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美丑对照原则”形成的深层原因

2013-04-29 00:43EzzedineGabsi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审丑二元对立雨果

Ezzedine Gabsi

摘 要:美丑对照原则是雨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阐释美丑对照的内涵及其在美学史上的意义,较少涉及这一观念产生的原因。文章以此为切入点,从三方面分析了雨果美丑对照观形成的深层原因:第一,从美学观的转变来看,审丑由不被理解到逐渐被人接受;第二,从人性观的变化来看,丑成为人性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第三,法国大革命导致的二元对立思维。

关键词:雨果 美丑对照 审丑 人性观 二元对立

1827年雨果写下了五万字的《〈克伦威尔〉序言》,在这篇文章中,雨果明确提出了自己的创作原则——美丑对照原则,同时这篇文章也被称为浪漫主义的宣言。在这篇文章中,雨果提出了自己对“丑”以及“美丑”关系的理解,他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美只有一种典型,丑却千变万化,……滑稽丑怪在文学中比崇高优美更占优势,美的典型不久又要恢复它的地位和权利,它并不排斥另一种原则,而是要胜过它”。[1]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雨果不但充分肯定了丑与美平等的地位,而且提出了丑比美更具艺术价值的观点。

事实上,雨果对丑的肯定并不是在一夕之间形成的,以上观念也不是他凭空发明的,而是建立在19世纪人们的美丑观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风尚之转变的基础上。

一、美学观的转变与审丑

西方历史上,“丑”在很长时间内是不被人接受的。例如17世纪法国新古典主义的代言人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对丑的艺术价值进行了明确否定,并把它当做理性的对立面坚决剔除:“不管你写什么,要避免鄙俗卑污:最不典雅的文体也有其典雅要求。”在他看来,真和美的东西才是合乎理性的,因此“首先必须爱理性:愿您的一切文章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2]

虽然“丑”不被人们接受,但是丑却一直存在于人们的视野中。早在古希腊时期,赫拉克利特就看到了丑的相对性,他说:“最美丽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最智慧的人和神比起来,无论在智慧、美丽和其他方面,都像是一只猴子。”[3]狄奥尼修斯也曾提出过自己对于恶与善的理解,他在《神秘神学》中说:“恶是一个存在。它在存在者之中。它是至善的对立面,与它相背……恶也参与世界的完成,并且通过自己的存在防止世界的不完善。”[4]到了中世纪,丑依然被人所谈论,奥沃金的威廉在《论美与丑》中说:“我们谈论丑是与美相对而言的。事物可以以两种方式同美相对立,即当它显现出某种不适当的东西或显现了某种缺乏的时候。”[5](273)斯特拉斯堡也曾提出过自己对于丑的理解,他说:“不完善,或者是绝对的,亦即当事物缺少它本来应有的东西的时候;或者,当事物缺少与它相比更高尚的东西的美的时候,特别是如果它想模仿那个更高的东西的话,这种不完善便是对比的。”[5](297)在他看来,事物缺少它应有的东西时,这种不完善是绝对的,而当它与其它更美的事物相比有所缺失时,这种不完善则是相对的。在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时期,丑的问题依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休谟认为丑关系着痛苦与不愉快,他在《人性论》中写道:“各种各样的美都给予我们以特殊的高兴和愉快;正如丑产生痛苦一样,不论它是寓存于什么主体中,也不论它是在有生物或无生物中被观察到。”[6]黑格尔则认为丑是一种歪曲,“在漫画里所写的特性是被夸张了的,简直可以说是特性的泛滥……漫画作风所表现的是丑的特性,丑总是一种歪曲。就它本身来说,丑更与内容有关,所以我们可以说,特性原则也要包括丑和丑的表现作为它的基本属性的一部分。”[7]

