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2013-04-29 23:09胡荣华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昆丁喧哗与骚动尔顿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在对众多南方女性形象的塑造过程中,采取了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鲜明的思想艺术观念,并且表达了他对南方社会和传统文化所持的态度。他在作品中对南方贵族的腐败和没落进行了深刻的展现,对女性所受到的非人道的道德、宗教和社会势力的摧残表现出强烈的谴责。南方妇女受到来自三方面的压迫,包括传统观念、父权和社会妇女观,在这些压迫和抑制下,她们陷入到艰难的境地,痛苦地挣扎,心灵被污染,精神世界被严重扭曲。

在作品《喧哗与骚动》中,福克纳借用康普生先生的话——“女性和罪恶有着密切的联系”证实了女性在南方社会所受到的歧视。这种认为女性是万恶的源泉,是性欲、淫乱的代表的观点使得南方女性饱受社会压抑,难以冲破习俗和传统,去追求自由的爱情。如果去追求了,就会名誉扫地,为人所不齿,也会让她们从此再没有归宿——社会所共同认同的归宿,即婚姻。她们更无法在社会上取得立足的地方。清教主义和南方传统的核心是父权制度、妇道观念和种族主义。对于父亲在家庭中的绝对权威,清教主义从宗教角度出发予以维护,让妇女和孩子们恭敬地顺从父权。清教妇道传统是一种摧残妇女人性的传统,福克纳在作品中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无情的批判。福克纳的作品中的妇女形象大都是受到清教妇道传统迫害的人,她们的合理欲求被禁锢,人性和灵魂被摧残和扭曲。

一、凯蒂的形象解读

《喧哗与骚动》的核心人物是凯蒂,小说自始至终都在讲述她的故事,然而以她的视角来进行叙述的情况并不多。在作品中福克纳这样描写到,她只是被他人确定、描绘、解释、拥有、热爱、渴望或者仇恨。她的兄弟们受她的影响很大,然而她却只是他们生活的影子。

在康普生家,凯蒂是唯一一个敢于去爱、去生活的人。在她还是少女的时候,她就开始吸引男孩子们并和他们交往。14岁的时候,她对着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喷香水,打扮自己。15岁的时候,如果喜欢一个男孩子,她就会同他接吻。她的行为举止实际上属于正常现象,完全出自少女的天真,少女的成长。然而在其兄弟和母亲看来,她的这些行为都是不正常的。凯蒂和达尔顿·艾密司在一起时仅仅17岁。她对达尔顿是有真爱的,我们阅读作品时也能感受到达尔顿是爱凯蒂的。同昆丁在桥上见面时,达尔顿不仅展现出了勇敢坚强、友善可亲的品格,也展现了对凯蒂的关爱和对昆丁的理解。虽然作品中并没有明确提到,然而我们可以这样看:达尔顿并未将凯蒂抛弃。凯蒂以为昆丁找达尔顿是去算账,便偷偷地跟着他。当她听到枪响跑到桥头时,达尔顿迎面走来。这时她认为昆丁发生了危险,就疯狂地对达尔顿说永远不想再见到他。后来当她发现昆丁并没有危险时,她想去向达尔顿道歉,然而却被昆丁抓住,脱不了身。在这之后,达尔顿没有再出现过,也许凯蒂已经不可能向他道歉了。失去了达尔顿,她痛苦至极,再加上内心愧疚,最终她陷入绝望。

对于兄弟,她爱护有加,给予他们超越母亲的慈爱和温柔。“她为了弟弟,舍弃了香水,舍弃了男朋友。对多愁善感的哥哥她寄予深切的同情,并不断地帮助和安慰他,甚至允许他将自己杀死。”就本质而言,凯蒂对昆丁的爱是一种近乎母性的爱,而非乱伦。为了使自己的兄弟们得到幸福,凯蒂不得不牺牲自己的追求。然而这对于她来说是异常艰难的,因为她是那么敢爱敢恨、个性鲜明。

