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下的地理教学评价分析

2013-04-29 02:04:13郝丽影
东方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讲授素质教育教学方式

郝丽影

【摘要】地理课程是基础教育重要一环。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注重教师讲授和课业成绩的考察,小组合作教学渐渐走进公众视野。小组合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后提出了一些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 地理教学 教学评价 学生

一、传统的教学方式的问题和不足

传统的地理教学都采用“讲授式”教学方式。即教师把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以语言的方式向学生系统连贯地讲授。讲授的主要特点就是用口头语言为媒介,是单向信息传播。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考虑的因素更多的是知识是否能够教出去,所以教师更多地尽可能把知识教出去。虽然这种情况最符合我国人多教师数量少的国情,也能最大可能传授知识,但是这种讲授方式却有着很多缺点,相对应着教学评价方式也是有缺点的,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以教师为主

虽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传输知识,但是却没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这种情况下,老师基本负责所有教学过程,学生只是处于一个被动的接受状态。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容易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丧失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对应的教学评价方式下,教师就是唯一的评价主体。

1.2忽视因材施教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种方式的基本前提是学生的智力发育水平、操作实践能力等大致相同。可是,现实情况下,一个班的学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等有着差别,甚至某些人之间差别较大。这种情况下,采用了单向的教学方法,同样的内容学生的领受能力的差异带来了获得知识的差异。如果再采用同样的标准来评价,无疑是十分不客观不真实的。

1.3注重量化评价

即使在素质教育呼声很大的当代,评价学生的最重要方式仍是应试教育的内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只是强调知识的获得,并不考虑操作能力等不容易被评价的能力。这种评价方式的单一,只会打消某些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很不客观全面。

综上所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素质教育对于地理教学的要求。这种“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不仅仅使学生无法获得全面发展的技能,也使教学评价产生偏差。所以,亟需改变。所以,要去寻找更适合当今教育发展水平下的教学方式,其中小组合作学习就是最为明显的一种。

二、新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是当今社会十分推崇并且应用效果十分好的教学方式,它起源于1970年作用的美国,在70年代到80年代取得了很多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十分有效且有创意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大大增强,学业成绩也有着显著的提高,所以受到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且在很多国家得到应用,被称之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和最成功的的教学改革”。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间也开始积极尝试,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理论是合作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新思想,这是一种以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教学,学习的主要手段也是合作讨论和自主探究为主。这种教学方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主体了,而是以学生为主体,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对应的教学方式的改变也带了教学评价的改变。小组合作下的地理教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1教学评价的主体增加

小组教学下的评价的主体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由于教师只是一个指导的作用,并且在这种学习方式下也是作为一个学习的主体。这种情况下,教师并不是唯一的权威。教师来考察基础知识获得情况的好坏,而学生可以互相评价自己的同伴。这种评价主体的变化不仅仅是人数的增加,而是赋予学生更多的权利,这样会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大大增强。也会使学生的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大大增强。

2.2教学评价的标准增多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因为只是单一的强调知识的获得,并不考虑其他技能的获得,所以评价的标准十分单一,就是成绩。这与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并且由于学生接受能力不同,会使某些接受能力较弱的孩子的积极性大大降低。而合作小组教学情况下的教学评价就会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来评价学生。首先,学习成绩的评价是一个部分,但不是最重要的。学生的组织能力、操作能力等重要的实践技能就通过小组教学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全面评价全面考虑了不同孩子发育的不同状况,显得客观全面。这样情况下更容易因材施教,使每个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2.3教学评价的重点在于过程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十分看重结果,这种情况下孩子往往会因为一时的疏忽或者其他意外情况而取得的不好的结果而丧失学习积极性。小组学习的教学方式过程是十分重要的。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各种能力的过程。当今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只会学习、只会考试的“书呆子”,更是具有良好实践能力的人才。这种评价情况下会让孩子不用太担心结果,更好地享受学习的过程和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并且使学生各项能力得到极大提高,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三、如何进行有效的小组学习

3.1做好分组

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要使每个小组内的成员的各种情况有所差异,这样能够取长补短,互助合作。而小组之间最好是差异不大,这样便于进行小组之间竞争,提高积极性。

3.2教师的指导

教师不再是一味地进行讲说,而是起着一个指导的、监督的作用。教师要善于发现小组之间的问题,积极解决,使小组教学能够良好地进行下去。

3.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技能

当今社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是团队间的竞争,而小组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团队竞争的平台。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如何做好团队的一员,而不再是传统应试教育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

四、结束语

小组合作教学的确给素质教育要求的地理课教学提供了很多良好的启示。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社会带给教育的冲击是巨大的。而这种教学方式的很多方面的挖掘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和实践,只有在实践里,才会得出真理。这就要求教师积极领会素质教育精神,提高自身能力,多多尝试新的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杨海迪. 浅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与教学策略.教育科研,2013.122:119

[2] 郭部洲,李大明. 从小组合作学习谈课堂教学评价的转变.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4(27):61-64

[3] 李秀峰. 地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探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2.1:135

猜你喜欢
讲授素质教育教学方式
浅谈高职英语精读讲授中的文化导入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14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16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42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