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梦雨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病恢复期的心理问题。方法 分别抽取60例精神病症者分为两组,一组在继续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社会干预,出院后随访,为心理社会干预组。随机抽取60例未实施心理社会干预的为对照组。结果 经过心理干预后的患者,其心理障碍的存在率比未进行心理干预的患者明显降低。结论 进行系统心理社会干预后,对精神病患者出院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预防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恢复期;心理社会干预
精神病是由于丘脑、大能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引起,而其大脑功能紊乱的根本原因在于大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失去平衡所导致。进而引发睡眠障碍,产生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精神疾病。精神疾病包括情绪失调、焦虑障碍、滥用药物及精神错乱,如精神分裂症等[1]。大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有调查结果表明[2],处于康复期的住院精神病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归纳起来为忧虑、自卑和多疑。因此,探讨精神病恢复期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和技能训练作为精神康复的有效手段,目前倍受人们的关注[3-5]加强心理社会干预,对解除其心理障碍,进一步巩固疗效,预防复发,提高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经过治疗,临床疗效达痊愈或显著进步,在继续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社会干预,出院后随访,为心理社会干预组。随机抽取60例未实施心理社会干预的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见表1。
1.2 精神病的诊断的症状标准。
1.3 干预措施
1.3.1 加强心理支持和鼓励 护理人员在进行集体心理治疗时要尊重患者,根据不同的性别、年龄、职业给予恰当的称呼。用实际病例鼓励患者,向他们说明精神病经过系统治疗和自身心理调节后完全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工作,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鼓励他们的长处,克服自身心理。结合工娱疗法、音乐疗法及其他一些娱乐活动,使患者建立起积极、阳光的心态,让他们感觉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3.2 进行心理诱导 对于心理上有羞耻感的患者,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和对待发病时的病态行为,主动热情地安慰和鼓励他们,给患者以一种亲切感,清除其心理上存在的羞耻感。使他们认识到病情康复以后仍能就业、恋爱,发挥自己的才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向患者及家人宣传精神医学常识,如常见症状、维持用药的必要性,如何识别药物副作用及处理,为防止病情复发打下基础。
2 结 果
经过心理干预后的患者,其心理障碍的存在率比未进行心理干预的患者明显降低,见表2。
3 讨 论
目前,对于精神病的病因尚未阐明,起病与病前个性特征及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经过系统的药物治疗后,部分患者会遗留缺损的症状,部分患者以衰退而转归,只有少数患者能完全缓解[6]。尽管其主要的精神症状已消失或部分消失,但仍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加强心理社会干预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消除其消极悲观情绪和各种心理顾虑,改善其不健全的人格及残留症状,帮助患者重建生活、工作和学习上的健康心态,疾病的认识,使病人更容易接受治疗,能更好的适应病后的环境,培养病人与他人交往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及工作技能(职业能力)提高患者对减少对病情复发的担心与忧虑,达到心理、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 陈薇,付文霞.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工娱治疗效果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5.
[2] 李兆秀,王宗兰,张守菊,李梅.精神科暴力行为与护理干预[J].护理管理杂志,2005,07.
[3] 丁宁,李玉琴.超市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0.
[4] 李萍,刘艳星,志萍.社会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住院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07.
[5] 顾秀华.程式训练对社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1.
[6] 沈渔邨,主编.精神病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393-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