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小雪
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一切传统都将在转型社会中重新洗牌。对于老一辈华侨和潮商而言,他们的财富和善举终将在湄南河的冲刷下成为历史。
5月,泰国曼谷。雨季仍未至,热带季风特有的湿热气息却已扑面而来。跟随中国首部公益慈善电影《善堂》和慈善纪录片《善行侨乡》筹备采访团,我们一行18人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曼谷善堂之旅。
黄昏时分,华灯初起,站在红头船俱乐部的甲板上吹着凉风,一位老华侨在身边不无感慨:“第一代华侨都是坐着红头船下南洋,漂洋过海九死一生,不像你们飞机来飞机去。”
桥下,一艘艘轮渡自北向南悠然而下,桥上,印着花花绿绿广告的轻轨飞快驶过。现代化正在这个以佛教著称的“天使之城”蔓延,但传统依然有条不紊地流淌着。传统的慢与现代的快,构成了整个曼谷的城市气息。
报德善堂
华侨报德善堂是我们的第一站。
报德善堂于1910年由泰国著名侨领郑智勇等12人共同发起,是泰国最具有代表性和最具规模的慈善机构,也是潮汕善堂海外的一个代表者。
善堂位于曼谷拍抛猜路,老城区,道路狭窄。一路过去,几乎从街景就看到了曼谷的现代与传统的混杂,周边建筑的样式极其多样,既可以在中国城看到20世七八十年代港片中的商铺和公寓楼,中英泰三语招牌随处可见,也可以在市中心见到前卫的后现代主义的广场。不过无论行走在哪儿,隔几条街区便可见到香烟袅袅的佛寺和庙宇。
因为政府允许私人拥有土地,街道上空处处可见密如蛛网的电线,四方形的电线杆歪着脖子不堪重负,看得人胆战心惊。前往途中,我们目睹了一场车祸,一名中年男子被一辆小车撞倒在地,头部流血不止,而前往救援的恰恰是报德善堂印有“善”字标示的白色救护车。
这一幕陡然增添了我对善堂的好奇。后来在报德善堂的办公楼,我们才发现华侨报德善堂有一整套比政府还要强大的救援系统,包括救援队、消防队、医疗队共有100多名工作人员,每日分两批24小时值班。肤色黝黑的救援人员为我们展示了他们武装到牙齿的全套设备;救火队员戴上了氧气瓶,潜水人员穿上鸭蹼,并配有下海用的全套潜水设备,救护车内配有最先进的医疗设备。
善堂的办公楼内还设有整个泰国的无线电控制中心,全泰国的灾情都会在第一时间内反映给善堂,由善堂指挥救援。除工作人员外,善堂还雇佣警察,每当遇到天灾人祸时,善堂会和警察在第一时间出发,同时完成事故界定和救援。
在泰国,报德善堂扮演的角色已不仅仅是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支持着政府的公共服务。因而深得王室和政府的支持,善堂的博物馆内,还陈列着不少王室接见以及授奖的照片和物件。
善堂的办公楼与善堂举办宗教活动的庙宇相隔一条马路。庙堂内供奉着大峰祖师,香烟袅袅,参拜者络绎不绝。因为天气炎热,一楼的天花板不断散发着水汽降温。
当日是大峰祖师的正日,人们排着长队等候善堂施粥,粥是用红薯粉加工而成的,看上去有些像西米露,尝起来很甜,寓意是保平安。
一楼的过道是善堂的乐捐处,前往捐助的人络绎不绝。我们经过时,一位佝偻着腰、满头白发的老奶奶正从工作人员那拿回中泰双语的捐赠凭据。懂中文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她每天都会来捐款500泰铢,已经坚持50年了。这里许多人将日捐当成一种生活习惯。有些人坐着轮椅,都要前来捐款,有些老人并不富裕,将自己省吃俭用的钱叠成好几层掏出来……很多老人家受大峰祖师感化,亲切地称祖师爷为“阿公”(祖父),认为他救苦救难,沐阿公之恩,反过来报恩,以自己的钱财或人力支持慈善事业。
报德善堂又利用善信所捐的钱做更多的善事,受益者又感恩捐款,如此循环不已,慈善事业不断扩大发展。如今善堂每年的捐款高达50亿泰铢。
