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雪莱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其作品的风格与其所处的时代之间有着某种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他的作品是其所处时代的时代精神与时代诉求的集中体现与浓缩。他出生于一个上流社会的家庭。他的作品源自于他自身所处的时代,却又能跳脱出他自己的生活环境与家庭背景,这一点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原因。本文从雪莱的作品出发,探讨了其作品风格形成与其所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雪莱 精神内涵 时代背景
一、雪莱的生平——一位兼具浪漫主义与革命精神的伟大诗人
1792年,这是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的第三年,这时候的古老欧洲即将要全面迎来一场巨变,被人们评价为英国史上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的雪莱就出生于这一年。雪莱出生在一个上流社会家庭,从小就接受英国贵族应当受到的良好教育。但是他从小表现出来的品质却与其所处的社会阶级有极大的出入。在他的童年里,他的祖父比希爵士对他的影响十分巨大。他的祖父喜欢他独特的思维方式与特立独行的性格,然而他的父亲却只希望他当一个循规蹈矩的平庸贵族。1804年,年仅十二岁的雪莱进入伊顿中学,开始了他的中学生涯,他独特的品质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得以显现。在伊顿中学——这一英国著名学府学习的六年时间里,他的学习生活并不如他的父母所预想的那样如意,甚至可以用处境窘迫来形容。他对学校传统的学仆制度深恶痛绝,同时,他的美貌与才华也招来了同学的嫉妒。1810年,年仅十八岁的他考入英国牛津大学,进入大学后的他,开始在校园内印发宣传无神论的册子——《无神论的必然性》。这一行为在被校方发现后,被校方制止。学校对他提出了包括停止印发册子在内的一系列要求,雪莱却坚持选择忠于自己的想法,最终被校方开除。而他在牛津大学的种种行为也终于触及到了他父亲最后的底线,一怒之下他的父亲切断了对他的所有经济援助。从此,雪莱过上了依靠妹妹的零花钱接济的日子。
1811年,年仅19岁的雪莱与妹妹的同学哈丽坠入爱河,并选择了用私奔的方式来追求他们的幸福。数年之后,在爱尔兰他的心灵导师葛德温的家中,雪莱遇到了他此生的挚爱——玛丽,可已有家室的他只能选择将这份爱藏在心里。然而,爱情并不会因为隐藏而消逝。最终他们两个人还是坠入了爱河,并于1814年7月28日的清晨四时一同出走。随后十多年的日子里,他带着他的爱人开始了他的漂泊生涯。
雪莱从儿时起就展现了极高的文学天赋,但正式将文学创作提高为自己的事业却是在1812年以后。那年,他赴爱尔兰进行政治宣传活动,在爱尔兰的中心城市——都柏林发表了《告爱尔兰人民书》、《关于建立慈善家协会的倡议》、《人权宣言》等文章,并公开发表演讲,谈宗教解放等问题。这次政治活动彻底改变了雪莱的人生轨迹。由于爱尔兰社会底层大众的保守与无知,他的这次政治活动并没有收到他预期的效果。这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改革之路,并最终决定用文字来武装自己,从此走上文学之路。
1822年,雪莱于回家途中的斯贝齐亚海上死于船难,一代文学巨匠就此陨落,年终三十岁。雪莱并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为后人留下的作品也不算多。但就凭借他为数不多的作品,这位作家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他的那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至今还在鼓舞着许多生活在低潮之中却不曾放弃奋斗的人。
二、雪莱作品的精神内涵——反叛与期待
雪莱是共产主义的急先锋,被马克思誉为“真正的革命家。”他留给后人的诗歌并不算多,却首首经典,其中《西风颂》与《致云雀》绝对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所有作品几乎都与以下两个主题息息相关:第一个就是对于当时社会种种丑恶现象的批判;第二个是对未来美好事物的向往。他在《阿尼多》前言被删节的段落中曾这样说:“写诗并加以发表,不过是我的手段,目的则在于传达我和他人之间的同情,而这种同情正是我对于同类的强烈无边的爱激励我去争取的一段感情。”[1]
