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舞狮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2013-04-29 20:07陈梦菲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3年8期
关键词:起源现状对策

陈梦菲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2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广西壮族舞狮运动的历史渊源、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对于壮族舞狮严重的濒临失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以使壮族舞狮得到更好地发展,以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壮族舞狮运动的优秀文化内涵。

关键词 壮族舞狮 起源 现状 对策

壮族舞狮起源于广西壮族聚居区田阳,融武术、编织、刺绣、音乐、绘画、杂技于一体,有高难、惊险、奇美的特点,具有浓郁的壮族特色。壮族舞狮是壮民族社会运作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共有的财富,于2007年入选第一批广西壮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重视,到凡是进入到“非遗”行列中的内容,均是已濒临失传或是生存情况不乐观的状态。壮族舞狮在发展过程中因生存环境逐渐恶劣,被迫地适应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约。因此,对壮族舞狮运动的起源、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进行深入研究,为壮族舞狮运动更好地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一、壮族舞狮的起源

关于壮族舞狮的起源,有些资料称“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左右江流域悬崖峭壁上,保存有大量的古代壮族先民制作的岩壁画,上面绘有击鼓舞狮的画图”,或“名闻遐的宁明花山崖画,就有人形击圆形铜鼓及像狗似狮动物的画图”。在击鼓狮动物周围,有众多人形画像,或伸臂、或蹲足、或跳跃,作习武动作,极似后来的似舞狮、练拳技术的说法。随着后来狮子文化的出现,形象威武凶猛的狮子,传说;“狮吼驱千魔”受到人们的崇拜,于是就有了模仿狮子动作的舞狮活动,就有了后来的舞狮。

传说到了宋代,桂西北区野猪出没,猴群为患,拱红薯,啃玉米,伤村民,异常猖獗,人们为驱灭害兽中之王,各地均设坛练武,合力围猎。后来有一长者献计;“狮子是兽中之王,出猎之时,把我们过年的双狮带上,围打之时,锣鼓紧敲,大家齐声呐喊,双狮猛冲,大刀,长矛,三叉,棍棒簇拥攻击,打死它一批,吓跑剩余的,定能获全胜。”后来众人照此计果然奏效。兽害既除,年岁丰登,人们便更酷爱舞狮习武活动。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十月,壮族抗倭英雄瓦氏夫人率军东征抗倭,凯旋归田州(今广西田阳县)时,壮族父老曾组织传统的舞狮表演,热烈欢迎从前线立功归来的英雄。

20世纪初至30年代,广西民间一般以宗祠或朝社为单位组织狮团,称狮堂。并发起了“醒狮运动”政府规定农村的每个农村,城镇的街道以及军队的连队都要组织一个狮队,正月初一到十五为全省舞狮的日子。比赛时,人们边舞狮边放鞭炮,以壮声势,优胜者赐以“广西狮王”的称号。逐渐形成了壮族舞狮的习俗。

二、壮族舞狮运动的发展现状

(一)政府参与深度有限

政府是壮族舞狮能够良性发展的主导力量,其参与深度决定着壮族舞狮传承的效果。壮族舞狮入选自治区级“非遗”后,其窘境已经引起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资金、政策、管理等管理方面给予了导向与措施,但在决定壮族舞狮良性发展失败的一系列要素中,政府部门在后备人才保护和培养机制的参于深度不够,仅是笼统地停留在表面,未起到实质性作用。

(二)舞狮运动的人才流失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原有的徒弟上门拜师,师徒相授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决心,有恒心的学员极少,高深的舞狮技艺难以被继承的弊病早已显现出来,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舞狮人数一度减少,舞狮绝技濒临失传,形势十分严峻。主要根源在于当地优秀舞狮人才的大量流失,其原因在于;舞狮者收入过低,致使舞狮人员纷纷处出打工,而外地一些舞狮团体,通过高薪也吸纳走一部分舞狮队员,造成较为严重的人才外流。舞狮人才在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传承人断层的危机。

(三)舞狮技术缺乏创新

民间的大多数舞狮活动处于互不往、自我满足、停滞不前的阶段,只有很少部分专业的队在组织下,为了出国参赛或代表演出,才进行创新、改造、排练高水平节目,从而影响了舞狮的发展。

