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

2013-04-29 15:31李瑞雪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接受魔幻现实主义拉美

摘 要: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可以说是拉美洲作家在二十世纪给世界文坛带来的惊喜,作为一种新兴的而又寓意深刻的文学创作手法,它已经惊动影响了各国文坛,当然中国作家也毫不意外接受其影响,莫言就是其典型人物。本文首先分析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被莫言接受的条件背景进而探讨了该创作手法在中国土地上的发展创新极其原因,希望能有一二有价值的观点和大家分享。

关键词:莫言 拉美 魔幻现实主义 接受

(一)何为魔幻现实主义?

魔幻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最初是用于美术界,作为表现主义流派的一支出现。

此后,这个词语逐渐流入文学界,成为一种新兴的文学创作的手法。古巴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认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用丰富的想象和艺术夸张的手法,对现实生活进行“特殊表现”,把现实变成一种“神奇现实”。 魔幻现实主义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魔幻,而是现实。“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现实”才是目的。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可谓是在拉美土地上产生发展成熟以至达到巅峰的,是拉美文学在二十世纪对世界的巨大贡献,其作品的内容几乎以反映拉美洲各地域的现实生活为主,所运用的“魔幻”主要是拉美特色的怪诞情节和超自然现象,反映的“真实”也是拉美政治、文化、以及历史的“真实”。

(二)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诞生的背景

作为一种文学现象,魔幻现实主义产生于拉丁美洲,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政治和文化原因的。

首先,拉丁美洲曾长期处于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之下,饱受殖民主义者的疯狂掠夺和残酷剥削。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拉美洲人民的独立意识终于在世界性的独立运动风潮下觉醒、爆发。许多流亡在欧美各国的拉丁美洲作家运用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揭露社会弊端,抨击暴暗现实,表现具有鲜明而浓厚的拉丁美洲特色的现实生活,从而使本来几乎还是一片空白的拉丁美洲文学得到了空前发展,同时也使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为一个令世人耳目一新的崭新文学流派,出现在世界文坛上。

其次,之前提到过。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所运用的“魔幻”主要是拉美特色的怪诞情节和超自然现象。那么魔幻现实主义的形成还和其深厚而复杂的民族文化传统有着密切联系。拉丁美洲人民曾以他们的聪明智慧创造过辉煌灿烂的古代印第安文化,以及玛雅、阿兹台克和印加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一方面,这儿有着殖民者带来的西方科学文明的现代化生活,而同时也还存在着大量宗教迷信的封建式的,甚至是原始部落图腾崇拜式的生活模式。这些跨度极大、差异迥然的生活形态又非常和谐地混合成一体,构成了拉丁美洲的“神奇”现实。直至今天,拉丁美洲土著印第安人还盛行神灵崇拜,相信神话传说,并习惯于用神话知识认识和解释客观世界。因此,几乎所有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都出现过鬼怪、巫术、神奇人物和超自然现象,都带有印第安神话传说和土著传统观念的神秘、怪诞的色彩。

另外,魔幻现实主义又是在欧洲文学、尤其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众多流派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拉美作家们把超现实主义以及其他现代主义流派的艺术形式当成一种方法和手段,用来表现拉丁美洲的现实生活,从而把形式和内容高度和谐地统一起来。这种自觉的思想升华,正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产生的最重要的原因。

(三)中国作家接受魔幻现实主义写作风格的条件:

1、中国与拉美历史文化政治的相似性

这一点的论述在我看来是极其重要的,也是第二大点我阐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诞生背景的原因。一个文学现象的接受必定是和接受作家所处的历史文化政治的传统密切相关的。这决定了该作家是否有接受此文学创作手法的潜质及其创造性发挥的可能。我分别从历史政治、文化传统、两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从历史角度看:拉丁美洲曾长期处于西班牙、葡萄牙殖民统治之下,饱受殖民主义的掠夺和剥削。而中国自鸦片战争开始也饱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压迫,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类似的民族耻辱史会给两国的作家以相似的民族自卑和压迫感,这种历史的烙印和隐痛会造成作家的情感上的隐忍而后爆发的可能。

第二,从文化传统上讲,拉美和中国同样有着深厚复杂的民族文化传统。

对于拉美洲的文化杂糅形态再前一个问题已经介绍过了,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中国土地上,中华民族以中原农耕文化为基础,儒释道三家融合于一体,吸纳了周边的游牧文化,形成了复杂而深厚的中华文化。同样,在西方现代文明进入后,这里同样残留了很多封建迷信式的的文化模式,一些民间的神话传说、封建习俗充斥了一些落后地区人们的生活。这样的文化结构,是两国作家能很好的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展现魔幻色彩的基础。

