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分析探究文学翻译中的“凸透镜成像原理”

2013-04-29 00:43田道然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文学翻译

摘 要:任何文学翻译活动都要经历从“原作→译者对原作的加工创造→译作”的程序,这一过程从数学的角度来阐释,就如凸透镜成像。译者就是凸透镜这一成像工具,处于“成像”中心地位,要想准确无误地反映原作信息之像,就必须在遵循原作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之间找到一个合适的平衡点,这个平衡点的寻找是译者思维的一个重要目的。

关键词:文学翻译 凸透镜成像

文学翻译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是作为实践活动主体的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度”是一个较难把握的概念,这就涉及到译者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中寻找一个平衡点的问题。

一.文学翻译中的“凸透镜成像原理”

在数学中,凸透镜成像原理是这样阐释的,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时,只有在物距等于二倍焦距的情况下,才能成与原物体等大的实像。用数学公式表示就是:只有当u=2f时,凸透镜才成与原物体等大的实像(u表示物距,f表示焦距,“焦距”是指平行光照射在凸透镜上汇聚在的那个点与镜面的距离。焦距和凸透镜本身有关)。以图像示之:

我们不难看出,凸透镜只有在一定的位置时(u=2f),物象才能与原物体等大。如果向左或向右移动凸透镜,物象的大小也就随之发生变化,或大于原物体,或小于原物体。

凸透镜成像原理在文学翻译中同样适用,如果把原作信息看作物体,译作信息看作物像,那么译者便充当起凸透镜这一成像工具,要能准确地反映原作信息的“物像”,就必须在遵循原作与发挥自身思维创造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把原作信息量恰如其分地反映成像,原作信息才能以一种异语读者易于接受的形式传达到目的语。反之,如果译者找不好这个平衡点,文学翻译便会走向两个误区:其一,过渡拘泥于原作,表面上看似丝毫无差地传达了原作的信息,然而事实上没有译者思维的加工创造,译作就缺乏与目的语读者沟通的表意性,从而不能在目的语中找寻到合适的落脚点;其二,过渡偏向于译者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原作的信息被过分地修改,这样译者便不再是凸透镜,而是制造厂,翻译过程也便不再是成像,而是画像了。

这两个误区是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常常碰到的,毕竟“成像”是一个复杂而难解的过程,充当凸透镜的译者要准确地找好处于遵循原作与发挥主观创造性之间的平衡点,才能创作出好的译作。可见译者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

二.译者思维过程的决定因素

文学翻译本身就是一个联系主观和客观的实践活动,译者的思维整合过程,即对原文本的处理过程分为解析过程和改造过程,前一个过程即译者的思维整合过程,是后一个过程存在的先决条件。解析建立在对原文本这个客体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是译者主观意识的活动,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同时,译者的解析图示又充满矛盾,从平衡状态到不平衡状态再到平衡状态不断发展的。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可以从认识论和矛盾论的角度来探究这种文学翻译中的“凸透镜成像原理”,揭示译者思维过程的规律。

首先,译者作为解析主体,原文本作为解析的客体,二者构成一种认识关系。译者对原文本的解析其实是一个从形式,意义及意境到感受,思想,理解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是译者作为认识主体对认识客体作用的过程,是译者从一种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心理活动的深化过程。其次,解析过程又是矛盾地变化着的。事物都是在矛盾中不断变化发展的。译者和原文本作为矛盾对立的双方,不断的相互作用着,这才使得译者思维过程不断推进,从一种平衡状态到不平衡状态,最终再恢复到平衡状态。这个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改变、更新和提高的过程。译者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寻找遵循原作与发挥主观创造性之间的平衡点,并最终确定它的位置。可以说,译者的心理活动决定了这个平衡点的最终落脚处。而译者的心理活动又是由其心理功能所决定的,译者只有具备以下心理功能,才能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这个平衡点。

1.良好的表象反映能力

人的认识都是从对事物的直观反映开始的,然后才能运用想象等主观因素对其进行加工和改造,从而形成主观认识。在文学翻译中,译者面对的是具体的文字符号,大脑首先要对这些客观的文字符号形成直观反映,才能进一步对其进行主观的加工。表象反映能力就是指译者对直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反映再现的能力,这是其心理功能的基础。

2.丰富的情感体验和想象力

情感是译者在理解原作的活动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它深入到其它心理因素之中,使整个理解过程充满情感色彩。想象力是译者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变成为具体的意象与意境的能力,是因译者自身情况而异的。它帮助译者把原作从一种抽象无形的状态转变成一种具体而有形的状态,把平面的文字转化成为立体的图像空间。

3.较强的理性抽象与提炼功能

对原文本的认识不应只停留在感知成意象的层次,还要再继续发展。译者需要运用自身知识储备、审美功能等对意象进行抽象和提炼。原文本的解析过程经历了从“抽象→具体→抽象”的阶段,而这一心理功能就是完成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是思维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和决定译作形态的最终步骤。

三.结语

译者在把原文本信息反映给目的语读者的过程中是经历了复杂的思维过程的,这个过程是译者主观能动的心理活动,是和其心理功能紧密联系的。所以,对译者心理的探究是翻译研究一个重要的方向,应该引起广大译界学者的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新编当代翻译理论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10

[2]王文斌.论译者在文学翻译中主体作用的必然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2).

[3]杨自俭.刘学云.翻译新论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361—371.

[4]张令.文学翻译原理 [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8

作者简介:田道然(1983-),女,汉族,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外语 。

猜你喜欢
文学翻译
浅谈文学翻译中的信息保真
浅谈文学翻译之语言美
翁显良翻译思想研究综述
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
以《傲慢与偏见》为例探讨情景语境理论观下的文学翻译
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
翻译目的论三原则下的文学翻译
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浅议许渊冲之文学翻译理论
翻译诗学操纵下的文学翻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