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学中的文本解读示范和思考训练

2013-04-29 05:25唐芸芸
教育教学论坛 2013年8期

摘要:《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古代文学理论课,其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而思考能力的培养,要从让学生处理原始文本的训练开始,教师此时应当发挥文本解读示范和进行思考训练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國文学批评史;文本解读示范;思考训练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74-03

《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讨论中国古代文人对于文学的看法,其特点有两个:一是与文学史不同,《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为古代文学理论课程,关注的是文学理论。又由于古代文论几乎都缘于批评家对当下文学现象的不满而发,故而又与中国古代文学史结合相当紧密。二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体系与西方文学理论是两个独立的发展体系。相对而言,中国古代文论的逻辑严密性较差。把握这两个特点,我们才能明确《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教学目标,:既要强调知识传承,更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强调知识传承,这是大家都公认而且也在实践着的,毋庸多言。但作为理论课的《中国文学批评史》,不能停留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上,对有一定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基础的高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对他们的思维进行训练,让他们逐渐掌握对古代文学文化知识进行思考研究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观察有些学生很努力,但从考核来看,他们只是停留在对知识的强大记忆上,运用知识、联系整个文学史和批评史进行思考的能力较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习惯,学生之所以没有能很好的体现其思考能力,一是对自身的思考习惯熟视无睹,且无触类旁通之功夫;二是教师没有给予有效的引导。如何让学生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存在的思考习惯,或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的思考方式,让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从容悠游而不迷失,且能奋力驶向彼岸,这给授课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之前,我们首先应该给予学生信心,告诉他们,只要向前迈进一步,他们就会发现自己其实比想象的聪明得多。思考能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的因素,虽然有一些普遍适用的基本研究理论,但具体运用起来也会因人而异,所以教师无法像灌输知识一样,规定学生的思考方法和步骤。《中国文学批评史》课程针对的都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基础和人生阅历上都有一定的积累,有足够的能力配合教师的引导,通过自己融会贯通,在实践中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思考方法。关于对思考方法的示范,主要可以从对原始文本的解读入手。我们应该告诉学生,面对中国文学批评原始文本时,应该怎样阅读和介入,并在解读过程中,怎样以学习到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的知识为基础,进行通盘考虑。

我们的高校教学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各种直接以原始文学和理论文本为教学内容的课程较少,通识课较多。而在通识课中,由于内容庞大,教师所讲授的一般都是宏观的线索,并附加一些例子,即使是实例,也因为时间关系,多以讲授为主,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很少。学生还没有进行必要的思考,就已经被教师的分析结果填满了,在下次碰到同类文本时,学生会惯性地期待老师给出总结。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清楚知识是怎么得来的,即使教师的讲授和教材完全一致,也要启发学生的心智,主动的学生就会触类旁通,去研读其他的原始文本,甚至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阅读文本的示范,就是教师选择一两篇(部)文本进行仔细阅读,并从中总结出观点,同时让学生观察到整个过程。我们所示范的整个分析过程要“细”,并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开启并打通学生的思维。

我们以李清照的《论词》为例。关于宋代词学,教材一般是从宋代词论发展的角度谈,是文本解读的示范工作。为说明方便,现将李清照《论词》全文引于下:乐府声诗并著,最盛于唐。开元、天宝间,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时新及第进士开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隐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惨沮,与同之宴所。曰:“表弟愿与坐末。”众皆不顾。既酒行乐作,歌者进,时曹元谦、念奴为冠,歌罢,众皆咨嗟称赏。名士忽指李曰:“请表弟歌。”众皆哂,或有怒者。及转喉发声,歌一曲,众皆泣下。罗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子》、《浣溪沙》、《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通读全文,并给出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该篇古文并不深,学生理解是没有问题的。通过学生的思考后,教师可以提问,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馈,特别要肯定积极动脑的学生。实践证明,教师的这些肯定会给学生带来意想不到的力量。然后在学生的回答中再追问,让学生“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同时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这样他们会逐渐产生强烈的追根问底的冲动,这就是学习的热情。然后教师进入示范阶段,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怎样阅读和分析文本的。作为阅读示范,我们要做的就是细读文本。在这之前,我们要强调,大家必须摒弃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教材对李清照词论的总结,重新从本文出发:第一段说的是一个故事,似乎与本题无关。由于中国古代文论的形式多是随笔式或书信体,很多文字可能信息量并不大,但是我们的初衷不是“无用”,而是“有用”。就是说,我们假设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用的,那么就要对所有的阅读心得做出仔细记录,深入现象背后,找出文字的意义。在讲课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提问,并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运作状态,这样就会避免懈怠。当然,张弛有度也是应该考虑的问题,而且整个过程中,教师最好用黑板板书所读到的每一个心得,即模拟平时读书做笔记的状态,这也是示范作用,最后再进行总结。

