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政合法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

2013-04-29 00:44吴安辉
人民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大众化

吴安辉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实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需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文章首先探讨了民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是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进而阐述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是新时期增强党执政合法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执政合法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大众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核心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它的建设力度以及建设速度都会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①。反之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也会间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快速发展。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这一体系深入民众,为大众所理解、接受并掌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不仅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加强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民众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是政党执政合法性的重要基础

“合法性”(legitimacy)即指正当性,或者系统性,一般是指民众对政府权力或政治主体的认同,是当代政治学的核心概念②。政党制度的实践证明,一个执政党惟有保持足够的合法性基础,才能继续执政。在政党政治中,“合法性的本质就是民众对执政党掌握公共权力的政治认同,是政党执政的核心资源。”认同是合法性的核心概念。在合法性认同中,民众是认同的主体,民众认同的依据就是社会价值观。

价值是人们对事物作出评价的思想体系。民众对执政党倡导的价值观念予以认同,意味着执政党赢得了合法性的思想基础。因此,民众的价值观情况对合法性认同是十分重要的。

一个政党要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保持更长久的政党发展之路最基本的一个条件就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保持与政党一致的价值观念。而如果一个执政党的价值观念不能被人民群众所认同,那么民众也将会抛弃执政党所坚守的价值观念,这时政党的合法性危机也就产生了。前苏联共产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背离甚至完全抛弃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无产阶级政党的核心思想价值观,使前苏联人民对苏共的思想价值体系产生了动摇和怀疑,从而直接导致了合法性危机③。政党的合法性危机首先来源于价值观念的危机,这一规律已被现代政党制度的实践所证明。注重对意识形态的调控,对社会民众的价值观引导,对各类社会思想文化进行有效整合,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的传统,也是党加强执政地位的有效手段。而在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各阶层社会成员提供科学合理的价值认同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社会大众对党执政合法性的认同程度。

价值体系不仅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同时还与社会生活、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时代精神潮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一个社会集体中占支配地位。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说,它是立足于当代社会主义特色经济基础之上的一种价值认同系统,它涉及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同领域的社会生活,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说它是一种社会价值体系的体现。它主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指导方针,同时还承担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阶段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全国各族人民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重要精神力量。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需要一种在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这种价值体系一定是当前党所倡导和遵从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它一定要能够有效地引领和制约非主导和非核心的社会价值体系。只有主导核心价值体系和非主导核心价值体系有了主次之分、轻重之意,才能保障两者协同一起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制度的共同发展和前进。在这样的前提下,要大力弘扬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和措施在全社会获得民众的普遍认同和接受,即对社会主流价值观的认同。

除此之外,只有真正从理论层面过渡到实践层面,这种社会主流价值体系才能够真正成为全社会的普遍价值准则,也才能够最终内化为全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所以社会主义主流价值体系的内在和外化形式才能最终确立。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更要努力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转化为一种无形的物质力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重要功能。社会主义主流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有效发挥不但可以有力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而且还可以有力地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是新时期增强党执政合法性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和社会的进退治乱,不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也是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发执政资源、增强执政合法性的有效途径。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一种全新表述,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内在魅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在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思想基础,也提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极大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成为了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旋律。

第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能增强执政党对民众的政治动员力。政治动员力是深刻体现政党作用的重要能力。当一个政党的政治信仰内化为它所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政治信仰时,那么这个政党所领导的人民群众就会成为政党目标的最强大的物质力量。而如果人民群众不能认同政党所坚守的政治信仰或者价值观时,那么政党目标就会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阻碍,最终难以实现目标。民众对执政党的政治信仰和价值观产生了认同,就与执政党产生了政治认同和共同的政治情感,这无疑会增强执政党对民众的政治动员力。

第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众化有助于新时期党的执政合法性资源的维护和开发。当前正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攻坚阶段,国内国际环境形势多变,在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的各个领域,社会民众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符号正接受着激烈碰撞和冲突。这对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带来诸多严峻挑战和考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全球化的国际环境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很大冲击,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社会制度、发展水平、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不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一旦没有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主流社会价值体系,在西方各种意识形态的强烈冲击下,人们很容易受到西方的各种文化、价值观、生活方式、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影响。

社会转型阶段的来临体现在价值观上就是多元价值观的产生和出现,意味着不同价值观在不同领域以及不同层面的冲突和碰撞,这种态势将会带来社会多元价值观的相互融合以及不同价值观的相互冲突,这样就会给社会价值认同带来新的危机。笔者认为,这种社会价值认同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的相互冲突,传统价值观在与现代价值观冲突和融合过程中极易造成民族文化价值观以及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出现,而如果不能实现有效的融合就会使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被现代文化和现代价值观所“同化”;其次是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的冲突,社会转型期间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相互冲突,这样一来很可能就会使得社会主导价值观被其它多元化价值观所取代,这些危机的存在是非常危险的,需要尽快地寻找解决问题方法;最后是经济快速转型与社会文化价值系统重构的滞后性相冲突,导致社会认同的危机。

针对当前价值观的多元化态势及其所呈现的价值观分化的问题,要对各种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整合,在社会转型期实现新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建,夯实中国共产党以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我们党历来提倡不同意见的自由讨论,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保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不排除多元价值观的存在,肯定多元价值观的多元性,鼓励不同群体以及不同阶层积极的思想精神,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弘扬和培育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把社会上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凝聚在自己周围,加以协调、引导、整合,从而消解价值冲突,形成规范、有序的社会价值体系,从而有效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注释】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年10月25日。

②胡小君:“合法性资源与党的执政资源体系”,《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年第6期,第20页。

③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3~176页。

责编/许国荣(实习)

猜你喜欢
大众化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浅谈新闻语言的大众化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