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书天
摘 要:儒家伦理作为中国几千年来社会文化的宗源,为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思维框架,促使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以伦理本位为基础的人情社会,这种社会状态给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了有利的影响,但同时其不利影响也不容忽视,本文从儒家伦理的要义出发重点分析其给现今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
关键词:孔子 儒家伦理 影响 反思
任何一个民族,没有较高的文化作为基础是不能形成的,世界诸多大民族的形成大多是依赖宗教的,而中国则不同,中国民族之繁盛,地域之广阔,各地方风土人情又多有迥异,所以能使这样的民族树立起一个统一文化的,必定是各民族所共同信仰并且共同涵养生息的中心。只有以此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才能使民族得以长久的延续。这种中心在别的民族是宗教,在中国则是儒家的伦理体系。所以说中国的文化是以孔教代替宗教的,并且这两千年来的教化不可否认是以孔子为中心的。中国的儒家与宗教相比则不同,他们教导人向内求,孔子总是教人向内省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教人遇事自己用心去想而非依托于外在,使人自己养成自己的辨别力。儒家是没有什么教条的,如果非要将儒家有教条传人,那就是教人一定要反省自求,除了信赖自己的理性,不再信赖其它的任何什么东西。这就使得中国人慢慢形成注重内圣的境界,继而才能外王,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中国几千年来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
一、儒家伦理给社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儒家伦理对于协调人际关系方面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这些思想体系在当代仍旧具有借鉴意义。儒家思想的核心为“仁”,孔子说:“仁者,爱人”。只有爱人才能得到别人的爱,才能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此外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因此社会上亿万家庭的和谐对于一个社会来说至关重要。在一个家庭中夫妻两人是家庭的核心,夫妻的关系与家庭的幸福休戚相关。今天的离婚率逐年增长,固然一方面显示了人的自由,但是对于社会的长足发展来说有很大的影响,要想拥有和谐的家庭,发扬儒家的修身思想就显得特别重要。孔子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爱人”等思想对于夫妻关系同样有益。对于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儒家主张父慈、子孝。其实父子关系中,父亲作为长辈,也应该尊重子女,不能家长专制,自己要修身、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家庭中的婆媳关系历来不容易处理,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把自己配偶的老人当作自己的老人一样孝顺,对一个家庭的和谐也是不可缺少的。
“以身作则,正人正己”,这是儒家讲究道德教育有效性中反复强调的一个方面。孔子提出正人正己的观点,认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强调教育者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带动他人。现在有些思想教育活动效果不好,也往往是因为教育者自身素质不高或其所为与其宣传的“大道理”相去甚远。
二、儒家伦理的消极影响
首先是封建等级制的发展。汉代董仲舒伦理体系的“三纲五常”,论是中国封建伦理的真实形态,它标志着中国伦理精神的封建关系的最基本道德原则和规范。他的伦理提炼突出了中国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和君主政治体制中最本质的方面。“三纲”的要求破坏了人与人之间在道德生活中的平等。因为它使双向的人伦义务变成了片面的等级服从,使得人对人的关系变成了人对理、人对份位、人对纲常的单方面服从和义务关系。因此三纲关系就是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异化。
只有上级对下级的命令与支配,绝没有下级对上级做同样事情的可能。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并非是说在一种人格平等的基础上,我所不想要的东西我就不强求你也欲求它,我所想要的东西我就不强求你也欲求它,我所想要的东西我就希望你也能得到它,但是,所有的人都是处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等级关系之中的,在此基础上,上之所欲并不一定意味着下之所欲,上之不欲也不一定意味着下之不欲居于上的人的行为准则不需要推及到居于下的人们之中,反而,居于下的人们的行为准则是不可能推及到居于上的人群之中的。因此儒家的这种契据之道只可能发生在同一个等级的人群中,这也从侧面加深了封建等级制度的严密性,使得居于下的人群更加从礼法上不可逾越自己固有的地位。
而后是极端的道德统治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就以“三纲”而言,陈独秀说:“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乃是一种“奴隶道德”,“它使为民者、为妻者、为子者都成为附属品,而无独立目主之人格矣”。在“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下,儒家伦理道德与封建政治结合而沦为道德极端主义,成为“以理杀人”的工具。许多贞节牌坊至今仍在哭诉着人肉宴席的残忍过程。“三纲五常”确立之后,被禁锢久了的人们在魏晋南北朝这个大动荡的年代里开始关注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出现了“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推崇自然人,倡导任其自为的人生观,反对仁义之教,否定“三纲五常”,甚至达到了否定一切道德规范之约束的纵欲主义。进入隋唐以后,韩愈首开儒学复兴之先河,逐渐恢复儒家的“道统”,为后来宋明理学的全面复兴奠定了基础。在宋明理学者看来,人伦五常就是“天理”,他们不仅强调了人们对“大理”的自觉意识,而且主张“存理灭欲”,甚至不惜以宣扬“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的禁欲主义手段来残害人欲。应该看到,理学把儒家的伦常之理上升为天道的法则,尽管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的文化性格,但又把道德尺度泛化了,而且使道德标准化的程度也愈来愈多。
参考文献:
[1]陈立旭.从传统到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
[2]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1
[3]李湘、李军、李方泽.儒教中国[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4
[4][宋]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