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3-04-29 00:44司晓丹
农家参谋·种业大观 2013年7期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防治

司晓丹

摘要:小麦赤霉病是一种暴发性、流行性、气候型病害,该病不仅造成小麦严重减产,还对小麦生产危害极大。根据新乡县近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情况,对其病原、症状、侵染循环规律进行阐述,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发生 防治

小麦赤霉病别名麦穗枯、烂麦头、红麦头,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麦赤霉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尤其气候湿润多雨的温带地区受害严重。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茎基腐、秆腐和穗腐,其中为害最严重的是穗腐。2012年小麦赤霉病在新乡县大面积发生,根据菌源、品种和气象等条件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县小麦赤霉病将中度偏重发生。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间遇多阴雨或雾霾天气,赤霉病将在全县大流行。

一、病原特征

该病由多种镰刀菌引起。有FusaHum graminearum Sehw.称禾谷镰孢,F.arde—naceum(Fr.)Sacc.称燕麦镰孢,F.culmorum(w.G.Smith)Sacc.称黄色镰孢,F.moniliformeSheld.称串珠镰孢,F.acuminatum(Ell.etEv.)Wr.称锐顶镰孢等,都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优势种为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其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有隔膜3~7个,顶端钝圆,基部足细胞明显,单个孢子无色,聚集在一起呈粉红色黏稠状。小型孢子很少产生。有性态为Gibberella zeae(Sehw.)Petch.称玉蜀黍赤霉,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寄主组织表面,略包于子座中,梨形,有孔口,顶部呈疣状突起,紫红或紫蓝至紫黑色。子囊无色,棍棒状,大小100~250×15~150(um),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无色,紡锤形,两端钝圆,多为3个隔膜,大小16~33×3~6(um)。

二、发病症状

以穗腐为主,先在小穗和颖片上出现水渍状褐斑,后逐渐扩展到整个小穗,病小穗随即枯黄;当麦田空气湿度大时,在小穗基部或颖片合缝处长出一层粉红色的霉状物(分生孢子),空气干燥时病部和病部以上枯死,形成白穗,不产生霉层,后期病部可产生黑色颗粒(即子囊壳)。

三、侵染循环

在中国北部、东北部麦区,病菌能在麦株残体、带病种子和其他植物如稗草、玉米、大豆、红蓼等残体上以菌丝体或子囊壳越冬。在北方冬麦区则以菌丝体在小麦、玉米穗轴上越夏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囊壳放射出子囊孢子进行侵染。在开花至盛花期侵染率最高。赤霉病主要通过风雨传播,雨水作用较大。

四、防治措施

4.1防治适期 在小麦抽穗扬花期提早实施混合用药。

4.2农业防治

4.2.1选用抗(耐)病小麦品种

4.2.2合理排灌,湿地要开沟排水。收获后要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适时播种,避开扬花期遇雨。提倡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肥,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4.3化学防治 每667平方米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克或70%甲基拖布津可湿性粉剂80~100克,手动喷雾器对水40千克,机动喷雾器对水15千克,均匀喷于穗部。若天气条件适宜病害发展,应在首次用药后7天进行第二次喷药,以保证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喻璋等编著.小麦病虫害及其防治.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吕佩珂.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病虫原色图鉴(上).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小麦赤霉病防治
小麦赤霉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睢宁县小麦赤霉病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治策略探讨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激健”与多菌灵·三唑酮混配减量防治小麦赤霉病药效试验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药剂防治赤霉病效果的影响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