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旭红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儿童早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令人兴奋的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非同一般的、特殊的过程。”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与发展纲要2010-2020》、“国十条”的出台,以及“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启动,幼儿园的教育形式“小学化”倾向严重令人担忧,改革势在必行。下面就谈谈我园杜绝“小学化”倾向的具体做法。
一、幼儿园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游戏教育环境
1. 农村乡土材料进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
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幼儿园,有着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少数民族文化,为幼儿园的创设育人环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应该就地取材,把农村的生活用品、农作物、自然材料等经过老师、家长、孩子的共同创新改造,结合幼儿园孩子年龄特点,制作成筲箕娃娃、草龙、小猪、米老鼠、小鱼、小鸡、孔雀、小花、小朋友、农家小院、大树等装饰幼儿园的环境,起到了美化作用。并结合游戏活动的需要,用竹子、木头、玉米杆、藤条等农村自然素材制作了大量的体育器材,丰富了幼儿园的户外活动。利用葫芦、树叶、泥巴、胡豆、桃核等丰富幼儿的操作材料,满足幼儿自主游戏学习和探索的需要。让幼儿园的整个教育环境显得本土化,且充满童趣,更具有可操作性,让幼儿园教育寓环境之中。
2. 精心为孩子创设区角活动游戏环境
区角活动是幼儿园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的天堂;是孩子说了算的地方;是孩子放假也想念的地方。全园各班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寻找适合本班孩子的活动主题。这主题不是老师根据自己的喜好,挖空心思想出来的。而是充分的征求孩子的意见,根据孩子的年龄、孩子近段时间的兴趣、教学活动的内容,结合孩子的社会经验、生活经验与老师一道共同制定的区角主题。其次,收集材料,进行整理。收集、整理材料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是一个关键的过程。因为这些材料都是来自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所以作为幼儿园应充分的利用好家长资源,和老师一道收集材料。所以老师就在班级的一个角落设置“废旧物品回收箱”,当老师、家长、孩子有了觉得可以利用的废旧物品,就会主动的交到“废旧物品回收箱”中,形成一种习惯。老师根据区角主题对收集的物品进行整理、筛选、归类。最后,就是将废旧材料变废为宝。老师根据区角开设需要的材料,组织幼儿、家长将废旧物品进行组合、变形、创新。使之让收集的材料形成区角活动需要的成品、半成品、废旧材料。
二、为孩子们组织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1. 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一日活动,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
晨间活动、离园前,由于时间较短,幼儿是陆陆续续的入园、陆陆续续离园。老师就利用孩子等待的时间,组织幼儿进行自由活动,把平时玩耍的民间小游戏,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有选择的玩耍。这样人员较少,以便老师根据幼儿的需要一对一进行指导,增强了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了孩子主动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早操活动幼儿园除了让孩子们都运动起来,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真正实现我们的运动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最棒!每学期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民间童谣--模仿操、民间体育游戏--器械操(跳皮筋、跳竹竿、踢毽子)、民间音乐游戏--徒手操(阿里里、达体舞)、民间游戏--游戏活动(丢手绢、冰糕冻、贴膏药)贯穿早操始终。老师还可以灵活地根据近段时间孩子的兴趣,保留早操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的改编、创新,不断地完善游戏玩法,孩子就会沉入游戏的快乐探究中,忘记早操的重复性而失去兴趣。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是每天幼儿园活动之一,能体现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特点: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学习中游戏。通过这样集体性的教学活动,更好地培养了孩子主动学习能力和孩子之间交流、竞争、合作、分享的能力。总之让民间游戏贯穿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之中,让孩子们尽情的享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为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个性打下基础。
2. 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大型活动中,充分展示幼儿的风采
幼儿园大型活动包括:迎新年活动、节日庆典(六一儿童节等)、冬季运动会、家长开放日等,幼儿园除了常规性活动外,将民间游戏有机的融入其中。如:每年一届的“六一儿童节”,幼儿园本着“为所有的幼儿提供展示的舞台,让所有的幼儿展示自己的风采”的宗旨,强调趣味性与游戏性,要求全体幼儿参与,并邀请家长参与。在展示的过程中,除了有舞蹈、童话剧、歌表演等内容外,还将民间游戏、亲子才艺表演融入六一活动中,让六一节的活动内容更丰富了。孩子们能在快乐游戏的同时学习,学习的同时成长。
3. 区角活动的组织,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1)游戏的规则制定
幼儿园各班级根据前期准备,形成了可以供孩子玩耍的区域。为了让区域活动正常的开展起来,教师可以向幼儿提出“班级孩子多,如果都进入一个区域玩耍怎么办?”让孩子和老师一起想办法解决这问题,最终各班级形成了进入区角各领域的出入卡。进入游戏区凭卡进入的规则。在游戏玩耍的过程中由于小班幼儿的规则意识很差,需要老师来帮助定规则;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规则意识,可以通过老师和孩子一起商量来确定游戏规则;而大班幼儿自主意识相对比较强了,可以让他们自己制定活动规则,然后教师把关,规则合理就用,不合理就重新制定,直到合理为止,但孩子必竟是孩子,此时也需要教师的引导。班级区域活动玩耍中形成了区域活动时不能窜区,只能在自己的区域内玩耍的规则。游戏结束规则的制定,也是相当关键的环节;是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的重要环节。所以游戏结束后老师和幼儿对游戏要进行评价,最后收拾整理区域中的材料。区域活动整套游戏规则自然而然形成了。
(2)区域游戏的指导
给孩子游戏的权利,并不只是听任他自己玩,有时还需要对他进行指导。孩子们进入区域开始游戏,可以根据自己对游戏区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性游戏。但是这种状态保持时间不长,孩子就会将本区的游戏材料拿到相邻的游戏区域中。这时说明一个问题,该区的游戏材料不能满足现阶段幼儿玩耍了。这时,老师就应该及时的介入,和孩子们商量该区域中应增加什么材料。所以区域活动的游戏材料不是投放后,就一直不变,而是根据幼儿的玩耍时间、兴趣的转移,或游戏的深入实时的投放材料,来满足孩子在游戏中玩耍。
4. 幼儿园开展与节庆有关的关爱教育活动,对孩子终身受益
幼儿园教育德育为先,良好的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借新年活动、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邀请家长与孩子参与幼儿园组织的各项传统游戏活动,增强幼儿与家长的亲子关系。组织幼儿园孩子到福利院慰问演出,看望残疾儿童,与残疾儿童游戏,给残疾儿童送礼物等,让孩子们感受童年的快乐。特别是三八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组织幼儿开展尊敬长辈,学会感恩等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
三、家园教育一致是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的保障
孩子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渐进的过程。因此,幼儿园不能满足以往家园沟通仅开一两次的家长会、搞一周一换的家园联系栏的做法,而是随时地抓住各种机会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我们的家园联系栏,除常规性的计划、家教指导等,我们还记录每天班级的动态的信息反馈,向每位家长进行反馈,让家长心中有数。
总之,随着学前三年行动计划的进一步实施,幼儿园应从本质上去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加强教师、家长的学习培训,转变教育观念,还孩子游戏的权利,真正让孩子拥有天真烂漫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