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潮

2013-04-29 00:44布莱恩·贝休恩
海外文摘 2013年8期
关键词:尔顿玛丽亚亚历山大

布莱恩·贝休恩

死亡似乎不再是莎士比亚笔下的“神秘之国”,不再是那个“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地方。如今,由于医疗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被抢救回来的人有了濒临死亡的体验(简称为“濒死体验”),见证了另一个世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声称自己去了来世之后又回到现世,并把在来世的所见所感记载成书,大卖特卖。关于来世的猜测成为流行文化中颇为活跃的一部分。眼下什么话题最火?天堂。

民调显示,如今相信天堂存在的美国人越来越多。去年12月,英国人也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在9000个42岁公民中,有半数人相信来世,比相信上帝的人(31%)还多。

克尔顿·波伯如今13岁了,10年前因盲肠破裂一度“去世”,在天堂待了3分钟。在天堂里,小克尔顿时而躺在耶稣的腿上,时而与因母亲流产未能诞下的姐姐说话,然而此前根本没人告诉过他有关姐姐的事情。最后,医生把克尔顿抢救回了人世。他的父亲陶德是一位牧师,2010年把克尔顿告诉他的事情出版成书,书名叫《天堂是真的》,如今已经卖出750万本。克尔顿的故事听上去像古代基督教思想的翻版——“你们若不回转,变成小孩子的样式,断不得进天国。”(《马太福音 》18:3)然而,美国人埃本·亚历山大一段神奇的经历就不能这么说了。

亚历山大的书名更加有噱头,叫《天堂的证据》,于去年12月出版。这本书描述了他如何造访来世,其内容完全不同于那些无人问津的宗教出版物,一经面世即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埃本·亚历山大是神经外科医生,毕业于哈佛医学院,他的专业学识和地位吸引了媒体的广泛关注。亚历山大的书卖得很好(一经出版就跃至《纽约时报》非虚构小说畅销书榜单首位),但也遭到许多科学家同行的大力攻击。

事情发生在2008年的一天,亚历山大一觉醒来后感到头疼欲裂。“就在几小时之内,我的整个大脑皮层,就是控制思想和感情的部分,或者说能够使我们称自己为人类的那部分彻底停止工作了”,他写道,“埃布氏菌侵入了脑脊髓液,正在吞噬我的大脑。”随后的七天里,亚历山大陷入了深度昏迷,期间经常有一个骑着巨大蝴蝶的漂亮女孩带领着他飞翔,接着他还见到了上帝,亚历山大称之为“Om”,这个叫法源于两个英文单词“无所不知”(omniscient)和“无所不能”(omnipotent)。

亚历山大在书中写道,他最终能够康复是医学上的奇迹。但是,他完全变了个人,不再像其他神经外科医生一样。“我知道许多同行的看法,正如我以前的看法一样,他们认为意识是由大脑尤其是大脑皮层产生的,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情感的宇宙之中。但现在我知道,上帝和宇宙对我们无条件的爱要比想象得多。之前的那种信仰和理论已经在脚边粉碎。我的经历击碎了它。”

亚历山大的大多数同行这样反驳他:亚历山大说得对,就目前对神经病学的理解程度而言,如果大脑皮层彻底停止运作,那么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不可能出现——因此他们认为,不管他的医疗记录写的是什么,亚历山大的大脑皮层其实并没有完全丧失功能。“濒死体验”不过是大脑快死亡时的化学反应,就像临终遗言一样。在死亡过程中,缺氧可能会导致大脑里控制视觉部分的神经元异常坏死,病人就会产生幻象,看到黑暗隧道尽头的一缕亮光。

蒙特利尔大学教授马里奥·博勒加德也是一位神经科学家,他则坚定地站在亚历山大一边。博勒加德认为,如果缺氧是“濒死体验”的关键,那么应该有更多的心脏病患者感受到这种体验。另外,一些“濒死体验”患者并没有濒临死亡,也就是说他们的氧气水平很正常。氧气水平下降与“急性精神混乱状态”有关,而这又与“濒死体验”患者描绘出的清晰意识产生了矛盾。

如今,医学进步已让“濒死体验”从极少数情况发展成平常事件。萨姆·帕尔尼亚医生是纽约医院的心脏病专家,他的复苏医术让该院心脏病康复率提升了一倍。帕尔尼亚在他的著作《消灭死亡》中就提到了一位30岁的日本女性,她拥有全世界死后复生的最长纪录。“她死亡了将近10个小时,但经过医生的不懈抢救,她又复活了,去年还成为了母亲。”帕尔尼亚说。他还认为,由于目前的医学水平已能将死亡几小时的病人救活,人类意识的延续已成为一个现实的科学问题。

