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艺工队”谢幕

2013-04-29 12:09韩福东
中国财富 2013年7期
关键词:忠信军方

韩福东

台湾艺工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特殊使命,那些迥别于靡靡之音的高亢表演,已渐成绝响。日前透露出的消息是,它将在今年底前全部裁撤,彻底走入历史。

台湾艺术工作总队(以下简称“艺工队”)成立于1950年。国民党政府败走台湾后,有感于军队在征战上的无力,遂成立融政治宣教与娱乐于一体的艺工团队。

1978年,台湾政论名嘴胡忠信在台湾服兵役时,每到周末,常有艺工队前来演出。1970年代正是台湾军方艺工队的全盛期,有“台湾明星的摇篮”之美誉。很多超级巨星—像刘文正、费玉清等都是那个时期在艺工队崭露头角。

但胡忠信对艺工队的表演并不感冒。“充满教条,我有独立思考能力,并不爱看这些表演。”

到了胡忠信退役的时候,艺工队走上下坡路。进入1980年代,台湾军方开始兵力整编与人员精简,艺工队受到冲击。在此后台湾军方历次改革中,其编制与经费逐年缩减,由原来各军种和军团都有艺工大队,到2012年仅剩六七十人规模。

艺工队承载了一个时代的特殊使命,那些迥别于靡靡之音的高亢表演,已渐成绝响。日前透露出的消息是,它将在今年底前全部裁撤,彻底走入历史。对此,胡忠信对本刊记者说,“就像盲肠一样,割掉就好。艺工队的存在,现在已经没什么意义。”

明星云集的艺工队

在胡忠信服兵役之前6年,20岁的刘文正进入了军队。那时台湾实行强制性兵役制度,青年男子有参军义务。刘文正此前曾在台视歌唱比赛中获得过第一名,具有音乐才华的他,成为艺工队的一名表演战士。刘文正身材高大,外形俊美,自小就酷爱唱歌,但他的真正崛起,还要感恩于艺工队。他在军中奔走表演期间,认识了音乐鬼才刘家昌,对其助益甚大。1975年,他的第一部音乐专辑和电影面世,一代巨星正式上路。

在国民党迁台之前,也曾在抗战期间于军中成立演剧团队,但规模甚小。蒋介石在失去大陆后,开始一系列反思,其中就包括加强政治工作。艺工队本属政工系统,但在一开始成立时,其名称叫做“国军康乐总队”,直到1965年才更为现名,承担了军队中柔性宣教的功能。在全盛时期,除了联勤总部和各军种总部有甲级艺工队外,军团层级也设有乙级艺工队。

刘文正、费玉清、秦汉、张菲……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艺工队培植明星的能力与明星加冕艺工队的能力相互交错,很多怀揣明星梦的青年,都在服兵役时将这里当做一块可能的跳板。

在相当长时间内,进入艺工队常需有背景的人士引荐。在电视并不普及、流行音乐还不发达的年代,艺工队在演艺界的地位相当重要。曾经还发生过新兵因不能进入艺工队而自杀的事件。

艺工队的表演以歌舞和话剧为主,演出地点包括各军队基地和眷村,带有慰劳性质。与大陆相距甚近的金门,驻军颇多,自然是艺工队时常光顾的地方,金门属离岛,艺工队需自带各种设备,去一次颇为不易。

有时候艺工队也会去农村,或在城市公园内演出。节庆期间,台湾艺工队也借此时机载歌载舞,彰显军民同乐。以1968年春节为例,台“国防部”通令各艺工单位,“动员所有游艺节目”,“掀起军民联欢活动的高潮”,以发挥“官兵爱民、助民精神”。那时电视还不普及,以实地演出为主。台北新公园、中山堂、“国军文艺活动中心”、延平南路实践堂及各通衢要道均成表演舞台。

在野党“炮轰”

“康乐总队”更名“艺工队”之后不久,大陆开始“文革”,而蒋介石则发起“中华文化复兴运动”,以与大陆“文革”的“破四旧”相抗衡,台湾军方艺工队表演的很多曲目中,带有明显的弘扬传统文化与道德的色彩。除此之外,艺工队还要承担为国民党统治歌功颂德的功用。对蒋介石个人,也极尽阿谀,每年蒋介石生日,为其祝寿就成为艺工队的保留剧目。

1965年10月27日晚7时30分,台“陆军总部”下设的艺工队陆光合唱团,为庆祝4天后的蒋介石生日,特在台北市中山堂举办“祝寿音乐大会”。演出的曲目包括由七个乐章组成的“伟大的领袖”,其间有朗诵、独唱,陆军总部军乐队伴奏……(《中央日报》1965年10月26日)

