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艳霞等
本研究观察36例使用门冬胰岛素30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11年6月~2012年9月收治正使用每日2次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但血糖不达标的乙型糖尿病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诊断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1]。年龄418~683岁,T2DM病程57~105年,體重指数244~281kg/m2,糖化血红蛋白(HbA1c)76%~115%。所有入选者排除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排除严重感染、手术等应激情况及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等影响血糖药物者;尿酮体阳性者和磺胺类药物过敏者。
方法:36例患者保持原胰岛素治疗方案,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量身高、体重和腹围(WC)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所有患者均早餐前口服格列美脲片2mg。此后,监测FPG和早餐后2小时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门冬胰岛素30用量,以FPG 40~70mmol/L,早餐后2小时血糖50~10mmol/L为血糖达标,有明显低血糖症状或血糖<35mmol/L定义为低血糖。随访观察8~12周后,复查上述指标。
结果
136例患者中,1例在使用格列美脲3周后,出现皮疹,考虑过敏停药,比例为27%。其余35例患者坚持用药12周以上。12周时,患者空腹血糖均达标,HbA1c水平在70%以下者12例(3429%),HbA1c水平在70%~80%者16例(4571%),HbA1c水平在80%~90%者7例(200%),平均水平为76±12%,较治疗前(88±18%)下降了1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内发生低血糖事件合计19人次,平均每人005次/周。日均胰岛素剂量由原来的4425±643U减少为3712±520U,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5例患者治疗前后监测指标比较:见表1。
讨论
乙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并发症尤其是慢性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日益加重,对社会的经济负担也日益加重,所以积极控制糖尿病,防止和减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是糖尿病治疗的重点。目前,胰岛素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达标率,在胰岛素治疗方案中,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案之一就是每天皮下注射2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该方案存在注射次数少,患者依存性较高,同时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的控制等优点,所以,临床使用较广泛。但是,该方案也存在血糖波动较大,低血糖发生率高,两种胰岛素比例不恰当等缺点。临床上常和增敏剂联合使用以增加疗效。门冬胰岛素30含有30%门冬氨酸胰岛素和70%精蛋白门冬胰岛素,前者提供餐时胰岛素控制餐后血糖,后者提供基础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具有双时相作用曲线[2]。
格列美脲是新一代的磺酰脲类口服降糖药物,与其他磺酰脲类药相比,具有较少升高血浆胰岛素水平,起效迅速,药效维持时间长等特点。格列美脲降低血糖作用的主要机理有两方面,一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发挥其降血糖作用;二是较其他磺酰脲类有更好的胰外作用,可使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对葡萄糖摄取、利用增加,脂肪和糖原合成增加,即格列美脲具有双重作用机制[3]。
本研究中,使用门冬胰岛素30治疗而血糖不达标的乙型糖尿病患者,联合使用格列美脲后,血糖达标率升高了3429%,HbA1c水平下降了136%,日均胰岛素剂量下降了1591%;患者LDL-C较治疗前有所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G、TC、HDL-C、WC和BMI变化无统计学差异,但绝对值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提示胰岛素抵抗状态减轻,脂毒性减轻,有利于β细胞功能的缓解;患者日均胰岛素剂量减少、C肽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内源性胰岛素分泌增多,更好地发挥了降低血糖作用,从而节约了外源性胰岛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每天2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治疗血糖不达标的乙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联合格列美脲治疗是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案之一,具有优势互补的特点,减少了外源胰岛素用量、降低了胰岛素抵抗程度,同时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李玉秀,赵维纲,罗邦尧.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临床观察[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2):152-154.
2王平,祝开思.动态监测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治疗期间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偏移和低血糖发生率[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2):127-128.
3柳汝明,贾萍,唐尧.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9,9(10):1094-1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