凯蒂的贞洁的不保对于康普生家来说是莫大的打击。全家人悲恸万分,觉得十分耻辱。康普生夫人失声痛哭,班吉悲痛地吼叫,昆丁想和凯蒂一同去死。后来,在康普生先生的要求下,凯蒂来到了弗兰区·里克,以便从与达尔顿的关系中摆脱出来。从结束了与达尔顿的恋情,到同赫伯特·海德结婚的时间里,凯蒂走向了堕落。在婚礼前夕,她对昆丁所说的话展现的是家人的反应对她所造成的极深的影响。她用一个个的情人来惩罚自己:“我的身体里有一种可怕的东西,有时候,我能够在黑夜里看到它狰狞的笑容。我能够通过它看透人们,看透人们对我的狰狞的笑。”凯蒂同赫伯特结婚的时候,她已经怀孕两个月了。至于孩子是谁的,她自己恐怕也弄不清楚,而她结婚是为了家族的声誉。虽然她早已身心俱疲,伤痕累累,但是在婚礼前夕,她仍然希望昆丁能够好好儿对待父亲和班吉。她对他们的歉疚感和罪恶感可以说是一种关怀和爱,而这在康普生家显得那么的不同寻常。当凯蒂同意嫁给赫伯特时,她的悲剧就无法再改变了。真相被丈夫发现,她被赶出家门,而母亲也禁止她回家同女儿相见。凯蒂深爱着自己的女儿,而她的母亲却对凯蒂那么自私冷漠,这二者对比鲜明。正是因为凯蒂对家人的爱,她才甘受杰生的摆布。为了供养小昆丁,她牺牲自己,15年坚持每个月都寄生活费给她。她不能够给女儿家的温暖,就采取这种方式,希望她能够获得一种家庭生活的假象。

开始凯蒂大胆地反抗传统,追求真正的爱情,最终走向堕落,独立的个性和叛逆的精神被扼杀了,健康正面的发展道路被截断了。事实上她也是受害者。迪尔西认为这是“罪孽般的浪费”。当然,我们能够看到凯蒂身上是有缺点的,然而造成这种“浪费”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环境。事实上,正是生活环境造成了她的缺点。通过对凯蒂形象的塑造,福克纳对导致这种“浪费”产生的清教妇道观表现出了强烈的愤慨。

二、人物悲剧产生的根源

虽然福克纳笔下的妇女们都具有某种“影子”性,但这并不妨碍她们的重要性。所谓“影子”性是就她们的个人价值而言,而她们在作品中的艺术价值是十分重要的。事实上,她们的艺术价值重要性的背后就隐藏着她们的“影子”性。在作品中,她们的“影子”性是她们女性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当时的女性权利被否定、欲望被压制、人性被扭曲的社会现实造成的。这种现实让她们成了影子人物。 因此在福克纳的艺术中,她们的“影子”性正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从这个层面而言,《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种种情况是带有一定的象征性的。但同凯蒂相比,康普生夫人、洛莎·柯德菲尔德、爱伦·斯特潘、洛莎等这些人物形象所遭受的清教妇道观的压迫更具有现实性和代表性。对于真正的生活、自我的幸福,她们从未拥有过;而对于自我的价值,她们更是从来没有实现过。在传统和社会所确定的生活中,她们始终是作为影子人物而存在。