传统与现代
如今,整个泰国分布着大大小小上百家善堂。慈善仍然以传统的方式介入社会,尤其是与宗教信仰相关的慈善更为纯粹,人们更愿意用信仰去取代公信力这样的现代字眼。善堂的堂务仍然保留着救助天灾人祸、施米助学、收尸赠药的传统慈善,由董事会作为决策层根据每年的筹款情况决定堂务规模,董事会的成员多由引荐产生,并不实行选举。在泰国,法律不允许慈善机构在街上公开募款。因此,报德善堂的筹款需要赞助人,他们在泰国70多个府都分布有赞助人,每年通过电话和派人上门收取的方式筹集善款。
成立75周年之际,善堂曾经筹集过一笔基金,本金未动,利息用于解决工作人员的薪酬。泰国的法律规定,慈善机构不可以将善款用于投资,将慈善与商业彻底划清界限。
值得一提的是,善堂下设还有一座崇圣大学、一所华侨中医院。崇圣大学特别为华人子弟和泰人提供学习华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华侨中医院是泰国的首家中医院,现在已经发展成一家综合性医院,新建大厦耗资1亿泰铢,楼顶能停直升机,除了善堂拨款外,大部分都是华侨捐赠。
华侨中医院在泰国属于慈善医院,作为善堂的下属机构可以享受免税待遇,中医院为病人号脉坚持19年都是150泰铢不变,其中药药材也是市面价格的一半,其性质类似于社会企业,目前和大陆的多家医院都有合作关系。
在泰国,医疗系统大致可分为公立医院、私立医院和慈善医院三类。公立医院面向全民,泰国公民只需要付30泰铢便可看病治病,私立医院针对富人,像酒店一样分为五个星级,当然与服务成正比的是收费昂贵。慈善医院面向普通大众外,还特别针对连30泰铢都负担不起的赤贫人群,电脑联网便可查询病人的基本收入情况。
由于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董事会正在筹备开设养老院的计划,但人才、资金和管理依然存在困境。与之相比,报德善堂的兄弟善堂—汕头存心善堂已经完成了理事会的治理架构,开设庇护工厂、养老院等下属机构,更加趋于现代公益组织的管理和转型。
于是,我们反而在海外,看到了中国传统慈善的旧有形式和内容,非常有趣。
红头船上的潮商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商”。清朝雍正年间,南方海盗横行,潮汕地区尤为严重。当时的政府没有足够的水师对付海盗,只好通过对民船编号以控制。各省商船渔船在船体两端头尾部位和大桅上半截用漆油涂上不同颜色。因广东在南,南方属火,用色为赤, “红头船”之名由此而来。潮汕人多信奉神明,往往还要在船头上画了眼睛,认为这样不会迷失航道。
遇到大风大浪,船上的人们便会反复念诵经文,请求神明保佑平安,心诚则灵。漂泊他乡,生死由天,乘着红头船下南洋的华侨们都有着对神明的敬畏之心。而在现世中,宗教的虔诚与信仰的笃定便转化成一种向善的力量。
陈汉士是我们拜访的一位华侨创业者,目前是泰国万盛冷冻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1963年,28岁只有初中文凭的他旅居泰国,白天打工,晚上学泰语,凭着从标会赢来的一万元泰铢作为资本,和两个朋友做起了建筑材料生意。1977年,一个偶然机会,他接手了当地的金枪鱼罐头厂,几乎是与中国的改革开放齐头并进,这家罐头厂在后来的35年中从一年100万美元产值的小工厂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金枪鱼罐头厂,拥有全球3.5万工人,年产值40亿美元。
两次金融危机都成为他扩张资本的契机。1998年金融危机时,他的财务副手劝他作为上市公司应该贷款美金,但他也不知道为何没有采纳,最后不仅顺利度过危机,还收购了美国第三大金枪鱼公司,利润当年翻了一番。十年后金融危机,奇迹再次出现,他收购了有着150年品牌历史的欧洲最大的金枪鱼公司。