(四)经费不足

经费是舞狮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障,在训练以及表演过程中舞狮器材损坏,需要维修或重新购买,进行舞狮表演和比赛之前需要宣传,队员受伤需要进行治疗等方面都需要经费,只有经费有了保证,才能解除广大教练员和队员的忧虑,在进而充分投入到训练中,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推动舞狮运动的发展。

三、壮族舞狮运动的发展对策

(一)政府应加强对舞狮运动的重视与扶持

壮族舞狮运动的发展有赖于政府部门的重视和相应的扶持,政府应整合资源和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并举,针对壮族舞狮的特点,建立多种形式的传承基地,成为传承人的展示、教学基地。健全政府工作机制,协调解决壮族舞狮发展中的问题。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舞狮更好的发展。

(二)多种途径培养舞狮运动的后备人才

壮族舞狮作为一项文化遗产和民族的财富,具有非物质文化的普遍性。近几年,壮族舞狮从高谷走向低谷,舞狮绝技濒临失传,十分严峻,针对壮族舞狮人才失传的现状,政府部门应采取多种途径引进和培养舞狮专业人才。壮族舞狮作为具有壮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可以选择引入广西的民族院校和体育院校,成立舞狮的代表队或业余队。通过加强舞狮运动在学校的推广,使学校与民族体育运动相互融合,通过高校培养舞狮的后备人才。此外,当地的体育部门可以定期举办舞狮的培训班,使现有的舞狮队员的技术和理论水平得到提高。适当的对舞狮队员实行表彰、奖励机制,鼓励传承和传播舞狮文化,具有一定的作用。

(三)舞狮运动的技术要不断创新

在日异月新的现代社会,舞狮运动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创新技术动作。目前,舞狮训练尚未建立起完善的训练体系,舞狮运动多是在大型演出,传统节日,婚娶丧家中开展,没有正规的训练体系,严重阻碍了舞狮的发展。因此,应该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条件进行舞狮技术和理论的研究工作,逐步建立完善、规范的训练体系,不断创新舞狮新动作,提高技术水平。

(四)加大宣传力度、开拓壮族舞狮体育文化表演市场

舞狮运动的发展离不开舞狮文化的传播,利用壮族的资源优势,如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保护传统文化的一道屏障,是扩大传统文化影响的一条渠道,也构成传统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传统节日体育是保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节令体育活动更是将人们聚集起来,正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得到民族文化的认同。所以,我们要大力利用网络、电视、电台、报刊等各种形式的传播,构建宣传展示平台,大力宣传壮族舞狮。

(五)壮族舞狮运动与当地的旅游综合开发相结合

壮族舞狮运动是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依托区域资源的优势,开发舞狮传统体育文化旅游,走区域特色之路。可以通过的传统节日活动,如广西百色市田阳县布洛陀文化节日,因此,我们可以整合布洛陀旅游文化与舞狮传统文化相结合,依托布洛陀旅游文化节,提升舞狮的知名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如每年的布洛陀旅游文化节期间举办舞狮艺术节,重点展示舞狮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舞狮内容的丰富性和通俗性也受到了群众的喜爱。通过旅游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宣传和发扬舞狮运动,还有利于舞狮文化的保护很传承,另外开发也会使舞狮运动焕发生机。

参考文献:

[1] 张继生.中国舞狮运动的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规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

[2] 解乒兵.从舞狮运动的概念、特点与功能探讨现代舞狮运动的发展现状[J].湖北体育科技.2007(3).

[3] 杨尚春.广西田阳舞狮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白色学院学报.2009(10).

[4] 秦炜棋,梁玉凤.“壮族舞狮”生存环境与文化适应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2(3).

[5] 秦炜棋,钟国友.论社会环境变迁对壮族舞狮发展的影响[J].百色学院学报.2011(12).

[6] 李忠.田阳壮族布洛陀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广西大学2008届硕士学位论文.2008.

[7] 顾涛.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评价[J].体育学刊.2002(3).

猜你喜欢
起源现状对策
圣诞节的起源
诊错因 知对策
奥运会的起源
对策
清明节的起源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万物起源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