这样类似的历史文化背景让中国作家在刚接触到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后有一种强力的共鸣,他们仿佛找到了一种新的,重新定位本民族文化的灵丹妙药。并且,中国作家因为有着类似但又有差异的文化传统,所以能有着再创造的空间。

2、中国社会进入新时期的吸收外国文学理论的风潮给当代作家提供了接受的环境

当代中国文坛对拉美的介绍在建国之初就开始了,但国内对于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译介是在新时期之后进入高潮。1984年,马尔克斯代表作《百年孤独》同时以两种译作版本在中国问世,从而出现了一股学习拉美文学新的高潮。。

所以当代作家,特别是侧重于有着寻根文学倾向的作家不免受到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创作的影响,而莫言则是其中的典型。

3、莫言特殊的生活经历及其家乡高密东北乡的本土特性对莫言创作的影响:

莫言曾说过:高密东北乡是我的故乡,我生于斯长于斯。20岁以前的时光我都是在农村度过的,所以农村题材、农民生活都是我所熟悉的,农村的街道、村庄、树木、河流深深刺激了我的创作热情。莫言坦诚,自己在小说中对自然的描写,对动植物、声音和颜色的细腻感知,就源自那段时期的生活。这种自由散漫、天马行空般的阅读和思考,反而奠定了其日后写作的基调。

莫言的童年,正是中国政治运动最为频繁的年代,“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一波接着一波,个体命运被裹挟在宏大而扭曲的政治浪潮中,飘摇不定。这些经历对小小的莫言心理上打上的烙印或是隐痛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当莫言在以童年生活经历为题材创作时,作品的主人公始终会带有一种人格上的扭曲和变形,如《蛙》中的蝌蚪和《丰乳肥臀》中的“上官金童”,并且叙述者也总是以一种看似戏谑实为沉痛的笔调来叙述着老中国人的血泪史。

魔幻现实主义毕竟还是以对现实的深刻感受为基础,以对现实生活的强烈情感和悲悯意识为创作爆发的前提。想必莫言看待家乡时的心情和马尔克斯看待拉美洲时的情感有着相似的沉痛感和怨愤意识。

(四)莫言对魔幻现实主义的创造性运用以及表现

莫言曾说:“当我读了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的一个章节后就把扔掉了,我心中想:这样写,我也会!但是很快就意识到:尽管这样写我也会,但如果我也这样写,那我就永远没有出头之日。”这样的表达足以证明莫言受到过拉美马尔克斯的作品的影响,并且他很清醒的意识到自己虽然受到马尔克斯的创作的启发,但是千万不能受其桎梏,必须找到一种不同与它的表现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和拉美的文化传统存在差异,所以文化呈现出来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莫言笔下的魔幻现实主义就有了新鲜的血液,有着中国特色的奇幻色彩。

1、中国版魔幻现实主义的魔幻色彩多来源于封建迷信而非宗教信仰;而拉美版魔幻现实主义的魔幻色彩多来源于原始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种系统下理论化的集体世界观,是人们共同认可的精神传统。它虽有一定程度的落后性和消极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人们的精神支柱,是一种朴素的情感状态。

而拉美地区的宗教信仰就具备这样的特点。正如学者刘铁说的: “魔幻现实主义的文学为人们情有独钟,恰是因为魔幻性,这也跟拉丁美洲的独特的民风相关。当地人深信人是不死的,死了的人还在活人之中。这种生死观神奇到何种程度,当地印第安人要把亲人的骨头挂在腰上,他们生活在陆续死去的人群和尚还健在的亲友之中,生与死也就模糊了界限。正因为这样淳朴、传统、神奇的民风,才会产生魔幻现实主义。”我们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里面就可以找到这种信仰的反映,私人的灵魂经常在活人的世界里流窜与活人进行交流。从作者笔下,我们感受不到作品对于这些传统的鞭笞,也许作者本身也无法判断这样的传统是否该存留。

而在莫言的作品里面,这样的宗教信仰几乎没有,更多的是一些神仙、巫术和迷信色彩。在这些神仙巫术中间,我们充分的感受到了这些东西给底层的人民带来的隐痛和残害。所以莫言对于这些传统的摒弃也是能被体会出来的。