教师提问:这一段写的内容,与词有什么关系?因为文本阅读刚开始,所以我们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应该相对长些,再针对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教师要给予评价。这些工作完成后,我们就告诉学生自己的读书心得,第一段所写的,是说词发源于“乐府声诗”。而乐府声诗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可以入乐歌唱。也就是说,可以“入乐歌唱”,是李清照强调的词的特点。如果说这一段还不明确,那我们继续往下看。第二段,我们首先来看李清照的评语:“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糜之变日烦”,说明下面提到的这些词牌,虽然是词的发展历程的一段,但是李清照并不是很赞同这些词牌所体现的词风,于是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的好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一一举例,让学生分析这些词牌代表作的特点,这又可以引发一系列问题。这些词牌有什么特点呢?是否和李清照所说的一致呢?如果我们没有与李清照达成共识,那么李清照这么说是什么原因?或者可能是什么原因?(包括作品流传等基本因素的考虑)第三段,同样在谈词的历史。用“亡国之音哀以思”来评价后唐词作。这个评语其实出于《礼记·乐记》,是对音乐的评价。那么,这就有两点意义,一是说明李清照将词看作“乐”,可演奏,可演唱,这一点学生一般能想到。然后再引导学生向深处思考:联系前面讲到的词的地位,是艳科小道而已。而李清照此处用《诗大序》评价《诗经》的话,来评价乱世之词,可见她是十分重视词的地位的。

最后两段终于说到宋朝了。我们可以一一总结李清照的词论思想。因为到这里,学生已经渐渐熟悉了李清照的思路,这些工作大可让学生自己完成:李清照对“词”体特点的总结是:协律、浑成、典雅、铺叙、故实。到这里,学生已经明白,所谓李清照的“词别是一家”,原来是包含这许多内容的。这还没有结束,我们让学生再通观全文,学会进一步地思考。第一,李清照对“以诗入词”的反对,是从什么方面说的?词律比诗律要精细得多,李清照最强调的就是协律,包括首段的入乐,也是协律的要求。李清照认为这是词的传统,不可打破。故“以诗为词”是不可行的。也就是说,李清照对“以诗为词”的反对,是从协律的角度来说的。第二,李清照在文章中提升了词的地位。由于她反对“以诗为词”,那么,她真的完全将词与诗划清界限,保持词的独立性吗?我们要注意的是:铺叙、浑成、故实等都是诗文的写作手法。所谓“有秀句无整体”,是诗歌所不赞成的。就是说,李清照并不注重划清诗和词的界限,只是在协律上要求词保持自身的特点,而用诗的一些方式和评价标准来谈词,这是为了提升词的地位,甚至与诗并列。我们对文本细读并总结完成以后,就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论词》是以词的发展历史为线索的,我们已经把这个过程整理了一遍,那么,我们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寻常的地方?就是李清照竟然没有提到作为第一部词集的《花间集》。这是什么原因呢?联系我们总结的李清照的词论来看。

首先,《花间集序》提出“词为艳科”,“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乃浮艳之作,而与李清照强调的“典雅”相悖。其次,《花间集序》体现出来的词体观,让词甘居于“艳科小道”,而李清照的目的是要将词的地位提升,二者又不合。所以《论词》没有提到《花间集》是有原因的。于是我们就完成了对李清照《论词》的解读,并同时对学生进行了思考训练。这样进行思考训练,是要让学生知道,对原始文本,应该怎样提出问题。我们不是一味地接受作者所说的话,而是要去分析她为什么这么说,这么说对不对。然后,我们应该怎样来分析问题。在对学生的思考方式的示范和思维训练中,我们要把握难易程度。但有些地方可以稍微偏难,所谓“取乎其上而得其中”。当然,这不是要学生得出深刻新颖的结论,而只是要训练学生的能力和主动性,最主要的是要告诉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下次碰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试着自己动手找答案。当然我们不可能对所有的文本进行阅读示范。文本的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意义:一是篇幅不宜过长;二是在文学批评史上有重要的意义;第三最好是可以从中找出与一般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讲授有出入的地方,或者是可以找出能有效提示学生思考的地方,如此处与《花间集》的关系等。

对学生进行思考方式的示范和训练的工作,这对教师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熟悉最新的研究成果,这样才能适时地补充新的资料,最大程度地开发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借鉴别人的思考方法。同时,教师要注意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循循善诱,而不是将答案直接道出;注重并训练学生自己解读文本,针对其实践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评述和指导。课堂上还可以采取讨论的方式以检测训练效果,课下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以便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对学生思考方法的示范,并不限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课堂,其对整个文学,甚至文学理论的学习,都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对学生而言,在中文系学习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和培养对问题的思考方式,这样对他们的深造学习、他们的工作,甚至生活本身,都大有裨益。这才是中文系学习的终极意义。

作者简介:唐芸芸(1982-),女,广西桂林人,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