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以岭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健美操是一项集健身、健心、美体功能于一体的竞技运动和健身运动。长期坚持锻炼既可以增强体质、健美身体,又可以陶冶情操、提升气质,因此,健美操深受高职院校青年学生的喜爱。文章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原因与对策。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健美操 原因及对策
健美操同时具备了健、力、美的特点,80年代开始风靡世界,并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为满足新一代大学生的要求,健美操已被列入各大高校开设的主要课程当中。但是,部分高校由于受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学生基础等条件的制约,健美操教学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等问题。可见,高校健美操教学如何一改学生被动学习、枯燥练习的状况,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增强学生健美操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摆在高职院校及体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原因分析
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各高职院校体育课也开设了健美操训练内容,一方面促进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以其生动活泼、轻松自如、随心所欲深受大学生的酷爱。由于健美操运动发展历史不长,教师教学管理经验不足,教学效果与预想的还有很大一段距离。影响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效果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因素
开设健美操课需要一些必备的设施、设备和器材,这是顺利开展健美操教学和训练的前提。设施、设备和器材的好坏不但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影响深远。但目前,多数高职院校还没有标准的健美操房,教师多数是在室外的水泥场地上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没有地毯,无法完成垫上教学;没有镜子,学生无法了解自己动作上的缺憾;没有专用的健美操多媒体设备,学生很难达到课内外学习、锻炼相结合的目的,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和能力。
另外学校对健美操课程的考核评价忽视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忽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过分强调对学生技术、技能的评价,因而对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及时反馈,这将成为教师改进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的羁绊。
(二)教师因素
调查资料显示:高职院校健美操任课教师男女比例约l:5,性别分配明显不够合理。这直接影响了健美操在男生中的普及。健美操教师专业素质直接影响示范能力,只有准确、优美、和谐的动作,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满足学生“健与美”的追求。目前,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师中专业毕业的教师人数较少,健美操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不高,这对不断发展和创新的健美操教学来说有一定影响。
(三)学生因素
目前,各高校选择健美操课的学生健美操的超过半数以上,深度调查发现,学生选择健美操的动机主要是兴趣爱好、健身健美、充实生活、扩大社会交往等。但由于高职院校生源分散,基础差异较大,随着教学难度的增加,部分学生兴趣丧失,能刻苦锻炼坚持训练的人数不多。
二、提高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效果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如何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已经达成共识。健美操课程是现代体育教育不可小觑内容,担负着增进国民健康和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全面提高健美操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健身、健美和健心与一体的目的,已成为素质教育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必修课。
(一)提高健美操课教学教师的专业水平
健美操任课教师本人要热爱自己的职业,积极参加教育主管机构组织的学习进修机会,不放过任何一次教学研讨、专题报告活动,以此提高专业水平。健美操教师必须用丰富而有深度的专业知识吸引学生;健美操教师必须用精湛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健美操教师必须用高度的想象力去影响、教育学生。因此,高校和健美操教师本人应多措并举提高和优化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精神饱满、步履轻松、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持续发展性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科学驾驭课堂,才能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积极的情绪,进而将教育教学活动向纵深层次延伸。提高健美操的教学效果成为可能。
(二)改善健美操教育教学环境
增加投入,完善设施,改善健美操教学环境是乃当务之急。健美操房要对学生免费全天开放,满足学生随时训练的需要。健美操房要有充足的照明设施,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场地上要铺地毯,放镜子以便提高学生的动作质量。
(三)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健美操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示范、讲解、纠错等一系列步骤,复杂的健美操动作的教学只按这一步骤进行是很难提高学习效率的。因此,教师要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是建立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健美操知识和技能的关键,它强化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
三、结束语
总之,健美操在塑造形体美,增进健康美,缓解压力,娱乐身心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价值,它是大学生自我锻炼,自我塑造的重要手段,已成为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一枝奇葩,给大学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满足了现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需要,既提高了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又完成了高校体育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程春萍.中、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8
[2] 唐晓华.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方法探讨与研究[J].成功(教育版).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