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新
摘 要: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仅仅局限于数学这一门学科,其他学科同样肩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的使命,另外,数学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之外还具有诸如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责任。所以,教师既要认识到数学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又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否则,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数学学科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初中;不等式
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宗旨,却不是教学的基点。
教学的作用在于从基点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措施实现其宗旨。那么,数学教学的基点是什么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我认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以知识储备为基点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知识链条一定不能断开。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引导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出发,以学生的知识储备为基点,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生长出新知识,如何让学生生长出新知识呢?
事实上,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正确运用迁移规律,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
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我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一元一次方程”入手,唤起学生的知识记忆,在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搭起知识的桥梁,实现知识的生长,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使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具体设计如下:先出示教学情境:“田径运动会上,小明在最后100米时开始以6米/秒的速度冲刺,那么,在他身后10米的小刚必须以多快的速度才能和他同时到达终点?”在学生列出各种式子后,让学生辨别哪个式是一元一次方程。然后将题目改为“田径运动会上,小明在最后100米时开始以6米/秒的速度冲刺,那么,在他身后10米的小刚必须以多快的速度才能比他先到达终点?”学生很顺利地列出了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只是连接左右两边式子的符号存在不同,其他并无差异,没有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推导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其特点。
这样的教学设计,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天衣无缝,知识的生长性也体现无遗,也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过渡期,知识的获取需要形象的帮助和支持。
二、以生活需要为基点
与任何科学一样,作为一门科学,数学也是在生活中产生并随生活的需要而得到不断发展的。生活需要必然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点。课标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学习数学的目的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但是,指向思维能力培训的数学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看不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看不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体会不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到数学的存在是一种抽象的存在,而抽象的东西对初中学生而言往往是没有意义和作用的。不可否认,从初中开始,数学知识确实比小学数学的抽象性强了很多。但是,无论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与生活需要密不可分的。只有立足于生活,让学生看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内在需要。
以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教学为例。如果直接出示一个个一元一次不等式,让学生观察这些不等式具有的共同的特点,从而抽象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应该说也没有什么困难。事实上,即使不从具体的例子出来,而直接通过教师的语言描述或讲解,或者通过死记硬背,学生也能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具有“只含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等特点。但是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有什么意义呢?对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学生学习起来又如何能产生兴趣呢?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的起点,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即便有学习行为,也没有学习的思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看到知识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所学的知识的用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此,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时,我才设计了与学生生活有关的赛跑情境作为导入环节。田径运动会每年都会举行,学生都很熟悉。但是,平常的活动中,学生一般不会把这一运动与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学生自然会把两者联系起来,看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意识到生活中无处没有数学,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之后,学生就能够“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参考文献:
[1]许文倩.还数学的美丽面孔,让学生为之折腰[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
[2]张庆林.初中数学解题教学的策略.初中数学教与学,2013.
(作者单位 重庆市涪陵区义和镇大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