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身份认同在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中的作用

2013-04-29 14:45张馨元甄旭雷
人民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身份建构身份认同

张馨元 甄旭雷

【摘要】进入21世纪后,中国渴望以“和平崛起”的方式走向世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因为与西方文化理念的历史性隔阂,中国的快速发展引发了西方人的深度不安。这让我们认识到建构我国在国际社会身份认同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文章正是结合温特建构主义理论来讨论建构国家身份认同在中国和平崛起战略中的作用。

【关键词】身份认同 身份建构 和平崛起

身份认同的内涵与特点

身份认同是指某个行为体所具有的或展示出的个性及区别性形象,这类形象是通过与“其他者”的关系而形成的。①身份认同的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行为体的自我认同,集中体现了该行为体区别于其他行为体的特征。具体到国家行为体来说,一个国家对自身实力及其国际地位的认知都属于身份认同范畴;二是行为体与其他行为体之间的认同。身份认同具有主体间性,所以,只有当这种身份得到他者的认可时,才可以称之为认同;三是行为体与某一群体之间的认同,也就是行为体与该群体之间“我们”或“他们”的认知。

上述三部分是行为体身份认同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正因为如此,一个国家在建构自身的国家形象时,必须要考虑其他国家行为体的认同与接受问题。

身份的形成是社会建构的结果,认同不仅是对自己情感归向的“发现”,更是学习的结果。②本文选取了温特关于身份形成的“文化选择”的逻辑。文化选择过程经过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自我向他者发出信号,以向他者表明自己在互动中要充当什么角色;第二阶段,他者思考自我发出信号的意义及理解过程;第三阶段,他者进行信号回馈,也就是告知自我其要在互动中充当的角色以及其为自我设定的角色;第四阶段,自我对他者信号进行思考与理解。通过这个互动过程,自我和他者就会把原来属于自己占有的知识变成至少是部分共有的知识。③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建构了认同,良性的互动建构正向的认同,敌意的互动建构不友善的认同。而认同一经形成,就具有独立的作用,使行为体对于相互之间的关系的共同观念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行为体的行为。

中国和平崛起论及中国威胁论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在访美期间到哈佛大学发表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首次提出了“和平崛起”的观点。同年12月26日,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主席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在国际上虽然可以看到一些积极的、客观的评价,但也有一些学者对中国的和平崛起持质疑或否定的态度,这种质疑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种视角:

一是从国家生长的视角看。权力转移理论的代表人物奥根斯基认为,权力的行使主要同权力的主观性相关,即一国在估计和评价本国和他国的实力与权力时的主观意识,包括如何思考权力的用途和使用权力的具体方式,以及国家在运用权力时的意志、手段等。根据这一理论,西方世界推断中国会在其国力强大后以经济实力、资源、人力和军事力量作为其向别国行使权力的工具,广泛参与国际事务,以增强其现实影响力。

二是从霸权的视角看。霸权周期理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大国崛起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一大国崛起之后,必然要寻求提高现有的国际地位,由此带来霸权战争,继而改变国际体系和格局。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必然被视为美国的最大威胁,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三是从权力最大化的视角看。进攻性现实主义是“中国威胁论”在学术上的主要理论基础,其代表人物约翰·米尔斯海默在其专著《大国政治的悲剧》中提出,因为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一国为保障自身安全的最好方法就是最大地占有世界权力,大国的最终目标是成为霸主,而这也是生存的最高保证。国际体系的机构迫使一心寻求安全的国家彼此采取侵略行为。④所以他认为中国会像历史上所有崛起大国一样,必然成为修正主义国家并谋求地区霸权。

以上三个角度的分析为西方世界叫嚣的“中国威胁论”提供了看似非常合理的理论基础,但它们并不是无懈可击的。这三个观察角度都是基于现实主义的权力观,它们共同的问题是只片面强调了物质因素对建构国家身份的影响作用,而忽略了除权力之外,可以影响身份认同建构的还有文化因素。

建构和平崛起的大国身份

中国的传统价值观以及新中国的外交传统决定了我们国家不会采用武力方式实现国家的崛起,也不会谋求作地区的霸主,但是要让世界上的其他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相信这一点,还需要很多努力和走很长的路。因为不同的历史留给“我们”和“他们”迥异的文化价值观。下面以美国为例看一下西方世界价值观。