陈汉士非常喜欢跟人讲这一段故事,将其成功归结为一些不可解释的“灵感”,他以善行回报这一冥冥之中的力量,行善也给他带来了内心的宁静。不过,谈起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善心教育和信仰危机,他却充满了忧虑。
他看到报纸上有关于大陆女孩无钱就医的报道,便跑去大使馆捐款,他想不明白为何大陆那么多企业家却没人捐助。他为大陆的贫困学生设立助学金,亲手颁发并希望学生们今后可以给他写信,分享生活和学习情况,但回信者寥寥。
今天泰国华人社会,由底层打工做起,而后事业有成、创下家业的潮人,大多信奉钱财“取之社会”而且必将“用之社会”的财富观。改革开放前出生的潮汕人,多数有着泰国戚朋资助救济的共同记忆,华侨慈善维系着海外潮人与家乡的血脉。
泰化的华裔
今天,华人及拥有华裔血统泰人数目几占曼谷一半人口。目前泰国60%大机构及银行由华裔人士控制。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的提高,从2008年开始,泰国政府要求全国的中学须开设中文必修课。
在报德善堂,我们遇到了76岁的唐健文。老先生头发花白,皮肤黝黑,中文流利,喜欢眯着眼讲善堂的历史。
他的祖父是潮州南下泰国的第一代移民,初来泰国时,以卖咖啡豆为生,当时在曼谷的三聘街兼营一家鸡肉店和一家咖啡店。祖父母共生养了5个兄弟,到了谭先生这辈,家道开始衰落。家里的店铺遭遇火灾化为乌有,唐健文的父亲又是一个“打空卖空”的闲人,离家出走杳无音信。母亲打杂工,他交由祖父母抚养,彼时,泰国还没有华文学校,英文为必修科目,但汉语只能偷偷学习,在一些民办学校,大陆来的中文老师常常与政府“打游击”,每天一小时偷偷教华侨子女学习汉语,唐健文便是在这样的民办学校念书。
16岁时,他便开始在报馆排字,当时泰国有6家中文报纸,他先是在《全民报》打工,仅仅半年,这家报纸便因“红色”而封掉了。不久,他又去了《中华报》。
27岁那年,他结了婚,同籍的太太在民办学校教书。婚后两人养育两儿两女,为了改善家庭条件,在朋友的介绍下,他来到了善堂。善堂恰好需要一位懂中文的乐捐处工作人员。当时,他在报社的薪水是每月600泰铢,而善堂的薪水有1100泰铢,包管一日三餐。这也不过是当时的平均工资标准。
潮汕人以重男轻女著称,有意思的是,海外的侨乡却似乎是重女轻男。唐健文的两个女儿一个在领事馆工作,一个做外贸,而两个儿子则留在家里经营着杂货店。唐健文笑着说,女人比男人会挣钱,而且养老都要靠女儿,所以现在大家都觉得生女孩比生男孩好。
但同样让唐健文忧虑的是,许多传统观念在悄悄改变,新一代的华侨后代已经被深深“泰”化。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越来越少,也缺乏与善堂的情感维系,善堂的常年赞助人正在逐年减少。善堂的工作人员当中,除了救援和医疗人员外,其余的工作人员也是以年长者居多,而且他们中的多数都已经在善堂工作了大半辈子。
被泰化的恐怕也不仅是年轻人。后来,拜访另一位老华侨发生一件趣事,中文流利的老华侨向大家介绍他正在读中学的孙子,习惯用英文跟孙子交流的他忽然卡壳,在众目睽睽下问孙子:你叫什么名字?最后孙子用潮汕话才翻译了出来。
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一切传统都将在转型社会中重新洗牌。对于老一辈华侨和潮商而言,他们的财富和善举终将在湄南河的冲刷下成为历史。
湄南河无言,欢快地流淌,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一轮一轮地扩张着生命的纹理,传统的鳞片即将随着历史的沉浮隐去光辉,千百年后,又会是什么维系着侨乡与善堂的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