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寺》的自由主义色彩

2013-04-29 23:09李晓玲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万寿寺王小波小说

基金项目:

本文受2013年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自筹经费项目支持(项目编号:2013023051)。

作为一名作家,王小波是以独特的创作方式和表现对象出现在中国现代文坛的。虽然王小波的作品得到了很多读者的认可,但他本人的创作在其生前并没有得到主流文坛的充分接纳。这无疑进一步加深了王小波本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却也为他营造了独立、自由的思考空间。对于一位对现实社会和人生状态极度敏感的作家而言,他只有张开想象的翅膀在自己构建的文学世界中尽情飞翔,才能寻找到心灵的宁静。在王小波生前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万寿寺》中,作者是以“驰骋天马行空的想像,构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诗意世界,表达出对自我实现与超越的向往和追求”[1]

一、超越叙事思考的审美尝试

学术界对《万寿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品的叙事手法上。这是一部特殊的小说,正如研究指出的:“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失去记忆的历史研究者兼小说家寻找记忆的故事。作为历史研究者,‘我必须做正经的学术论文;作为小说家,‘我依托红线盗盒的传奇故事恣情地挥动手中之笔勾勒出想像中的世界。更有趣的是,作为一个失忆的人,‘我对自己与小说中的人物的印象变得模糊,于是现实元叙事和历史元叙事开始登场,其中后者更是贯串全篇。”[2]

从这一段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王小波在这部小说中的确是采用了较为特殊的叙事手法,最为突出的一点在于,作者是以元叙事的手法安排小说的故事情节,同时他还利用在小说文本中设定目的多元、情感标准差异的多种可能性,力图为读者建构特殊的精神家园。这一点正是人们在初步阅读小说《万寿寺》时的感受,当我们沉醉于王小波运用独特叙事手法构建的文学世界时,却没有发现这部作品更为深刻的价值诉求在于追求自由言说、自由表达的思考空间。

在小说《万寿寺》中,由于“我”的失忆引出了一连串的故事,也使得小说蕴藏的意义变得多元、复杂。但这部小说的审美价值绝不止于此,最为突出的一点在于,王小波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一直强调的是自由主义。所谓“自由主义”并非是一种政治话语的表达,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由宣泄。首先表现为王小波对传统道德准则的超越。

对于经历了“文革”的作者和中国人来说,单纯的政治话语是他们极力排斥的,更为重要的是某些文学作品中将政治话语与道德准则融合在一起。对于这一点,王小波在《万寿寺》中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作者描绘了很多动辄就以道德审判者出现的人物,他们无一例外地成为了作者辛辣讽刺的对象。

在小说《万寿寺》中,王小波描写了大量的裸体,特别突出的是,在关于薛尚的故事中所有的出场人物是以裸体示人。我们看到:“男人们一丝不挂,只用竹篾条将龟头吊起来,身材匀称,体魄健硕;女人们则袒露出橄榄色的细腻紧致的肌肤,乳房丰满,臀部紧凑。”[1]在中国文学中敢于以如此直接的方式去描写人的胴体,并作为作者表达思想的重要载体的作品并不多。王小波如此大胆的描写,小说中的“我”以极为轻描淡写的口吻将其解释为“亚热带炎热的气候”,这明显是一种托辞而已,很难令人信服。究其根源,在作者的描述中,小说中的人物敢于大胆展示自己的身体,他们对于自我躯体的原始美的肯定是渴望摆脱“衣服”的束缚。众所周知,当人类逐渐有了羞耻感之后,衣服的作用就不再是单纯为了保暖,而是被赋予了社会道德的属性。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社会文化中,人们不断纠结于服装与欲望的矛盾中。当王小波在《万寿寺》中大量尝试展现人的躯体美时,单纯从叙事的角度去解析小说文本的审美意蕴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于是,我们需要从全新的角度去考察小说《万寿寺》。“性”作为王小波小说极为重要的特征,他并非是持有极度开放的性观念,而力图在人的自由与唯美的价值诉求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天理、灭人欲”是基本的伦理规范,作为一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深深地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在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中,人欲是以违背天理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因此,“性”和“裸体”的描写是不道德的、低级的、庸俗的,是文学世界中被排斥的存在。在小说《万寿寺》中,王小波处理“性”的方式却截然不同。当读者看到红线抱吻女刺客头颅的情景时,感受到不是毛骨悚然的恐怖,却是人性之美的真实呈现。极致的躯体之美与极致的情感之美在这里找到了结合点,“性”成为沟通二者的最佳桥梁。男女之间的性行为被作者赋予了诗意的面纱,当性的高潮降临之际,读者仿佛感受到了小说中人物的灵魂获得了绝对的自由。任何的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早已不存在,即便是他们的肉体也变得无足轻重,剩下的就只有最高的人生境界。

二、关于“性”自由的想象力

在《万寿寺》中,灵魂与肉体的结合令读者获得了一种现实社会中无法找寻到的审美体验。王小波在描写众多人物的裸体时不是单纯的摹写,而是展开艺术家想象的翅膀,否则就会使得艺术丧失掉自我的价值和尊严。因此,文学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不是为了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直接写入到作品中来,而是要在作品中呈现一种现实社会无法营造的特殊的审美境界。对此,王小波自己也有一段极为精彩的创作感悟,在他看来:“特别反对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即是真的文学理论,并且完全持相反的看法。他认为真实的不可能是美的,只有创造出来的东西和想像力的世界才可能是美的。”[3]