由于受到清教文化的压制和南方妇道观的迫害,福克纳所塑造的女性几乎没有人能够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获得真正的自由和独立。她们有人曾经反抗过传统,企图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个人的力量如此微薄,难以抵挡社会的压力,到最后落得精神失常、人性扭曲。有很多文章对《喧哗与骚动》进行了评论,认为凯蒂是轻佻放荡的,是堕落的,而缺乏对于她的深层解析,尤其是对她的悲剧命运、痛苦的心理轨迹的深入分析和阐释。痛苦的内心挣扎是很多觉醒的女性在追求自由和独立的过程中所经历过、体验过的。这样的过程开始于对男性的寻找,而又希望通过对男性的否定获得自我的回归,但到最后因不能把握命运,在男性强权中迷失了方向。在福克纳所描绘的女性形象中,少女时期的凯蒂是最为可爱和完美的一个,她同情、理解他人,对他人充满关爱。在班吉看来,她代表着母爱。由于父母的懦弱失职、冷酷自私,班吉失去了父母之爱,是凯蒂给予了他无私的如同母亲般的爱。她从小就很叛逆,爱憎分明,敢于追求自由和独立。而当她长大后,决定追求理想中的生活。对于僵死的世俗和贵族的世家的伪善虚假,她十分憎恨。为了表现出独特性,她摆脱了所谓的南方淑女的束缚,选择非正统的生活。然而当她丧失真正的爱情之后,她不再反抗,不再去改变自我的命运,而是走向了堕落,成为了家族和世俗观念的牺牲品。她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同意了没有爱情的婚姻,这正是为了家族的声誉。虽然她很叛逆,但是仍然受到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她开始于反抗传统、追求真正的爱情,终于悲剧,从一个个性鲜明、具有叛逆精神的天真少女变成了一个堕落的妓女、情妇。她身上所有美好的品质都被摧残了,走向了反面。而造成这种结果的罪魁祸首就是她所生活的环境。她身上的所有缺点都是这种生活环境导致的。因此,通过对凯蒂的个人悲剧的描写,福克纳所要表达的正是对于西方清教妇道观念摧残女性的强烈愤慨和不满。

第二性和多余的肋骨是西方社会给予女性的定位,在父权社会,女性背负着沉重的压迫,永远处于从属地位。在美国的文学作品中,反映这一现象的有很多。在20世纪之前的美国小说中,女性形象要么是贤妻良母,要么是贞女,要么是聪明机灵的女性,这些都是出于男性需求和西方文化的产物。西方的这种传统文化对美国的影响也是很深的。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美国的南方社会思想落后保守,妇女们饱受传统思想的压迫,个性被压制,欲求被禁锢。在清教妇道观方面,同现代欧洲相比,美国南方更近似于欧洲的中世纪。这正如福克纳所写的:“在他诞生的南方和南方传奇中,发现了具有世界意义的、有重大悲剧影响的要素。”从清教主义兴起直至20世纪,美国虽然经历了历史巨变,但是父权意识和传统的社会观念始终保持着对妇女的强烈影响力,让女性饱受精神的压抑和灵魂的束缚,难以走进现代文明。福克纳笔下的妇女形象都表现出一定程度上的精神失常、灵魂扭曲,而这一切的根源都是社会、宗教力量的压迫,虽然福克纳本人是热爱和怀念南方传统社会的,但是他出于艺术家的社会职责和对社会的深刻认识,作品中的描述很多都超出了自己的情感,对南方的社会问题和传统清教观念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罪恶的妇道观进行了谴责,这显示出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性、对人类发展前途的深切关怀。

[参考文献]

[1] 王晓丹.《喧哗与骚动》中的语言存在与女性[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4.

[2] 王志勇.福克纳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探析[D].湘潭:湘潭大学,2005.

[3] 蒋萍.威廉·福克纳,南方女性的代言人[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2.

[作者简介]

胡荣华(1978— ),男,贵州毕节人,硕士,毕节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昆丁喧哗与骚动尔顿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达尔顿老伯的农田
小老鼠裁缝店(上)
在梅尔顿·莫布雷的孤独(外一首)
机智的斯克尔顿
对超文本版《喧哗与骚动》的解析
由《喧哗与骚动》窥见凯蒂的悲剧形象
解读《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悲剧命运
《喧哗与骚动》中首章非线性叙事分析
时间对昆丁的禁锢与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