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孟妗
摘 要:中华文化的总体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和”。“和”的精神不但在时间上与中华文化同生共长,而且在空间上渗透和体现于中华文化的各种具体形态。
关键词:传统文化 和合 古代八音 字体设计
一古代八音背景及发展
“八音”来源与中国民族乐器乐中的八音分类法,他把乐器按照制作材料的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古代乐器主要是为了适合宫廷生活或宗教的需要。到汉朝和唐朝以后,中国通过西域和国外的交流频繁,西方主要是伊斯兰教世界和印度的音乐和乐器大量流入,汉唐时中国强大,心胸宽广,善于吸收其他文化,源于外国的乐器如笛子、筚篥、琵琶、胡琴等大量为中国音乐采纳,并被中国人改良发展,逐渐将中国原来的乐器排挤出乐坛。除了古琴一直被文人宠爱,始终作为独自欣赏的乐器流传了下来,正式在公众中演出的乐器几乎都是外来的。近年来,音乐工作者致力于发掘、改良古代乐器,埙、筝、排箫等乐器重新发挥光彩,但尚没有被纳入民族乐队的合奏曲目。但中国古代对音乐家比较轻视,不像对待画家,画家属于文人士大夫,在宋朝时甚至可以以画考官,但乐手只能是供人驱使的"伶人",唐朝时著名音乐家李龟年也没有什麽政治地位。只有被士大夫独自欣赏,不能对公众演出的,音量较小的古琴是唯一地位较高的乐器。因此中国古代的音乐理论发展较慢,而在民间的民歌则充满多彩的旋律。
二古代八音字体构思
《尚书·虞书》中有“四海遏密八音”之说,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说:八音谓,金,钟也;石,磬也;丝,琴瑟也;竹,篪(音池)笛也;匏(音袍),笙也;土,埙也;革,鼓也;木,柷(音祝)敔(音语)也。
这就是说,八音是指八钟乐器而言的。例如,出土的编钟为“金”;出土的石磬为“石”;古琴为“丝”;笛子和箫观为“竹”;笙和竽为“匏”;陶埙为“土”,皮鼓为“革”。“柷”为古代木制方形如斗的乐器;“敔”为古代木制形状如伏虎的乐器。
北宋陈旸在《乐书》里面说:
金声冲容,秋分之音也,莫尚于钟。
石声温润,立冬之音也,莫尚于磬。
丝声纎微,夏至之音也,莫尚于琴瑟。
竹声清越,春分之音也,莫尚于管钥。
匏声崇聚,立春之音也,笙竽系焉。
土声函胡,立秋之音也,埙缶系焉。
革声隆大,冬至之音也,鼗鼔系焉。
木声无余,立夏之音也,柷敔系焉。
由此可以看出:坎配革和冬至,艮配匏和立春,震配竹和春分,巽配木和立夏,离配丝和夏至,坤配土和立秋,兑配金和秋分,乾配石和立冬。这就表明了八卦与八音的关系。
南宋易袚于《周官总义》书中说:五声寓于八音,而八音实直乎八卦。金,钟也,属乎兑。石,磬也,属乎乾。土,埙也,属乎坤。革,鼓也,属乎坎。丝,琴瑟也,属乎离。木,柷敔也,属乎巽。匏,笙簧也,属乎艮。竹,箫管也,属乎震。
我将古代八音的这八个字“金、石、革、鞄、竹、木、丝、土”进行重新造字,结合“说文解字”和“它所对应八卦方位”以及“八音乐器”的形态来造字。比如“金,钟也,属乎兑。”说文解字—金,形—钟的形态,在八卦对应兑这个方位。“革,鼓也,属乎坎。”说文解字—革,形—中间用的鼓的形态,下面一横一竖代表骨架,把鼓给架起来之意,在八卦上对应坎。我就是以这种思想来造字,很多字还不成熟,还需要考究,往往结合形又破坏了意和字,结合了字又不能很好结合形。
三古代八音海报《和合》构思
“和”就像中华文化的“基因”,制约着和规范着各种具体文化形态的基本风貌。
《太极图》,我曾称其为“中华和谐美第一图”。《太极图》的中和之美,不是偶然的,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与中华先人美的观念是一致的,是中华先人艺术和美的理想的体现。
《尚书》保存了一些可信的有关我国远古时代的文献,其中在《舜典》中就已有“和”与“乐舞”关系。其中“八音”是指用石、竹、皮、陶、骨等八种质料制成的乐器,“八音克谐”,八种乐器合奏的非常协调,非常有序,达到和谐的境地。
结合三者共同思想“和”。从《易经》记载:“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演”的过程,做的系列海报。
第一张“一易”:和。【太极是阐明宇宙从无极而太极,以至万物化生的过程。无极即道,是比太极更加原始更加终极的状态。】所以以无极最初形态的螺旋状,来呈现八音的诞生。
第二张“两仪”:和合。【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借用太极的形态和思想,符合《礼记·乐记》的“和合”的美学思想。
第三张“四象”:古代在演奏乐器上很讲究,在什么季节演奏什么乐器,结合《礼记》所记载思想,以古代“九宫格”构图方式相吻合。
第四张“八卦”:【《易卦》所记载,“天,地,人。三才之道,各有阴阳,刚柔﹑仁义之分,彼此交错,互相迭用,构成易卦根本演变规律。】所以以“八卦”和“八音”共同来“演”的思想来构思,产生动感和空间感。
总结:
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要把文化,构成美感两者有效结合来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越来越不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甚至遗忘。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多学习和了解我们的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把它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宋王与之《周礼订义》
[2] 宋陈旸《乐书》
[3]《礼记·乐记》
[4]《古代八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