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依附与自我认同:后殖民语境下桑托什的文化身份解读

2013-04-29 15:31:26刘玉菡
北方文学·下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文化身份自我认同后殖民

摘 要:本文采用后殖民主义视角解析诺奖作家V.S.奈保尔的短篇小说《格格不入的人》,对主人公桑托什三个阶段不同的心理过程进行分析。桑托什一直在努力地寻求自我身份的认同,却又在精神上习惯性依附于其他事物,这种双重矛盾总是将其带入一个又一个漩涡,使他永远也走不出依附和自我的怪圈,直至完全迷失。

关键词:精神依附 自我认同 后殖民 文化身份

与拉什迪、石黑一雄并称为英国移民文学三雄的奈保尔是当今英国乃至世界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其作品主要表现后殖民时期殖民宗主国对第三世界的控制与破坏,以及异质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复杂的身份与经历使他能够一方面处在东方人的立场审视以宗主国英国为代表的欧洲文明,另一方面又能以欧洲的视角考量印度与特立尼达所牵系的东方文明与前殖民地文化。奈保尔的文化身份不是纯粹的,其笔下人物的文化身份也不可能是稳固不变的。

无论侵略、殖民还是其他派生的交往方式,只要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存在着冲突和不对称,文化身份的问题就会出现(拉伦,2005)。文化身份(或身份认同),主要诉诸文学和文化研究中的民族本质特征和带有民族的文化本质特征,考察那些在明显不同的文化历史设定的裂缝之间漂移运动的主体所必然面临的生活重建经验(王宁,1994)。

《格格不入的人》选自奈保尔1971年布克奖作品《自由国度》,主人公桑托什总在下意识地寻找精神寄托,试图从依附中寻求自由与独立。于此同时逐渐抛弃了印度母国文化,又无法真正融入宗主国社会,终于在不断的寻找中完全迷失。

一、从对雇主的依附到自我意识的觉醒

人们移居外国或从乡村迁居城市,所面临的不仅是环境、工作变化的实际问题,而是关于“我曾经是谁,现在是谁”及“我为什么如此生活”的问题。它需要有一个完整、合理的意义解释,以便于来“平衡转变所带来的心理风险,使自我和变化着的环境的有效联系得以重建,以免主体存在失落”(钱超英,2000)。

柯伯纳·迈尔赛认为,只有面临危机身份才成为问题,那时一向认为固定不变、连贯稳定的东西被怀疑和不确定的经历所取代。桑托什原本为自己作为雇主财产的一部分而骄傲。然而处于美国陌生而压抑的环境中,意识到雇主也和自己一样惴惴不安小心行事,发誓不再做别人的仆人。对雇主的重新认识代表他对母国印度精神上的舍弃,而私自买西服则标志着他自我意识的觉醒。

二、从对普里亚的依赖到独立意识的瘫痪

后殖民主义不再像殖民主义那样侧重强国对弱国的占领,或者在政治、经济上的侵略与武力征服,而是侧重文化意识形态层面上的渗透与转化(黄晖, 2010)。基于在自由的土地上寻求新身份的渴望,桑托什选择了新的依附对象——普里亚。

桑托什从普利亚自由人的生活状态和对自己文化身份清晰的认识中感受到安全感。他在普里亚的餐馆里卖力地工作,并感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是自己的主宰。然而这种自我意识没多久就被扼杀在摇篮里——旧主对其出逃采取不予理睬不予追究的态度让其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没有绿卡的他在美国的合法身份都成问题,想要立足更是一种奢望。困境中他本能地投向依附对象,听取其建议而背弃家庭、信仰和良心,标志桑托什独立意识刚刚萌芽便陷入瘫痪的境地。桑托什对普里亚的依附和暂时独立表现了在后殖民语境中,脱离了母国的漂泊者在异国他乡中悬浮的生存状态和渴望独立的挣扎,尽管这种挣扎往往无果而终(张晓敏,2011)。

三、从对宗主国的攀附到自我身份的最终迷失

桑托什之格格不入是由于他既无法融入美国社会,又抛弃了母国生活,始终找不到归属感。他无法做到像普利亚那样在两种文化间左右逢源,夹缝中的生存经历使其更加无所适从最终迷失了自己的存在。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都有归属和爱的需要,渴望得到社会的关怀理解及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当这些需要不能满足时,就会有严重的挫败感,进而对自己的人生表示怀疑。前殖民地的人们对西方文明热切崇拜,失去了过往在母国文化中的安逸和舒适,也无法完全地融入异国文化。这就导致桑托什在心理上越来越孤独,文化身份也逐渐模糊,被主流文化排斥得越来越远,最终成为文化的漂流者。

四、结语

在不断寻找文化身份的同时主人公也逐渐与母国文化剥离,却也无法融入宗主国社会,对自我身份日益困惑并最终迷失。小说展现了印度移民移居美国之后遭遇的低下的社会地位和孤独的心境,淋漓尽致地表现了那个时期异族文化的冲突和互不相容的现实,末尾尽显悲凉:“我曾是人海一粟,从来没想过自己要做个独立的人。可我往镜子里的一瞥使我决心要获得自由。如今我享有自由,我终于认识到,我有张脸,有副身躯。我必须供这身体吃穿若干年。之后,一切都会了结。”

参考文献:

[1]黄晖,周惠. 《流散叙事与身份追寻——奈保尔研究》.[M].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2]钱超英.自我、他者与身份焦虑.[J].暨南大学学报, 2000(4):32.

[3]乔治·拉伦.《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4]王宁.文化研究中的文化身份问题.[J].外国文学,1994(4):49.

作者简介:刘玉菡(1989.05-),女,河南商丘人,郑州大学外语学院2011级研究生,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猜你喜欢
文化身份自我认同后殖民
全球化之下的少数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浅探
后殖民解读与性别研究的有机结合
——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中的马琳·诺比斯·菲利普诗歌研究》
黑暗月光下的非洲丛林——《大河湾》的后殖民生态解读
强制个体化的风险:女性自我认同危机与生活困境
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 23:46:51
特定历史时期外籍译者戴乃迭之文化身份
东方教育(2016年18期)2017-01-16 12:42:05
学校场域中的教师标定
当代大学生自我认同问题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商情(2016年43期)2016-12-26 00:00:00
炫耀性消费对中学生自我认同的影响研究
保罗·马尔登《莫伊沙砾》中的文化身份重建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1:29:52
《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研究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