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3-04-29 05:27:20李新慧
东方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趣味教学效果

李新慧

【摘要】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便是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改变和创新教学观念,将传统教学模式里落后的思维观念摒除,加强新的教学理念的研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来劲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关系,进而将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平台。本文作者主要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增进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趣味教学;效果

一、前言

趣味教学属于教学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它通常主要指教师把新的教学观念灌输到日常教学中去,并且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趣味性极强的良好课堂氛围,使得学生在枯燥的数学学习中既能够感受到无穷的乐趣,并且可以学到知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

现阶段老师要想获取极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有一点不能忽视的便是加强对课堂良好氛围的重视,这关系到学生是否可以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快乐的学习。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将趣味教学法应用到整个教学中非常有必要。

1、改变教学的方法,注重教学方式

教师要注重和学生之间交换情绪,加强心理上的沟通和交流,这关系到学生是否可以从心底接受并认可老师。另外要充分运用教师本身的感染力,适当的向学生提出一些请求,让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亲切和善意、真诚,如果教师提出的要求学生极易接受这将成为推动学生奋发向上学习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建造一种师生互助的友好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觉得是在和老师在一起“共同解决问题”,而非孤军奋战。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一般以口头语言传递为主,当有时候表情、手势以及养生等肢体语言的传递也非常重要。教师不经意间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和学生的情绪交换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教师在与学生打交道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语气、声调以及动作,要把握好分寸,不失大方和得体,但也要具有风趣感,使得学生不会觉得拘束,即便在批评学生的时候也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善意,不会有逆反心理。师生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便会 “爱屋及乌”,学生在学习数学上面的兴趣自然油然而生。从一定程度上来讲,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同频共振”以及情绪交换上的“情绪共鸣”。

2、对待好学生、差学生要一视同仁

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无时无刻都能感受到自己在进步,这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学生们看到自己的进步,心理就会逐渐对学习产生高兴的情绪体验,这时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便会更加有信心来提升学习成绩。这样也便于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到自己的所学所获,然后通过他们的学习成果来反馈教师的教学成果,效果很明显。教学过程中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段可以很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师生信息可以及时准确的传递给对方,进而很好的把持住信息量,获取最佳效果。另外教师要格外注意那些成绩不好的同学,不要让他们有心理负担,能够在善意的环境里高兴的学习,积极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我在课堂上提问,每次设置都有遂进性,让所谓的“差生”多一点机会答复问题,而且指名答复问题时,都让他能答复出来,而后再给以表扬,从而进步他的自负心,让他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的学习兴趣。

3、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对于低年级儿童来说,兴趣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与教师的启发、引诱有关,教师的教学艺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要寓教于乐、教学有方、开窍有术,从低年级儿童的年纪特点出发,注意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寓学习于游戏之中,这样才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引诱动手操作,诱发求知愿望所谓“动手能力”就是实际操作能力。

4、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七、八岁的孩子很好动,如果把他们好动的特点迁移到学习上,让他们在学习时常常摸一摸、摆一摆,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加以理解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常常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棍、圆片、三角形、小动物或摆算式等等。如在教学生认识“0”的时候,老师可以先在讲台上摆放一个苹果,然后把这个苹果拿走,问学生“讲台上现在还有没有苹果?如果没有了该用什么表现呢?”学生便会知道该用数字“0”表示,之后类似举一些相关的例子,让学生加强记忆。

5、营造趣味教学的良好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趣味教学氛围,不断的优化课堂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本身的趣味性。一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采用疑问教学法

小学生自身的求知欲非常强,教师们可以根据这一点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他们提出疑问,进而产生好奇心,这样学生就会对教师课堂上将要讲解的知识充满期待。

(2)采用直观教学法

所谓直观教学法是指让以示范为主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切身感知所学内容。比如教师在讲解长方体时,可以选择长方体的物品,通过形象、生动的描述,使得学生能够真正理解长方体以及它的面、棱以及顶点等概念。之后可以让学生自己举例在课堂上展示一个长方体物件,分别指出长宽高、面、棱等,这种教学方法非常直观,也便于学生接受,而且从中学生也可以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3)采取趣味讲解法

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具体内容,并从学生实际认知情况出发,将某节课的内容以合适的方法串联在一块,比如可以借助学生喜欢听的童话故事或者自己编一些童话故事来讲述小学数学课本中10以内的加减法,这样课堂内容就会变得极具吸引力,也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可以牢固记住所学知识。

(4)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走进学校教学过程中,现阶段老师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积极开展教学工作。一些教师为了能让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通过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幻灯片展示给学生,从听觉以及视觉方面来冲击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种方式很好的将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穿插到幻灯片里面,使学生们跟容易接受课堂所学内容;也有一些老师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然后结合教材本身内容,从学生能够接受的心理角度,分析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三、结语

总而言之,趣味教学法属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然而它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需和其它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这样综合应用到教学过程中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期间,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培养,还要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的融入新的教学观念,强化这种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得以始终保持高度的学习数学的热情,进而将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 曹飞忠. 精当灵动的课堂教学评价语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隐的“魔力”[J]. 小学教学设计. 2012(23)

[2] 钟凤娇. 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使用[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

[3] 王洪菊. 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8年06期 .

[4] 马东民,刘效成.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管见[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年21期 .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趣味教学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中华诗词(2018年11期)2018-03-26 06:41:34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初中英语趣味教学
趣味拉丁之斗牛舞教学实践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9期)2016-11-10 21:08:15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7:09:34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Coco薇(2016年8期)2016-10-09 02:11:50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考试周刊(2016年64期)2016-09-22 18: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