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学科学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

2013-04-29 12:27龙雨玲
科教导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改革

龙雨玲

摘 要 高校研究生扩招以来,随着攻读教育学硕士的人数日益增加,教育学科学硕士培养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关注。虽然一些学校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措施,但是并没有使教育学科学硕士从这种尴尬的处境中摆脱出来。本文首先总结了教育学科学硕士的培养现状及问题,接着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改革教育学科学硕士培养模式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教育学硕士 培养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研究生大规模扩招,加之社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水平教育人才的需求增长。除师范院校之外,各综合性大学也纷纷开始设置教育学硕士点,或扩充教育学研究生的招收名额,攻读教育学硕士的人数日益增加。这种短期之内的人才剧增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社会和教育发展对教育学高学历人才的客观需求,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该学科在生源质量、导师队伍、培养质量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在研究生学习过程中,不少学生感到无所适从,方向感欠缺。在就业出路上,由于教育学受专业特性所限,学科成熟度和实践应用性都有所欠缺,致使教育学硕士毕业后的就业没有明确的定位,就业方向混杂,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在社会需求大环境短时间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我们不得不开始思考教育学硕士培养的模式问题,试图从改变培养模式入手,寻求培养结果在质量、就业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等多方面的突破。

1 教育学科学硕士的培养现状及问题

1.1 学术水平不高,培养质量下降

虽然现有教育学科学硕士的培养方向仍然是以学术为主,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学术水平普遍不高。尽管教育学硕士的招生名额和在校人数呈现大幅增长的趋势,但在硕士阶段发表文章的学生可见一斑,在质量上也有待考究。学生的学术观念、学术能力呈现普遍下降的趋势。而学生在言语表达、教学演讲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更是欠缺,在实践领域灵活运用教育原理的能力不强,距教育学硕士的培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1.2 就业方向混乱,不存在就业优势

从以往来看,教育学科学硕士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高校和教育研究机构。随着教育领域人才的增加,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抬高了门槛,对学历的要求提高到了博士以上,不少重点院校更是要求应聘者一定要有外国留学的经历。这使得教育学硕士的就业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局面。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十分混乱,竞争也非常激烈,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只有少数的人最终会从事教育领域,而且也往往只是在高校做学生辅导员,真正从事教育研究和教学工作的人比较少。

2 造成教育学科学硕士培养困境的原因分析

2.1 从国家政策和社会层面来分析

为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高校的大众化,国家出台政策实施研究生扩招政策,放宽了研究生入学的条件,大学招收研究生的名额也随之大幅增加。相对于以前严进严出的培养标准来说,如今的扩招相对放宽了入学条件,降低了研究生的入学标准,而且毕业也比以前要容易很多,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保证教育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成熟程度,不仅社会大众,甚至一些学校对教育学的认识都普遍不足,这无疑对教育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是不利的。

2.2 从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和学校培养模式层面看

从教育学的定义可以看出,教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学科。相对于其他传统学科,至今为止它的发展并不是很成熟,许多学科的界定并没有达到共识,也不断出现新的分支领域,这些都是值得深入研究和发展的。在学术严谨性上,由于研究对象和环境的特殊性,与一般理工学科相比,教育学也略显不足。这都决定了教育学研究领域的容纳程度是有限的。教育学本身是具有实践性的,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意义重大。但硕士本身是学术学位,如今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往往与其研究的教育领域相脱节,较少深入实际,导致学生的学习大多局限在理论领域,难以对问题形成深入认识,缺乏兴趣和热情,不利于其学术水平的提高。

2.3 从学校对于教育学硕士的培养模式来看

第一,现有的研究生培养基本上采取导师制,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导师负责指导平时的学习和研究。随着研究生的扩招和师资的有限,一个导师负责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加上自己本身平时的教学和研究就很忙碌,这样就更分散了导师的精力,在每位学生身上投入的时间就更少了,难免会造成培养质量的下降。第二,由于完全学分制尚未能真正施行,高校对硕士生的培养还主要采用学年制,硕士生的专业内培养观念根深蒂固,这使得院系之间的教学壁垒难以打破,硕士生还不能自由选课,从而导致教育学硕士只能接受本院系开设的教育理论知识与方法课,而对于与教育相关的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则知之甚少。这样一方面使得教育学硕士生的知识面相对较窄,难以用多学科的交叉角度去看待教育现象与问题,从而造成对教育问题分析的简单化与片面化;另一方面,缺乏教育学科载体的具体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容易流于形式。第三,教育学硕士的培养倾向于理论人才的培养,学生除了上课就是写论文,而对于就业需要的实践能力锻炼很少。虽然在毕业前都安排了毕业实习时间,但这多流于形式,在学院课程安排上,很少有指导学生从事教学和教育行政实践的课程。实践能力的不足,对于教育学硕士毕业生在相关机构找工作是不利的,甚至很多人在进入相关领域后,也没办法很快地适应工作环境。

