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4-29 16:46刘婷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择业观问题对策

刘婷

摘 要 随着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也与日俱增。因此,择业观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点,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对策,对当代大学生择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择业观 问题 原因 对策

一、大学生择业观概述

(一)大学生择业观的含义

择业观念的形成往往受三个因素的影响:即经济收入,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大学生择业观的主体限定在大学生这个范围之内。大学生在完成学业以后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进入职业社会选择今后从事的职业,这就是大学生的择业。

(二)大学生择业观的重要作用

俗话说:“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因此,观念即是人行动的源动力。由此可见,择业观对于当代大学生择业至关重要。具体说来,大学生择业观的作用主要表现为:(1) 择业观对大学生确立择业目标具有指向作用。(2)择业观对大学生择业行为具有动力作用。(3)择业观对大学生培养择业能力具有导向作用。

二、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

(一)社会价值观念淡化

目前,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将经济收入作为主要考虑因素,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社会的需要。如果过于计较个人得失,过分看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将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求放在最末位,这种歪曲的择业观势必会对其本身、社会甚至于国家产生百害而无一利的影响。

(二)择业期望值过高

许多大学生毕业后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于基层工作不屑一顾。择业时将沿海发达地区及大城市作为首选;另外,一些大学生选择理想职业的“三高”标准,即薪资待遇高、职业地位高、工作起点高,带有明显的功利思想。

(三)不健康的择业心理

与日俱增的就业压力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良心埋,主要表现为:自卑与自负心理。自卑心理表现为一些大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认为自己能力差,不能胜任工作;而自负心理则表现为对自己估计过高,好高鹜远,百般挑剔,以致高不成低不就。

(四)诚信意识淡薄

目前部分大学生求职的过程中缺乏诚信意识,表现为:(1)弄虚作假。为了博取用人单位的青睐,有些同学随意编造各工作经历,甚至制做假冒的“获奖证书”、“优秀学生干部”或等级考试证书等材料。(2)随意毁约或违约。很多大学生在与用人单位签约后,若找到更好的工作,会选择单方面毁约。

三、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首先,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评价和看法会影响大学生的择业观。从前,士农工商的就业观念深入人心,而如今,社会上却对商业倍加推崇,以至于现在自主创业成为许多大学生毕业后的首要选择。其次,大众传媒也是影响社会群体价值观念的重要因素,负面新闻无疑给当代大学生的心理上造成冲击,使其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侵害。

(二)学校原因

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的场所,是大学生择业观念最为直接的影响源。一方面,学校的一元价值观与社会多元价值观存在矛盾,另一方面,大学中专业课程的设计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学生毕业后,其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与工作接轨也导致大学生择业困难。

(三)家庭原因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价值观念与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息息相关。一些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在在报考大学时一味追求名牌大学,在选择职业时,以能找到地理位置好、地位高、待遇好的工作为标准来衡量,导致子女毕业后不能适应工作,产生负面情绪。

(四)自身原因

自我认知,自我定位,科学地评价自己的个人特征既是合理选择职业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其择业观的重要因素。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存在优越感,难以坦然面对基层工作

四、大学生择业观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一)优化相关的社会环境

首先,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相关部门应完善就业机制,规范市场运作,为大学生择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全面推进用人制度,消除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现象;其次,发挥社会舆论导向作用,传递正能量。相关部门应完善社会网络监督工作,对污秽的负面信息予以取缔,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择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加强学校择业观教育

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择业观教育的重视,将专业课教育和择业观教育放到同等位置。其次,学校应主动协调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建立学校企业联动机制,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平台,使其更好的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并在实践中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能力。

(三)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长应客观的看待孩子的能力水平,对孩子择业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家长也应该提升自身素质,与孩子共同进步,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为孩子创造轻松、和谐、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

(四)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在知识普及的今天,大学生应该转变“天之骄子”的想法,稳扎稳打,学好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保持良好的心态,优化心理素质。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注重自己的知识储备,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的培养,只有全方位的发展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进而正确择业,顺利就业。

参考文献:

[1]吕娜.大学生择业观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因素[J].高等教育,2011(4).

[2]李荣华.大学生择业观理论探讨[J].中国青年研究,2005(6).

[3]高飞.新就业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研究[J].西安科技大学,2008.

猜你喜欢
择业观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道德中价值观的分析
家长择业观对高职护理毕业生就业影响的探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基于职业使命感视角的大学生择业观研究
贫困大学生择业观和就业观研究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