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鸿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个性化阅读教学要求对教师的角色、学生的地位进行反思,策略上坚持尊重学生个性,视学生的兴趣爱好为阅读教学的内在动力并加以引导,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感受,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以求达到最终的育人功效。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基本状况以及教材特点,主要探讨了小学三年级实施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学生主体;个性化阅读;实践;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显然,该标准倡导语文阅读教学要走个性化阅读教学改革之路。这是针对以往教学中教师以讲代读,忽视学生个体感受的弊端提出的一个新理念。
一、个性化阅读的内涵
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所谓学生个性化阅读,它是学生个体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并与非认知因素互为影响的活动,存在着个别化差异;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评价、鉴赏文本的过程,因为每个学生的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审美情趣千差万别。下面结合三年级学生的阅读状况和教材特点进行具体分析探讨。
二、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关键
1.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语文书成为读本
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新课改后的课堂上,常常可以听到这样的课堂用语:“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这就体现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的不同,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个性化阅读中生发兴趣。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很自然地加深了体验,增强了理解。其次,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可尝试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内容、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2.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阅读这一过程,是积极主动地获取各类信息的过程。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各不相同,他们都会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理解事物。因而,他们在阅读中的体验和感受是不一样的。所以,阅读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态度,要蹲下身子看学生,以平常的心态和学生交流,没有师道尊严,没有标准答案,没有绝对权威。
3.确立教师的主导性
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强调阅读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并不是一味地要求教师放弃对于阅读活动的主导作用,教师一定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因为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所以,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此外,教师发挥主导作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勇于质疑,不迷信阅读文本和教师,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质量。
三、个性化阅读的拓展与延伸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体验性阅读。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过程中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特别强调对课本上文章的精讲精读,结果使学生的阅读视野狭窄对阅读失去激情。可见,个性化阅读不能仅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文本。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利用阅读、写作、口语表达训练等方式向教材以外的作品或生活拓展延伸,把有字之书与无字之书联系起来,这样不仅能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而且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更能养成观察、体验、思考、表达生活的习惯和能力,达到加宽加厚学生人文底蕴的目的。
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让学生自主选择,积极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欣赏学生的个性化作品;引导学生和好书交朋友,拓展延伸个性化阅读的空间。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在此值得我们教师重视的是,学生成长最关键的心理需要是获得认可与欣赏。“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励和唤醒,在于充分激活原来凝固的语言文字。”而激活语言、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思维的最佳方法是欣赏。生命是因为欣赏而美丽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丝不经意的微笑,往往会点燃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使其扬起自信的风帆。我们坚信,只要“播种希望”就会“收获惊喜”。
参考文献:
[1]林春曹.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特点与实施.小学教学研究,2004.
[2]张香萍.个性化阅教学浅探.师范教育,2004.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民富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