2.4 从教育学科学硕士研究生本身来讲

由于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大,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为了增加以后的就业砝码,考研大军的规模日益扩大,攻读硕士学位的人越来越多。由于教育学相对“好考”,很多非师范类的学生纷纷报考教育学,致使教育学研究生的生源非常复杂,教育学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收容所。而且真正出自教育学科班出身的人比较少,其教育专业的基础是比较薄弱的。总体来说,教育学研究生在学期间的学习动机具有复杂性,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是出于对教育研究和教育事业的热爱从事教育学学习的,不少人抱着混个文凭的想法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这不仅使得很多人在学习阶段积极性不高,热情不够,难以沉下心来进行学习和研究,甚至对于学院学校组织的集体活动参与性也不高。在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都欠缺学习和锻炼,这也是教育学科学硕士面临如今的尴尬处境的原因之一。

3 改革教育学科学硕士培养模式的建议

第一,改革原有的一位导师负责指导一个或多个学生的做法,采取导师组的形式,由一组导师联合负责一组学生的指导工作。每一个学生都有相应的一个导师进行指导,虽然这样导师和学生的对应关系是比较明确的,导师的责任划分也比较明确。但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由于导师的学术研究领域是一定的,在指导自己的学生时导师总是会倾向于引导其学生学习研究该老师自己感兴趣或专攻的教育话题,这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稍微擅长的领域。而且每个老师一般都会有自己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对于一些教育问题存在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看法,学术思维难免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定势。这对于学生的教育思想多维性和学术能力的全面发展是不利的。另一方面每个导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在导师忙于自己的教学和研究时,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指导工作,学生也容易失去方向感,无所适从,这种情况在一个导师带多个学生时显得更为突出,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实行导师组的方式,可以比较有效得弥补原有模式的不足。需要指出,在进行导师组合的时候,应综合考虑各位导师的学科背景和研究方向,尽可能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导师组人数和对应的学生组人数的比例应依据学院的师资力量具体考虑,导师组人数以两人为佳,对应学生的人数最好控制在前者的两倍以内。

第二,在课程设置方面,增设实用性课程,增加教育实习指导,提高学生从事教育领域工作的能力。传统教育学硕士的培养过分注重学术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教育理论知识的教学,缺乏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较少深入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或教育行政机构中,不仅能力得不到锻炼,在以后的就业中不具备优势,也不利于拓宽研究视野,提高其理论研究的实用性价值性等。为此,应该增设实用性课程,如关于教育行政部门的介绍性讲座和课程,关于学校教师进行教学和管理实践的课程等。同时,应该加强对教育实习的重视,可以与中小学和教育行政机构进行合作,建立对口的实习基地,不止在毕业前,在平时的学习中都应该开始相关的训练。不仅可以定期地邀请教育行政部门的相关人员或教育实践领域的工作者来校进行实践讲座。在学院配备教师时,也可以设置一定名额的客座老师,设置一定的学生模拟教学和管理课堂环境,使学生更早地熟悉将来有可能从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从而在以后的就业和工作中获得优势。

第三,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意愿和具体情况,实行学生的分流指导与培养。具体来讲,攻读教育学科学硕士学位的学生的学科基础及学习动机是不一样的。一部分学生对教育研究有浓厚的兴趣,热爱教育理论学习和学术研究,今后也可能继续从事教育研究,这类学生大致可以概括为学术型。另一部分学生,攻读教育学硕士学位可能只是为了提高学历,增加以后就业的砝码;不少人以后的就业取向是高校辅导员、中小学教师或从事教育行政工作。这类学生大致可以概括为实践型。针对这两类学生的不同,可以在开学一段时间后,采取中期分流措施。对于学术型学生更多地重视其学术能力和研究水平的发展,对于实践性学生则更多地侧重其从事教育领域实践工作的能力培养。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导师指导的侧重点和具体要求是不同的,学生平时的时间分配也是不同的,应该因材施教,在课程的设置尤其是选修课的设置上应该有所区别。做到发挥各自优势,这样才能实现最好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晨光.研究生培养要确保质量提高效益[J].山西教育(综合版),2005(5):42.

[2] 王立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在京召开[J].学位与研究教育,2001(21):34.

[3] 庄西真.培养什么样的教育研究者以及如何培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9):12.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综合信息查询.http://202.205.177.129/moe—dept/xuewejban.

[5] [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9:43.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