由此看来,“丑”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而随着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浪漫主义兴起,它提倡对人的个性的解放。所以,人性得以重视,人性中“丑”的一面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重要,以至于达到了可以与美相抗衡的程度。处于19世纪的法国,自然受到影响,在个性解放的潮流中,雨果意识到了“丑”的重要性,因此1827在《〈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了“美丑对照”,这个原则更是奠定了丑在文学中的地位。受雨果观念的影响,在此之后出现的波德莱尔,则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以丑为美”,他的代表作是《恶之花》。在《恶之花》中,他陶醉于“丑”、“恶”中,目的就是要颠覆传统美学观中善与美的同一性,发掘丑与恶的艺术价值。如果说雨果的“美丑对照”是希望通过美与丑的对比更好的表现美,那波德莱尔的“以丑为美”则是对雨果观念的进一步进化,他更加肯定了丑的地位,希望达到化丑为美,以丑为美的目的。在波德莱尔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系列先锋作家的推动下,“丑”逐渐登上大雅之堂,成为文学描写的主角。比如罗丹的《欧米哀尔》雕刻了一个又老又丑的妓女,而在罗丹看来在自然中越是丑的,在艺术的表现视域中越是美。这样,在雨果“美丑对照”观的启示与影响下,“恶的因素以及审丑的美学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艺术的殿堂,从而‘美学的概念重新恢复了它的原初的‘感性学的涵义。”[8]

二、人性多元化与非理性主义

早在古希腊时期,人就开始反思自身的本质属性,当时的哲学家主要是从理性的角度来看待人性这个问题的,他们认为人性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理性,因为它来自于神,人是因为分有神的灵气才具有了理性,同时人的理性同神比起来又是有不完善的,所以,人需要不断的追求理性。亚里士多德吸取了其中的精华,认为人能够根据理性原则而过上理想生活,但他在肯定理性的同时,也意识到了感情等非理性因素对理性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人需要不断的追求和完善理性。[9]把理性主义推向高潮的是笛卡尔,他认为理性是人类共有的能力,是人区别与动物的根本,他把理性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他看来,感官是不可靠的,它沉迷于现象,而现象对人具有迷惑和欺骗作用,理性则不会,因为它能直达事物的本质,所以人的理性能力高于感性能力,理性应当成为人行动的准则。在文学上,他同样认为应该以理性为宗旨,凭借理性来获得价值。这样,笛卡尔把一切都囊括在理性的暴力下,人性中的非理性因素例如感情,欲望、潜意识冲动等等被忽略,从而使得人性的多元性被遮蔽。

随着18、19世纪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兴起,人们对人性的看法逐渐突破了理性的束缚,非理性逐渐成为人性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思想家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赋予非理性不同的内涵。叔本华就认为人的本质是生存意志,依靠理性认识的只是事物表象,只有依靠直觉才能理解生存意志,理解人存在的独特性。所以,他强调的是直觉的重要性,是人的非理性的重要性。此外,尼采也提倡个体的人的非理性本性。他认为人的全部精神活动,无论是认识活动还是道德活动、审美活动,都是以非理性为基础的,而这个非理性基础就是人的生命本能。他强调人应该成为自己,将个体的生命存在无限提高和张扬,倡导个体的绝对自由。

在这种背景下,人性不再是单一的,也不仅仅是由善与恶这两种简单元素构成的二元结合体,而是有很多丰富的内容。另外人性也打破了固定不变的格局,处于瞬息万变之中。也就是说,人性的多元性被充分认识。在单一人性观和多元人性观之间有一个过渡,雨果正是这一过渡阶段的代表人物,他对丑的认识以及美丑关系的认识打破了单一人性观,建立在人性多元的基础上,是走向更加复杂的人性观的前驱。

三、法国大革命与二元对立思维

发生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导致法国的政治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它结束了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绝对君主制与封建制度,使得民主、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但是从革命前的启蒙主义思潮到将尽一百年的革命这个漫长过程中,由于思想革命和社会革命的需要,一系列以“民主/专制”、“人权/平等”、“贵族/平民”为核心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逐渐确立起来,成为人们思考行动的基本框架。