王小波在创作小说《万寿寺》时很好地践行了自己的美学追求,使得这部小说呈现出极为特殊的审美风格。一方面,王小波在排列小说的时间、事件时彻底打乱了常规的逻辑顺序,使得读者的阅读活动从简单的文本阅读升华为具有多重意义可阐释性的审美活动;另一方面,读者在阅读小说文本时感受到了非传统模式的小说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小说《万寿寺》是以唐传奇《红线传》为底本进行多次创作后的产物,小说中重要的审美元素——时间、人物、地点等被彻底打乱,不再是束缚读者阅读的理解障碍。正如王小波自己说的那样:“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地点。我可以是任何人。我又可以拒绝任一时间,任一地点,拒绝任何一人。假如不是这样,又何必要有小说呢。”[4]

于是读者就看到了一部充满新意的小说《万寿寺》,在作者展开自己想象翅膀的带领下,作为小人物的“我”不再是现实生活中那个灰暗的角色。对于自己过去的痛苦经历,“我”有过一番详细的论述——“我”生活在一个终日被粪汤包围的办公室,每天的工作就是构思毫无意义的官样文章,审视自己的仕途之路,不仅没有看到任何希望的曙光,而且“我”还要时刻受到严密的监视。正当“我”徘徊在现实生活的痛苦中,一场突如其来的“失忆”拯救了“我”。在现实生活中,类似于《万寿寺》中的“失忆”自然是不存在的,唯有在作者虚构的文学世界中才能寻找到这样的解放。正是借助于想象的翅膀,王小波在《万寿寺》中为读者们上演了一出自由的人生闹剧。

三、自我超越的自由追求

《万寿寺》是一部借助于特殊叙事手法向读者讲述“我”渴望自由的小说,其审美诉求的核心不仅是借助于一场想象中的车祸带来的“失忆”,更为重要的是要实现自我超越的自由追求,也就是要将“我”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不能做、不敢做的事情在小说中进行实践。在王小波的笔下,“我”成为了车祸后失忆的最大受益者。

首先,“我”可以逃离原有的工作环境,在享受属于自我的快乐生活中开始获得“自由”,这是“我”找寻超越自我的开始。从现实层面而言,“我”逃离是由于工作的不顺心和事业的低谷、迷茫;从精神层面而言,“我”并非芸芸众生的庸人,而是渴求获得精神慰藉和心灵港湾的智者。由此可见,“我”的内心深处一直都在渴望逃离,只是没有寻找到真正契合自己的机遇而已。最终,当“我”挣扎在痛苦的现实生活中时,作者将一场意料之外的车祸送到了“我”这里。一切都是如此的自然,一切都是如此的合适,于是小说中的“我”开始了一场特殊的人生旅程——这是一段穿插在非逻辑化的生活中追求自我超越的人生旅程,是“我”实现人生飞跃的开始。

其次,当“我”获得了逃离的机会之后,首先做的事情就是去修改自己的小说稿。作品中的小说稿在文学史中并不罕见,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小说是“我”在获得自由之后,按照自我的真实意愿重新进行修改的产物,于是就具有特殊的审美内涵。当“我”陶醉于修改自己的小说稿件之际,实际上就是“我”放弃了想象的翅膀,一步步地走向自己所热切追求的真正的自由。

当小说《万寿寺》中的“我”开始修改自己的稿件时,我们还能感受到另一种形式的自由——即“我”对文稿的修改是完全不受社会现实生活的基本逻辑限制的,甚至于“我”在稿件中塑造的人物也开始展现不同于常人理解的行为方式。读者看到的是为了施展才华去做节度使的薛嵩,而不是追求修齐治平的官宦;读者看到他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打造出一辆特殊的囚车,所有的一切都是经过他自己的精心设计和安排。在薛嵩的身上,读者分明感受到了智慧的光芒。“我”就是借助于薛嵩实现了自己追求自由的人生目标,而这一点同样发生在作者王小波本人的身上。随着小说中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我”的身份不断发生着改变——从节度使到修理工。在“我”作为一名修理工到长安城外修理锅炉之际,最为重要的内容不是如何完成自己的工作,而是借机与心爱的人在一起。

四、结 语

在小说《万寿寺》中,王小波创造性地利用事件叙事的特殊安排,将“我”带入到一片“失忆”的世界中。在这里,“我”和作者完成了从现实社会的束缚到自由的超越,这是自我超越的自由追求。

[参考文献]

[1] 刘骧.在唯美主义视角下解读小说《万寿寺》[J].太原大学学报,2010(06).

[2] 鞠楠.历史元叙事与精神家园建构[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3).

[3] 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380.

[4] 王小波.青铜时代[M].广州:花城出版社,1997:215.

[作者简介]

李晓玲(1974— ),女,新疆塔城人,硕士,防灾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美术学。

猜你喜欢
万寿寺王小波小说
王小波《万寿寺》的叙事方式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王小波 你好哇,李银河
石头城中的捉迷藏
王小波《万寿寺》的元小说叙事特征
王小波《万寿寺》“城”意象解读
浪漫王小波
关于王小波的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