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进
摘 要: 人文教育是以人文精神为教育内容和价值取向,实施人文关怀,塑造人文品格,培养美好人格的教育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应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以人为本,重视感悟激发,开展广泛阅读,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 语文教学 人文教育 渗透途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因此,我们在从事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关注文本特点和人本特点,让学生从语文中得到人文精神熏陶和感染,受到人文思想教育。
一、以人为本,催化人格养成
语文人文素养是指学生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这些知识内化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离开了人文性,语文教育将褪去生命的色彩,丧失人性的魅力,枯竭生活的源泉。
1.现行教材文质兼美,蕴含丰富的文化内容。课文《九寨沟》蕴含自然美,《船长》蕴含人性美,《莫高窟》蕴含艺术美……在语文课上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人文内涵,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与文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实现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情操的陶冶。
2.独特的语言训练,催化学生人格的形成。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着重引导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树立立体意识,锻炼独立人格,陶冶良好性情。首先,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将学生从有限的所谓“重点”篇章束缚中解放出来,鼓励他们广泛阅读名家名作,吸取民族文化精髓和平凡生活的酸甜苦辣,从而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净化。其次,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文渗透为手段,实现人性的拓展,让学生在人文课堂中享受语文。
3.师生平等对话,提高阅读教学质量。阅读不但是因文会意的理解活动,而且是以文会友的对话行为。“对话”的本质在于“共享”,具备人文性,它是师生之间共享知识、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
二、激发感悟,人心文心共通
感悟是个体凭借语言及其语境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学生对课文塑造的生活原则有了设身处地的真切感受,真正受到道德情操的熏陶感染,与作者心心相印,产生感情共鸣。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体会到,有目的地利用多种途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实施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
1.潜心会文,读中悟情。感悟的心路历程是“循文、明象、体情、悟道”,感悟是让学生潜心读书,自己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品味其中的感情才得以实现的。教师遵循“以读求悟,读中悟情”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读书、争议,以读求悟,巧妙设问,如:“你读出了什么?”“你有什么读书感受?”充分领悟课文语言的丰富内涵。
2.创设情境,以趣激情。《一去二三里》是一篇注音的讲读课文,它是一首情景交融,意韵清远、隽永流畅的儿童诗。针对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我在教学时采取了“以趣激情”的方法:看到这首诗,你一定被诗中的景色所陶醉,让我们随着画面领略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然后借助课件步入诗境,再现青山环抱、绿树掩映下的田园,轻烟薄雾笼罩下的村庄和屹立于山顶的亭台等景物画面(教师随画面旁白),学生随声、像、画入境,在无声处融入真情,在有形处激活思维,在美好意境中感悟其境之幽美、其情之真切。
3.补白联想,陶冶情操。如《船长》一课中,哈尔威那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如何感悟呢?我采用补白联想,问:“船长在即将沉入海底的那一刻,当时会想些什么呢?已经获救的乘客又会想些什么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揣摩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广泛阅读,吸纳人文精华
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碰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能把老师课堂讲授、课本内容上有的知识学好,但一旦涉及课外知识就束手无策,且作文思路不开阔,材料贫乏没有新意,学生课外阅读几乎是空白。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是多读多写,如果仅靠有限的几节课,无疑就是杯水车薪,于事无补。语文老师应当首先营造语文阅读环境,鼓励学生读课外书,指导学生正确阅读方法,拓展语文课堂教学的知识空间,实现课内课外的有机结合,切实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指导学生在经典名著中汲取营养,师生共同拥有属于自我的精神乐园,在文学的永久魅力中构筑永恒的精神家园。
四、我写我心,文品实现双赢
写作是高度综合的语文活动,我们更应重视在作文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从细微之处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使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思想发展实现双赢。我在指导学生写一篇题为《我多想去……》的半命题作文时,要求每个学生一定要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心声。因为每个学生的想法不同,个性差异大,所以写出来的文章千差万别。有的学生用并列段落写了《我多想去未来世界》,表达了对未来世界的美好憧憬;有的学生写了《我多想去假日王国》,表达了他想做一名既快乐又轻松的学生的愿望;有的学生写了《我多想去黄河》,表达了对儿时生活、儿时伙伴的思念之情……这次习作让我深深体会到,虽然学生的年龄差不多,但他们的个性差异却很大。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尽最大的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个性。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必不可少,如通过开展“病字诊所”、“广告茶座”、“诗歌朗诵会”及选择交际话题等。只要寻找教学与育人的最佳结合点,在“渗透”“滋润”上下工夫,有机地进行人文教育,使学生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感染,就能实现语文课程的育人价值。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茜.让语文课成为学生心灵的期待——浅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A].现代阅读,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