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先霞
摘 要 随着高校贫困大学生数量的激增,特别是在理工科院校中日渐凸显,其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引起了国家、社会、高校的广泛关注。如何做好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高校和谐健康的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理工科贫困生思想特性及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合实际,探讨了新时期理工科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 理工科 贫困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在青年大学生中,理工科大学生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们是国家高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同时,作为理工科专业的贫困大学生,他们也有着不同于普通大学生的特有人格和心理特征。虽然国家和学校给予贫困生群体积极的关心和帮助, 建立起以国家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等为主体的资助政策体系。但这仅仅在经济层面上对贫困生群体有了一些资助, 对于因物质贫困而导致的心理问题和思想问题却没有解决。
一、目前理工科院校部分贫困生中存在不良思想状况
1、缺乏自信, 心理偏激, 自卑心强
目前理工科院校贫困生大都来自偏远、落后的农村或山区。 在考上大学之前, 一直把高考作为唯一的奋斗目标,周围同学在物质生活上的差别不大, 他们勤奋刻苦、努力学习, 学习成绩一般比较优秀, 老师表扬, 同学羡慕, 是同龄人中争相学习的榜样。进入大学后, 周围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同学间的贫富差距拉大, 很多同学多才多艺、见多识广, 学习优秀的学生也大有人在, 自己却显得不善言谈、孤陋寡闻, 本来还能引以为傲的学习优势已不复存在, 这些悬殊都极大地冲击着他们的内心世界, 缺陷慢慢显露出来: 自卑、虚荣、缺乏自信、心理偏激等等。
2、自暴自弃, 学习压力大
很多贫困生为了改变现状、维护自尊,将来能出人头地, 努力学习、顽强拼搏, 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在别人休息娱乐的时间他们继续学习、在校外做兼职、做家教等。他们害怕落后、失败、学习压力大; 有的贫困生抵挡不住周围新鲜事物的吸引, 无法很好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适应大学生活, 分散了学习注意力, 不再像以前那么勤奋刻苦, 学习成绩慢慢下滑, 因为不善言谈交流、怕别人看不起, 不愿向老师、同学请教问题, 面对生活、学习压力, 有少数学生甚至就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
3、性格孤僻冷漠, 敏感多疑
部分贫困生由于家境十分贫困,在别人吃大餐、穿名牌、大手挥霍的时候,自己可能还在为一日三餐发愁, 所以觉得世界让自己经历了比别人更多的痛苦和磨难, 社会对他们冷漠、无情、不公平, 内心充满愤懑或不平 ,对任何事都缺乏热情,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不遵守规章制度, 拒绝与他人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脱离集体和社会, 逐渐变得冷漠、孤僻。有的贫困生从小可能就受到很多歧视和挫折,这使他们爱慕虚荣、自尊心强,不愿让同学、老师知到自己家境贫困, 拒绝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帮助等。
二、目前理工科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缺陷
1、针对资助政策实施的相关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毋庸置疑,理工科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但是资助政策体系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不可忽视。公平、公正、公开是做好大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原则,贫困生的认定则是保证资助公正性的前提。由于拜金主义思潮的影响, 少数学生的思想觉悟不高, 道德水平“滑坡”, 已经影响到资助政策体系实施的效率。大多数理工科院校贫困生的认定也主要依据学生家庭所在地出具的贫困证明。而在贫困生认定工作中实际存在这样三种情况: 一是能提供贫困证明的学生却非贫困生;二是真正贫困的学生可能提供不了贫困证明;三是部分贫困生不愿承认自己贫困。然而,理工科院校针上述种种现象应开展的诸如公平正义教育、感恩诚信教育、关爱弱势群体教育做得尚不够。
2、思想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理工科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作, 不同的贫困生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加以引导。目前,理工科院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机制,教育方法和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只注重了贫困生的经济帮扶,而忽视了贫困生的思想“扶贫”,出现育人与助困脱节的现象;部分贫困生自立意识淡薄,依赖思想严重,有的等待学校减免学费,或从企业、社会得到资助;还有的贫困生甚至把“贫困”作为资本,认为学校提供的资助是理所当然。这些现象的存在,表明理工科院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3、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及时跟进
在对贫困生的评估中, 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为, 解决了贫困生的生活问题, 贫困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贫困生的问题就算解决了。事实上, 贫困生的问题如前文所述一样, 虽然贫困生将学习压力排在各种压力的第一位, 但在解决学习压力过程中的各种心理压力也是贫困生面临的大问题。同样, 贫困生在面临价值判断、就业、人际交往等问题上, 都有一些不同于普通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加强对理工科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1、 重视典型教育, 发挥榜样作用
在理工科院校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抓典型、树榜样, 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 能把抽象的说理变成具体、生动的人物或者事例, 从而使贫困生能更好的从中学习、仿照、借鉴。在学校要加强对典型人物的宣传力度, 发挥榜样的积极作用, 使之意识到贫困并不是成功的绊脚石, 而是成功的磨刀石。我国高校的贫困生里从来就不缺乏优秀贫困生的光辉事迹, 如我校(武汉工程大学)优秀学生党员许志伟, 2005 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的学生洪战辉, 带着妈妈上大学的孝女陈斯琦等等, 这些鲜活的个人先进事例, 都会给贫困生的心灵带来强大的震撼, 彰显出积极的人文精神。理工科院校可以以此作为教育活动的主题, 通过这些先进人物不畏苦难、立志成材的典型事例, 来教育贫困生敢于正视现实、克服困难, 相信通过自强不息, 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2、思想政治教育与勤工助学奖励制度相结合
国家一直都在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建设, 在十七大新闻中心举办的主题为面向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新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 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全国各大高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奖、助、学、贷的措施, 如勤工助学的工作岗位, 国家贴息的助学贷款, 各种奖学金、勤工助学金、困难补助等。教育部、财政部还要求全国各高校必须从所收学费中提取10%, 专项用于资助贫困生。学校在贯彻落实这些政策时, 应该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如在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时候进行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反哺教育等。使贫困生在获得经济资助的同时, 也获得精神上的慰藉。贫困生深刻地感受到这些来自社会、国家、学校的温暖, 会形成对社会生活的正确认识, 以成熟的心态来看待生活的磨砺, 更加勤奋学习, 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3、加强对贫困生的道德教育、自我教育, 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
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引导贫困生进行科学的自我教育、自我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适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道德教育的影响转化为其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才能使贫困生积极调整心态,正视贫困,转变观念,学会自我接纳,从而知难而进、不懈追求人生理想。部分贫困生由于对国情和社会制度缺乏系统的认识,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偏移,对社会有抱怨情绪。高校应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学生的头脑,增强贫困生对国家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了解,感受到自己能得到学校、社会的关心帮助是非常幸运的,从而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信念,刻苦学习,奋发成为国家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许秀芹.刘川高校贫困生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2000(4).
[2]刘世平.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属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
[3] 高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展望[J].科学社会主义,2009(2).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