病人穿越生死的时间变长,拥有“濒死体验”的人数也在上升,这都让“濒死体验”的研究更有争议。对濒死体验持怀疑态度的唯物主义者们一点也不相信人们口中“隧道尽头之光”或天神天使。尽管垂死大脑假说不能解释“濒死体验”,别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肯塔基大学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血液中存有大量二氧化碳,所谓“濒死体验”实际只是睡眠障碍的一种,专业术语叫做快速眼动入侵(REM)。在这样一种状态中,人的大脑早于身体醒来,幻觉以及灵魂出窍的感觉会出现。心脏停搏能在脑干部位引发REM,而脑干能控制身体最基本功能的部位,同时也能脱离(已经死亡的)脑部高级区域独立运作。这样引发的“濒死体验”其实只是一场梦。

然而这一假说仍然不能解释病人在“灵魂出窍”过程中看到他们本无法看到的东西。最常见的就是从空中俯视手忙脚乱抢救的医生护士。帕尔尼亚提到了2001年荷兰的一起病例。一位心脏停搏的病人在手术中被取掉了假牙。术后护士想不起来把假牙放在了哪里,病人却告诉了她正确的位置。而发生在一位名叫玛丽亚的女性身上的事情更为离奇,重症监护社工金伯利·克拉克记下了事情的经过。玛丽亚也发生了心脏停搏,苏醒后她告诉克拉克她在此期间曾从屋顶向下看,并离开过急诊室。她发现自己已离开医院,并在医院大楼三层北侧的窗台上看见了一只网球鞋。玛丽亚详细地描述了这只鞋,想知道自己经历的一切是否是真的。她让克拉克过去一探究竟。克拉克满腹怀疑,但还是去了玛丽亚说的那个地方。她找到了那只鞋,和玛丽亚描述的一模一样!克拉克说:“能看到这一切唯一的解释就是她曾经飘了出去,真的近距离地看过这只鞋。” 博勒加德和帕尔尼亚这两位医生都承认这一切听上去难以置信,但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人们死亡后还能拥有意识?

不断有濒临死亡后幸存下来的人把自己的经历写就成书,他们的身份形形色色。玛丽·尼尔是一名整形医师,1999年在智利差点溺死。她根据自身经历写就的《往返天堂》两年来一直雄踞加拿大畅销书榜单。克里斯托·麦克维尔是一名教师,她的书《在天堂醒来》描述了2009年自己停止呼吸9分钟后的故事。《从天堂回来的男孩》讲述了一个6岁孩子亚历克斯·马拉吉的经历,他在2004年遭遇车祸,然后见到了耶稣。无论是重要的情节还是不起眼的细节,这些人的故事从一开始就有两个很明显的相似点。一是大多数科学家不再觉得意识的连续性是无稽之谈,二是不管是真实还是幻想,这些经历都在文化上描述得很具体。

此外,这些故事也有其他类似的地方:克尔顿竟然知道了自己夭折的亲姐姐,这件事情父母一直瞒着他;埃本·亚历山大虽然昏迷了7天,但是能准确描述出这些天里医疗人员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

许多人觉得目前这种现象的喷涌要追溯到美国牧师唐·派伯撰写的《在天堂的90分钟》(记录他遭遇车祸后的濒死经历),正是这本畅销书掀起了濒死体验写作的热潮。1989年1月18日,派伯在车祸现场被宣布死亡。确定死亡后,医疗队甚至没有实施抢救,所有工具就位后才不慌不忙地把派伯的“尸体”从撞毁的车辆里拉出来。然而,一个半小时后派伯又活了过来,只不过还得经受漫长的折磨才能康复,包括34场痛苦的手术。

派伯记录下了在90分钟里他去过的地方。在耀眼的光芒中,他来到了散发着珍珠光彩的天堂之门外,身边围绕着“完美的爱”和派伯已经过世的亲人。他能在心灵上、身体上感受到这一切的存在。他甚至还看到了那些年轻时就过世的朋友,他们还保持了当年的模样。派伯一眼就认出了祖父,他还是那一头耀眼的白发。他的太祖母,虽然仍是上了年纪的模样,但却去了假牙,长出了真牙,她的腰杆重新直了,脸上的皱纹也不知所踪。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人的焦虑感普遍严重。这种焦虑也许与全世界的老龄化息息相关,从政治选举、经济危机、全球变暖到养老金问题,无一不是现代社会的结症。因此不难理解,我们倾向甚至只倾向一种美好的来生(天堂最近火了,地狱却没能沾光,根本没人提到它)。在这一点上,那些天堂游客不光有相似的经历,他们更是和大众文化相契合。人类的发展不可阻挡,宗教不再控制道德和死亡,世俗世界却没有变成理性的大地。我们倾向接受一种更自我,同时也更模糊、更自主的灵性。有神论者和无神论者都认为任何世俗权威没有审判的权利,于是“濒死体验”给了我们理由期待死后的世界——天堂。

[译自加拿大《麦考林周刊》]

猜你喜欢
尔顿玛丽亚亚历山大
威廉·亚历山大:通过画笔让西方了解中国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亚历山大的消暑之物
亚历山大诉耶鲁大学:美国依据第九条提起的校园性骚扰第一案
学龄前期儿童患“亚历山大Ⅱ型”1例
在梅尔顿·莫布雷的孤独(外一首)
机智的斯克尔顿
玛丽亚·蒙台梭利:学医的贵族少女
寂寞的玛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