2、莫言版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中还融合了蒙太奇时空穿梭剪辑法

莫言在作品中给人以天马行空的叙述感受可能是与他时间和空间上的随意跳接有密切关系。

时间上,作者会在突如其来地插入自己的回忆片段及其当时的感受。

空间上,作者会在同一时间把不同地点的场景进行跳转,这样的跳接手法能让故事的发展显得更加紧凑,情节更加紧张,引人入胜:例如《丰乳肥臀》中间的这些片段:“在黑叫驴们各自寻找着各自的乐趣时,母亲从马洛亚的怀抱中挣脱出来,抱怨道……。”“母亲话音刚落,沙月亮便与司马亭碰响了酒杯……。”这些跳接的片段就像是电影拍摄手法中的蒙太奇手法的文学化。这种手法的运用让小说的叙述更加动感灵活,让小说的魔幻色彩更加奇幻活泼。

(五)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与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的区别:

1、写作目的的不同

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马尔克斯在颁奖仪式上,作了题为《拉丁美洲的孤独》的长篇演说。马尔克斯在那篇著名的演说词中说道:“面对压迫、掠夺知歧视,我们的回答是生活下去。任何洪水、猛兽、瘟疫、饥懂、动乱,甚至数百年的战争,都不能削弱生命战胜死亡的优势。”他充满信心地预言,孤独的拉丁美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新生的、团结的、朝气蓬勃的理想拉丁美洲一定会出现在世人的面前。

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马尔克斯对过去痛苦的回顾和对未来光明的期望,虽然呈现了痛苦,但作品写出来却是要鼓舞拉美人民的,宣告着过去的一去不复返和崭新的未来。

然而在莫言的作品中,他充满了“怀乡”和“怨乡”的色彩,家乡的记忆既带给他童年思想的遨游,同时又留给他心灵上的伤痛。他的作品中要表达的绝不是单纯的要跳出这段历史,他在不断地回忆着、思考着,乃至现在他也不能断定家乡历史的是非黑白 。我们以他的《蛙》作为案例:莫言对于里面提到的计划生育的问题,他自己都不能站明白立场,究竟这是对是错。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莫言对这个问题的真实态度的反映,也可以说他同时运用了复调的创作手法。他更多的是在反映反思一些问题,引发读者的深思,而没有表现出一种积极地坚定地立场。

2、故事发生背景的不同(当然中国的山东高密和拉美地区肯定是不同的背景,可是我在这里强调的不是这个浅层次的差异)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里面把整个拉美地区浓缩为一个虚拟的马空多,马空多是整个拉美的缩影版,具有拉美历史文化的普遍性。可是莫言作品中的山东高密是以现实中的山东高密为原始素材的,所以作家在展现故事里的魔幻情节时不免带有小版块的地域特色。比如《蛙》里面叙述者万足出身时奶奶敲锣打鼓的情景,郝大手泥娃娃的故事,《丰乳肥臀》中给狐仙设神位的传统。这些情节可能中国的其他土地上又不适用了。

3、作家对于西方文化渗透的态度不同

从《丰乳肥臀》中对教父马洛亚的描述可以看出来,作者对基督教文化的传入还是存着一定的认可的态度,否则作者不可能把叙述者上官金童塑造成中西混血,这种象征可能也预示着上官金童就是在中西文化交融之下的产物。

而马尔克斯的作品里,更多的是布恩迪亚家族面对西方现代文明来袭时的惶恐焦虑和排斥。他们更愿意活在自己传统保守的世界里,认为西方文明给他们带来的更多的是侵犯和破坏,所以,这个家族宁肯陷入了保守的轮回,然后覆灭。这其实能看出很明显的排外意识。

本文首先以接受学的角度为切入点,探讨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被中国作家莫言接受的条件背景,进而进一步分析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和在莫言手中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区别、创新极其原因。

参考文献:

[1]莫言.《蛙》[J]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1-1,版次:1

[2]莫言.《丰乳肥臀》[J]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1-1,版次:1

[3]方汉文《中西方比较文学史》[J]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5-8-1,版次:1

[4]权力枝.《试析宗教和迷信活动的区别》[B]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第十五卷第六期

[5]潘亮.《接受他者的姿态——论莫言小说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学习借鉴》[J]2011.03《东京文学》

作者简介:李瑞雪(1992-),女,中南大学文学院10级本科生,汉语言文学专业。

猜你喜欢
接受魔幻现实主义拉美
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在海报设计中的影响与应用策略
加拿大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特征解析
相信不可能
拉美,热情奔放的神奇之地
走进拉美
文学可以定义吗?
略论刘勰对王粲诗赋的接受
中国当代文学海外翻译出版与接受
玛丽·安·伊万斯小说在中国的出版与接受
MEANWHILE, DURING THE BOXER REBELL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