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春
摘 要:边疆地区信息闭塞,教师、学生的观念落后陈旧,学生基础差。这些都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突破困难,打造边疆地区的高效课堂?从转变教师、学生观念及打造适合边疆地区的高效课堂模式等方面作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效课堂;传统课堂;教师学生观念
课堂教学改革历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边疆地区的课堂改革更是困难重重。如:信息闭塞,教师、学生的观念落后陈旧,学生的基础弱等问题。那么,边疆地区的课改是不是不可能实行,是不是遇到诸多的困难我们就缩手不前。不是,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努力解决,我相信,边疆地区的课改也会有声有色。下面,笔者就边疆地区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谈几点看法:
一、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事无巨细地讲解,学生则被动地接受,这就是“灌输式教育”。这种教育只重学不重用,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只重认知不重情感,只重教师不重学生。结果是学生只会死读书,读死书。扼杀、摧残了学生的个性。课堂死气沉沉,枯燥乏味。教师、学生没有创造力,学生厌学,教师厌教。传统课堂最大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学生精力流失率过高,学生学习效率过低。而与之截然不同的高效课堂则不然。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的范畴,很好地补充了有效教学所不具有的指向的准确性。它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发展,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二、从教师入手: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高高在上。教师就是权威。学生则完全居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课堂成了教师个人表演的天地,教师就像“皮影大师”,而学生只不过是被“大师”手里的那根线牵制着的“玩偶”而已。传统课堂所谓的“互动”,都是被动的“动”。打造高效课堂,首先要更新教师的观念,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要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成为学习者,与学生一起“同学”,实现教学相长。在高效课堂里,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角,而只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改变认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明确“让学生会学的课才叫好课,让学生学会的教师才是课堂里的好老师”。教师要敢于放手,相信只要认真引导、组织学生,就能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就能让他们学会知识。
三、从学生入手:更新学生观念
仅仅更新教师观念,那是不够的,除了更新教师观念外,还得更新学生观念。传统教学让学生丧失了学习的能力,学生过分依赖老师,离开了教师传统的“教”,学生变得寸步难行,不会学习。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学习不是家长,更不是教师的事,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既然是自己的事,就该由学生自己办。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信自己,只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就能学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反馈”掌握知识。未来学家托夫勒曾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四、高效课堂模式
1.当学生处于依靠教师的学习阶段,即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期,采用“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模式
边疆地区学生的基础普遍很差,多数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如若彻底放手,势必会出现“自主”变成“自流”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为了稳中求进,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初期可用“先教后学”的模式。当然,教师的教、讲应该尽量少些,要以引导、启发为主,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多思多悟,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这种模式的课堂流程是:
教师呈现学习目标及问题(5分钟)—教师作引导启发(10分钟)—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10分钟)—学生展示反馈、教师点拨(15分钟)—当堂巩固、检测达标(5分钟)。
2.当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学习能力,即课堂教学改革的中后期,使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模式
(1)课前阶段
教师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做教师设计的预学案—确定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自己根据文本提出问题—课代表收集、整理、反馈给教师—教师设计教学内容。
(2)课堂阶段
教师展示问题(3分钟)—分配任务(2分钟)—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15分钟)—展示反馈(10分钟)—教师点拨、补充(10分钟)—达标检测(5分钟)。
参考文献:
李炳亭.高教课堂22条.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 云南省双江县第一完全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