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燕
摘 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由恐惧作文而变成喜欢作文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三乐
小学阶段,作文是很多学生的苦恼。尤其是刚上三年级,学生开始由简单地写段到完整地写文,总是拿起笔而内心一片茫然,因此,恐惧和厌烦心里油然而生。笔者认为一节作文课应该以“乐”贯穿,以“乐”为推动。下面谈谈三“乐”教学。
一、乐于“变魔术”“建高楼”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老师总是先告诉学生要写作文,这无疑会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如果我们能撇开作文进行灵活或者艺术的谈话,把学生带入美好的氛围和趣味中,那么效果会截然不同。比如三年级的第一节课,可以这样进行:首先拿出一堆积木,让学生搭成各种不同的形状,然后由此引入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也可以像搭积木一样,把一些词句段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篇很美的文章,而且它比搭积木有意思多了。”这时,学生的眼里都发出好奇的光芒,仿佛在问:“老师,真的吗?”于是老师以班上某生为例,即兴口述一篇作文,作文中既有对该生外貌的描写,又有对该生动作、语言、行为的细节描写,这样学生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而且一个个眼里都发出兴奋激动的光芒。这时学生作文的激情已被点燃,正蠢蠢欲动地想小试牛刀。同样在其他的作文课上,老师可以即兴“变”设情境,并即兴口述一段或者一篇文字,让学生深感“变魔术”是多么的有趣,“建高楼”是多么的神奇。
二、乐于欣赏“魔术”,奖励“高楼”
点燃学生眼里的火光,需要在三年级每一次作文课上实施,只是方式各有不同,笔者认为赏析是办法之一。教师用欣赏的语气、饱满的情感把这些好文字通讀一遍,然后再进行细细的赏析,并说明好在哪里,是流畅生动、富于美感韵律,是如诗如画、引人如胜,还是深刻细腻、感人肺腑?等等,都需要给学生讲明。这样既令学生听之陶醉,更会激发学生巨大的作文兴趣和动力。
其次是奖励。一个作文写得好的学生需要及时享受成功的喜悦,一个整篇作文并没有写好但其中有一段或者一句写得好的同学同样需要享受其中的喜悦。教师在批改中的溢美之辞固然能催发学生的笑容,但在课堂上、在全班同学面前的奖励更能给予学生信心、动力和幸福。奖励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来自教师的,并非一定要是物质的,如:可以是一个亲切的抚摸或者拥抱、一次甜蜜的合影或者耳边说的悄悄话……也可以是来自学生的,如一个千纸鹤、一个小王冠、一些留言等,都可以让成功者的眼里透出灿烂。
三、乐于积累“魔术”,综合“高楼”
从第一篇作文开始,老师就引导学生将草稿和定稿都集中在同样的本子上,这样一路积累,到期末,学生的作文能力已有一定提升,作文心智也上升到一定高度,再让他们回头看自己的“魔术”所造就的“高楼”,学生会有许多发现和感悟,更会有很多向往和憧憬。这样的过程同样可以推及一年、两年甚至到最后的毕业时光,那时学生的积累已相当丰厚,他们看着自己一路走来一路变化,就像看着自己从学步到会走会跑,他们看到自己从弱小到一点点健壮,他们会觉得意义非凡、乐趣无穷。
总之,“乐育英才”,学生一旦尝到作文的甜头,就会主动要求写作文,或者一听说写作文就摩拳擦掌,那个时候他们眼里的火光分外感人,教师的激情亦会倍增。
(作者单位 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