1972年10月22日起,为庆祝蒋介石生日,台军各艺工团队,在文艺活动中心盛大演出11天,展现京剧、豫剧、综艺等各项创新节目,透过剧艺活动,表现“官兵效忠领袖、自立自强精神……及五大信念”(《联合报》1972年10月22日)。五大信念指的是“主义、领袖、国家、责任、荣誉”。

这样的祝寿节目安排,一直到蒋介石去世。进入蒋经国时代,台湾的异见群体日渐崛起,流行音乐也抢夺了民间受众。带有浓厚政治宣教色彩的艺工队,社会影响力受到挑战。“和社会脱节了,没人要看艺工队的表演,很多军人都不想看。”胡忠信说。

在野党也开始挑战艺工队习焉不察的政治倾向,试图斩断其政府经费来源。1992年5月21日,艺工队预算成为台北市议会攻防的焦点。不过,那次争吵的直接原因不是因为艺工队花费了太多的政府经费,而是它过于浓厚的政治色彩。民进党籍议员苏仁和首先发难,要求台北社会局所编列的劳军工作、艺工队、台籍原日本兵吊慰金等九项200万元台币的预算,统统删除。接下来,侯永利议员将炮火重点指向了艺工大队所编列的77万元经费,认为其最为不妥。

延时谢幕

民进党2000年赢得选举后,并没有立即要求裁撤艺工队,反而因新形势的需要,也利用艺工队实现政治目的。为了让对美军购获得民众和侨胞支持,艺工队不仅下乡演出,还在“行政院侨务委员会”安排下前往海外巡演。

但这种对艺工队的重用,带有个案性质,无法改变其日渐鸡肋化的处境。

“最主要的原因是,军队实行‘精实案,精简人事,政工系统被缩编。隶属于政工系统的艺工队自然萎缩,要被裁减。”胡忠信说。

国共对峙年代,军队人员严重超编。在蒋经国时期,开始实施裁军计划。1983年7月启动“十年兵力目标规划”,两年后,各军团层级的乙级艺工队,都被合并到陆军系统,成为陆光一队、陆光二队。这仅仅是一个开始,1995年,有了更大规模的裁撤,甲级艺工队受到严重冲击,海军部队、空军部队、“军管部”和“宪兵司令部”的艺工大队,均被裁撤,仅存“国防部艺术宣传大队”、陆军陆光艺工队和后备白雪艺工队三支队伍。

艺工队也在努力改变自己。2002年他们推出的年度大戏“锄奸记”,讲的是1937年抗战时,山东省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卖国通奸,政府“锄奸”的故事。内容相当诙谐逗趣,虽然仍不可避免带有政治色彩,但相较此前的“思想净化”与祝寿题材,还是有相当大的转型。

歌手林志颖1994年参军去艺工队服役时,正赶上缩编,一年不招新兵,他只好“整年当菜鸟扫厕所”。他所在的艺工队只有七八个人,一年有200场演出。表演之外还要站岗。他自言相当辛苦,远非入伍前想象的轻松。

这之后,艺工队的人员限制更多。在歌手蔡旻佑2010年从艺工队退役之后,再无艺人在这里服役。前段时间艺人阮经天与明道服役,军方故意不将他们分到艺工队,以免被民间指责为艺人耍特权—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艺工队比其他部队要安逸得多。

到了2012年,艺工队编制已经缩减到70人,他们的工作任务是,每年不得低于144场演出。艺工队原定于2012年11月1日裁撤,但军方以近年转型的艺工队为台湾展现了“文化软实力”为由,做了拖延—可见改革之不易。有人则兴起了怀旧风,譬如民进党籍“立委”薛凌就对过去艺工队去岛外侨界演出念念不忘。她呼吁,如果裁撤了艺工队,就应再组建一个台湾“艺术宣传团”,台湾不能没有艺宣团体。军方更现实的说法是,即便裁撤艺工队,军方还是会举办慰劳军人的活动,将来只好发包给民间执行,有可能花费更为巨大。

但精简军队冗员、节省经费的大趋势下,这个以敬军劳军、军民联欢为主要存在意义的队伍,终免不了谢幕时分。

今年底的裁撤时间表,想来不会再推延。

猜你喜欢
忠信军方
韩军方称朝鲜发射巡航导弹
百岁“武痴”
百岁“武痴”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联墨双馨
十室之内,必有忠信
篆刻
巴军方空袭塔利班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