雨果的家庭和他本人都生活在这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自然会受到这种思维模式的影响,虽然他对人性的理解大大突破了古典主义的偏狭,但“美”与“丑”的鲜明对照及由此建立起来的“美”“丑”分明的艺术世界难免让人觉得稍嫌生硬,革命时代的烙印不言而喻,对于人性复杂多元性的理解显然还没有达到20世纪作家的高度。

十八世纪末期,资本主义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也随之壮大,所以,资本主义与阻碍其发展的封建顽固势力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于此同时,在资产阶级内部,中下层资产阶级与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矛盾,所以这时期的法国不仅有新旧思想的对抗,同时也存在着新兴思想的斗争,这就造成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二元思维模式。在思想上,关于自由与平等的论述主要有两派,一派是以伏尔泰、孟德斯鸠为代表的理性派,他们代表的是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所以在同封建势力做斗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会有所保留,只是相对反抗,希望能够实现相对平等的社会。另一派则是以卢梭为代表的非理性派,代表的是法国中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所以当他们与封建势力做斗争时,则是一种绝对的反抗,希望能够实现完全平等的社会。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各种阶级力量的对比,导致人们习惯于用“革命——反革命”、“专制——民主”“贵族——平民”等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方式对周围的世界进行划分。

雨果生活于19世纪的法国,这时的时局处于动荡不安之中。这种社会背景会影响到当时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雨果身处这种时代氛围当中,当然也会受到这种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所以,他虽然肯定了“丑”的地位,但他还不能把人性和外部世界理解得更复杂,更多元,因而,他只是将美与丑进行鲜明的对照,使得美的东西更美,丑的东西更丑,而不是将两者混杂在一起。比如在“美”与“丑”之间还存在着很多中间地带:“美”中夹杂着“丑”、“丑”中夹杂着“美”,或者说“美”与“丑”的界定时时都在变,根本不能界定出什么是绝对的美,什么是绝对的丑。所以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他只能以革命式的二元对立思维去理解“美—丑”,把二者截然分开,这也是他的局限性所在。比如,雨果的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女主人公爱斯梅达是美的化身,从内到外都闪烁着美的光芒。敲钟人加西莫多则外表丑陋,内心高尚,副主教克洛德则外表道貌岸然,内心却阴险狠毒。雨果的这一描写,使得美的东西在对比之中显得更美,丑的东西也就更加丑。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这样的对比,每个人尤其是其性格中都是美丑兼具的,既不存在完全的美,也不会存在完全的丑。

综上,雨果的美丑对照观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以美学观念的不断发展为基础,同时在整体社会思潮转变的基础上形成的。雨果的美丑对照观既是雨果的智力成果,同时也是时代的产物,是许许多多不同的人共同努力的智慧结晶。雨果的美丑观既借鉴了前人的智慧,又对后来的文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说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然而由于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的影响,他的观念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并不能抹杀他观念的重要性,他的美丑对照依然是文学史上的重要原则,是对整个文学的重要贡献。

注释:

[1]雨果:雨果美文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30页、36页。

[2]布瓦洛:诗的艺术[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4页。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127页。

[4](托名)狄奥尼修斯:神秘神学[M],包利民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37页。

[5]沃拉德斯拉维·塔塔科维兹:中世纪美学[M],褚朔维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273页。

[6]休谟:人性论[M],关文运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333页。

[7]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3页。

[8]昊晓东: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3页。

[9]林小妹:论中西方人性观的差异[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第65页。

作者简介:Ezzedine Gabsi(1980-),突尼斯人,兰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审丑二元对立雨果
雨果剃发
雨果剃发
雨果的“谎言”
《小城畸人》中二元对立的消解
《美丽人生》中的二元对立
荒诞与现实——《纽约提喻法》结构主义分析
《长腿叔叔》中女性主义代表
浅析《天堂蒜薹之歌》的叙事艺术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丑”
如果雨果的哈尔威船长说了假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