich lassen),以名词为中心构成的词组(die für seinen Inhalt besonders charakteristischen Termini),甚至是某些从句(…dadurch…, da?茁...)以及广泛的使用长句等,都被视为科技德语的特有语法形式。

这些特殊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一方面使科技德语不可避免的显得单调刻板;但另一方面却便利了相关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便于掌握,易于理解。

5、结语

外语言语能力是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除上述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外,还有修辞能力、外语思维能力和直接感知外语的能力,其中最后两项是外语言语能力的最高表现,也是语言教学和言语教学高度统一的结果。

在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工科院校学生的学习动机决定了其学习二外德语的自身特点,这就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正确处理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去研究适于工科专业学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既能通过言语学习语言,又能利用语言学习言语,如此相互推进,直到自觉地、完善地掌握德语。这时,学生便一方面既能运用德语进行交际,顺利地阅读德语文献,以满足工科专业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运用工科逻辑思维方式分析和理解德语现象,研究德语规律了。

注释:

笔者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天津工业大学所有选修德语课程的同学进行了学习动机行为调查,共收回问卷84份,有效问卷78份,其中工科专业问卷44份,非工科专业问卷34份。笔者在Gardner的动机调查(包括动机强度、学习意愿、学习态度)的基础上,结合德语学习自身特点,对部分题目加以修改,并增添了有关对学习形式的认可度的调查,期望能从工科专业和非工科对各调查项目得分异同的对比中得出结论,揭示工科学生的学习特点,从而指导第二外国语德语教学的方式应用。

【参考文献】

[1] Angelika Linke, Markus Nussbaumer, Paul R. Portmann. Studienbuch Linguistik [M]. Tübingen: Max Niemeyer Verlag, 1991.

[2] Reiner Arntz, Heribert Picht, Felix Mayer. Einführung in die Terminologiearbeit [M]. Hildesheim, Zürich, New York: Georg Olms Verlag, 2004.

[3] 穆兰,庄慧丽.德语语音[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 秦晓晴.外语教学问卷调查法[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王卫平,潘丽蓉.英语科技文献的语言特点与翻译[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7] 张帆,卢铭君.德语词汇学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李慧岩(1981.11—),女,汉族,天津人,现在天津工业大学,硕士,讲师,德语教师,研究方向:中德语言文化对比。

基金项目:本文为天津工业大学201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工科专业”+“小语种”教学模式探索)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2-58。

猜你喜欢
语言能力工科
87年工科“学霸”成都追梦记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腐蚀与防护》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通过阅读夯实幼儿的语言能力和文化基础
探究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策略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