首先,美利坚民族拥有根深蒂固的使命感和优越感,认为本民族是“上帝的选民”,是世界的榜样,因此在他们的认同中,扩张并不是贬义词。而中国对自我责任的理解主要是通过树立道德楷模来吸引其他国家的追随。两种文化对国家责任和使命的理解相差甚远,使得美国很难理解中国在经济崛起、国力强大之后并不追求霸权和扩张,而是追求“和而不同”的外交关系与和平方式的崛起战略;其次,基督教文化倡导一神论决定了它的不宽容性。这种宗教传统再加上美国对自身自由民主价值观的极端自信,使其经常对一些不服管教的国家冠以“独裁”、“专制”等称谓,表现在外交上就是一种“己所欲,必施人”的理念。这与儒家思想推行的“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及其表现出来的宽容与和谐是有深刻差异的。所以美国不能理解中国可以作为崛起大国与其他国家和平共处,而不是以领袖自居。

根据温特“文化选择”的逻辑,我们建构身份的四个阶段,只完成到第一阶段,即“自我预设”阶段,而对于我们推行和平崛起战略最为关键的第二阶段,即“他者修正自身观念”的阶段却尚未完成。

根据“文化选择”逻辑,我们建构和平崛起大国的身份的第二阶段是:在中国发出了“我们要奉行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这一信号之后,其他行为体纷纷进行解读。以美国为例,它解读这一信号的依据有两个渠道,一是美国已经内生的对中国的看法,比如中国是“不讲民主的专制政权”、共产主义的“最后堡垒”等。二是中国发出的和美国的中国概念存在相当差异的信息,比如中国要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中国“绝不搞霸权”、中国要“和平崛起”等。⑤很明显,这两个渠道获得的信号是冲突的、不和谐的,若美国可以通过中国的行为来修正自己的观念,也就是第一个渠道获得的其内生的中国概念,那么就可以向建构两国朋友身份或合作身份迈进一步,而中国的“和平崛起战略”也就更容易获得对方的认同。当然,其他行为体不会主动修正自己的观念,这需要中国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从而获得“他者”的互动。

第一,在国际事务的处理中,表现出大国的责任感以及不谋求争霸的决心。在2009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时候,中国负责任地履行大国义务,为缓解危机做了一系列的努力,例如加强和深化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贸合作,派采购团赴欧洲采购;拓展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市场以维护全球自由贸易;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参与制定新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加强和美国的战略关系,一如既往地购买美国国债、履行对发展中国家的义务。这些援助都是无条件的,恰恰说明中国没有想利用自身对他国的援助而获得利益进而扩张霸权。

第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本质,这有助于中国对自我理念的推广。近年来,中国在让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上做了很多努力。例如2004年在法国举办的“中法文化年”,让法国人民、欧洲人民甚至是西方世界更好地贴近了中国文化。又如,从2004年起,中国开始在多个国家开办起了孔子学院,旨在向海外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孔子学院的兴办已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一股“汉语热”,而全世界也看到了古老的儒家文化散发出来的魅力。

结语

在“文化选择”逻辑下,国际社会其他行为体对中国和平崛起大国身份的认同取决于自我是否能将其为自身设定的身份信息准确传达给他者,以使他者对自我的认识同自我本身的期望吻合。要做到这一点,中国一方面要在国际事务中以负责任的大国身份来处理与其他行为体关系,同时也要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让“和平崛起”的形象深入人心。

【作者单位分别为:天津外国语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国家形象话语构建的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TJWYI2—030】

【注释】

①倪世雄等:《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25页。

②杨顺富:“国家认同多重面向之分析”,《中山学报》,2001年第6期。

③[美]亚历山大·温特著:《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秦亚青译,2005年,第43页。

④[美]约翰·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王义栀、唐小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540~544页。

⑤夏立平:《认同与国际合作》,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第259页。

责编/边文锋

猜你喜欢
身份建构身份认同
《女勇士》中的华裔女性身份建构问题研究
《穿越雨林之弧》中的创伤与身份建构
游戏中的自我追寻与身份建构
新媒介环境下网民集体认同感的自我建构
云想衣裳花想容
中学英语女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建构
复杂身份建构的见证
美国黑人女性戏剧的文化批评研究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在性爱中找寻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