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国
常言道“春捂”、“秋冻”、“夏养”、“冬补”。夏天那么热,你再补养,岂不冒火升烟?
老兄,你别急,不要听到一个“养”,你就联想到“补”,这里说的夏季养和冬季的补却有着全然不同的内涵。
暑夏重养阴。传统医学认为,暑热则阳亢、气盛;气盛则伤阴。中医说的“气”,就是人体的机能活动和新陈代谢。这些生命活动全由数不清的“酶”催化。温度高,酶的活性增强,造成人体机能耗竭,危及生命。所以,人和恒温动物都有一种特殊的本能,就是通过产热和散热,自动调节体温,使体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夏季因为环境高热,人体散热困难,如若自身失去了调控体温的能力,体温过度升高,便会发生“中暑”,后果严重。那么,阴为何物?如何养法呢?
养阴就要保津,津乃液也。阳在人体是无形的功能,阴在人体是有形的液体。这里说的津液就是人的体液(水分),人的体液占体重的60%~70%,年龄越小水分越多。就像原始单细胞生物生活在海洋里一样,人体的细胞依然是浸泡在体液的大海中,细胞仍然是跟体液进行着物质交换维持着生命。而体液又再通过呼吸、消化、泌尿及皮肤系统与环境进行着不断交换更新。体液就是生命的海洋,就是生命之泉!炎热最容易丢失体液。单说出汗,一次有感性的出汗,会丢失上千毫升的液体。天热高温,大汗淋漓,就会失掉数千毫升液体,人就会严重脱水,所以保液养阴是根本。如何保?可以口服。饮茶习惯很好,菊花茶、黄芪茶都有清头、明目、除烦、消暑的作用;多吃西瓜是最好的饮料,山东人叫“喝”西瓜,很有道理,因为西瓜95%是水分。中医把西瓜看作“天然的白虎汤”,大有清热解暑、保肝利尿的作用,也有补充电解质的效果;无糖尿病者,饮用鲜甘蔗汁也有养阴功效,它被誉为天然的复甲汤;适当培养喝冷饮的习惯,但不要喝那些有添加剂的软饮料,凉开水最好,可适当加冰块以消暑。如有中暑预兆时,喝杯冰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当然中暑时应该尽早给予静脉补液,那是最直接补充体液的方式,效果更好。
养阴就要熄火。什么是火?有机物燃烧就会冒烟生火,那是物质氧化产生热量的一种形式。从生物化学角度看,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是不冒烟的燃烧,也是一种产生热量、生火的形式,以维持体温和保证生命活动的能源。燃烧1克葡萄糖或蛋白质会产生4卡的热,而燃烧1克脂肪会生出9卡热,增加一倍多。夏季人体散热大大减少,还在那里燃烧高热能源,岂不是火上浇油吗?高热能源是什么?无疑是那些含脂肪高的动物性食物,产热高的油腻食物。夏食清淡、适当节食就是养阴熄火。传统讲:五、六、七月不吃牛羊肉,这是老祖宗传下来饮食顺应四时的智慧。防暑最好的饮食应该是多吃含糖分少的生菜、黄瓜、苦瓜、丝瓜以及野菜等;少食烹、炸、煎、炒的油腻菜,多吃清淡的汤菜,如传统豆腐汤、豆芽汤、丝瓜汤、紫菜汤、豌豆黄瓜汤等,既补充了水分、盐分和营养,还有利尿、排除废物毒物的作用;这里特别要强调补充盐分的重要。出汗过多时,也丢失了大量盐分,西医叫“低渗性脱水”,可导致“低盐综合症”,病人会进一步乏力、淡漠、无欲、血压下降、心跳无力,甚至危及生命。
养阴需要造凉。如果把“阴”看作人体的宠物,那么它一定类似那些需要在阴凉处眷养的动物或是水生生物,而且不是热带动物。它忌讳加热,怕灼烤暴晒。“阴”总是与冷和凉连在一起的。盛夏我们必须创造阴凉环境呵护人体的“阴”本,以维持阴平阳幂。如何创造阴凉?古今不外制冷造凉、避暑纳凉、散热降温。
制冷造凉。恐怕是现代人的拿手好戏,压缩机一转,冰库、冰箱的食品就冻了;厅堂居舍的温度就降下来了。器具方法多的是,不取决于会不会使用,就看有没有条件,舍不舍得钱去受用。闲居在家的老人,千万要想得开,该享受的就享受。用点儿空调的电费,总比住院的高价医药费省得多。年轻人的工作环境在25℃,我们调到28℃以下也就可以了,而且睡觉时不可持续,破费不了多少。
避暑纳凉。即是接受凉爽、享受凉爽,到阴凉通风的去处消暑;纳凉方式很多:到深山老林、峰巅、溶洞去“旅游纳凉”,泰山、庐山,山上山下足足相差10度以上;逛逛地下商场、地铁、海底世界等“观光纳凉”;老人们凑在一起,选个幽静的湖边柳下,泡上一壶生茶,谈笑对弈,天南地北,分散精力,忘却炎热,可谓“娱乐纳凉”;实在无处去,自己躺在凉席上,闭目静养,不思烦闷事,“心静自然凉”,实为“心理纳凉”。
散热降温。最值得提倡的是浴水散热——游泳。游泳不仅可带走体内过多的热量,有降温除暑之效,还可消耗过剩营养,降低血脂血糖,减少脂肪储存,有强身健美之功。如果没有条件,在家冲个温水澡或经常用温水擦身也有除暑降温之效。为什么不用冷水浴?如果没有冷水浴的习惯,老人不宜冲冷水澡,那样会刺激皮肤血管收缩,反而影响散热,甚至会致血压升高,引发意外。
所以,炎热夏季人要学会养阴护液、避暑养生。并且要早下手,从春夏之交就开始采取措施逐步进行,使身体有个渐进适应过程。阴不衰,阳难亢,即使环境似火,体内依然阴阳平衡,脏腑调达,气血和谐,神情旺盛,人自然就身心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