第一个主题在他的《西风颂》中体现的尤为明显。这首诗是他于1819年的秋天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一片森林里散步时,有感于西风横扫过森林时的情境写成的。这位杰出的英国浪漫主义革命诗人,绝非仅仅是在描自然的壮景,他的作品,更是唱给人类社会革命风暴的颂歌。[2]这首诗一共有五个诗节,分为三个部分。前三个诗节为一个部分,后面两个诗节各自为一个部分。在前三个诗节里,雪莱运用大量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西风的猛烈。西风在他的诗歌里幻化成一个英勇无畏的战士,向社会的一切阴暗面发起挑战,破旧立新,为社会的变革带来契机。第四诗节,反复运用虚拟句式“假如我”诉说出焦躁、痛苦的心绪,感情愁郁悲怆。第五诗节,则运用明快的笔调,充满着对理想的憧憬和向往,感情的流动与变化,正体现出诗人的复杂不平静的心绪来。[3]西风是不平等社会制度的破坏者,同时也是新社会制度的建立者。黎明之前的最后一刻必然是最黑暗的。在雪莱看来,要迎接一个崭新的社会,必须要破除旧社会原有的落后制度并改变人们固有的思想。西风就是扫除旧社会丑恶现象的变革力量,西风过后人们必将迎来一个美好的新社会。全诗表现了一种对变革的急切渴求,以及对未来的强烈期待。这首诗之所以能够在几百年后的今天广为流传,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主题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变革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第二个主题在他的《致云雀》之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这首诗是雪莱在1820年撰写的一首抒情诗。全诗用巨大的篇幅描写了一种小鸟——云雀。虽然诗歌没有对云雀的具体动作进行详尽的描写,但在字里行间表达了一种愉快活泼的情愫。在诗歌最开始的部分,雪莱就用了一句“你好啊,快乐的精灵!”来奠定这首诗歌的基调。一种欢快活泼的情景跃然呈现于读者的眼前。雪莱的《致云雀》为人们刻画了一个浪漫主义时代的美好的理想形象:那冲霄而上的大自然的精灵,在天空上向人间唱着优美的歌曲。[4]云雀在诗中其实并不单单表示一只小鸟,更多的是象征着一种对自由与美好的渴望和追求。这种渴望和追求是全人类共有情感。或者说,云雀其实就是雪莱送给自己的自画像,两者有许多相似的特点。他们都追求一种至纯的宁静,都希望逃离肮脏的地面,都向往着全新的世界。不同的是,雪莱没有云雀的翅膀,不能像云雀一样没有束缚地遵从自己的内心,无所顾忌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三、时代背景——工业革命旗帜下的古老欧洲
雪莱生活在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初),由于生产资料分配的不合理,社会底层被资本家剥削的人民变得愈加贫困,而那些工厂主却过着奢靡无度的生活。两极分化的社会财富分配使得社会的阶级矛盾变得越来越不可调和。恩格斯在谈到这一现象的时候明确的指出:“社会愈益迅速的分化为大资本家和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在他们之间,代替旧时的稳定的中间阶层而出现的,是手工业者和小商人的不稳定的群众,他们过着非常动荡的生活,并成为人口中最流动的部分。”[5]在以动荡和矛盾为主题的年代,变革成了由社会底层的人民发出的一种强有力的呐喊。同时,由于生活的艰辛与苦难,这一时期的人们格外地珍惜所有能接触得到的美好事物,人们追求美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这也正是雪莱作品精神内涵的来源。可以说,雪莱的诗歌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当时广大人民的精神食粮,是一种对现实不满的排解渠道,也是一种对当时社会期待的发声。雪莱的诗歌之所以能在英国乃至世界的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除了作品主题切合时代背景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作者独特的视角。雪莱来自于一个上层社会的家庭,却能在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中看到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上层社会的公子哥不可能完全理解底层人民苦难的生活,但我却不这么认为。处于上层社会的雪莱在观察社会矛盾时,用的是一种宏观的社会视角,将无产阶级与资本家的矛盾上升到人类历史发展的层面,用变革的力量与追求美好事物的心来武装自己,使自己的发声更有力量。
雪莱从少年时期就透露出一种不妥协的反抗精神。这种反抗与变革的精神一直贯穿于他短暂的一生。他出生于上流社会家庭,却能跳脱出贵族生活的束缚,将目光转投到社会底层,光凭这一点,就足够说明他的伟大。雪莱在他的诗中抨击社会制度的腐朽、黑暗,揭露暴君与资产阶级的贪婪,控诉宗教的罪恶,痛斥暴政给人民带来的灾难。[6]他用自己独特的眼光观察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将自己所有的思想诉诸于笔端,以自己敏锐的政治嗅觉,预言着那个伟大时代的巨大变革。
参考文献:
[1]引自江枫译《雪莱诗选》,湖南人民大学出版社
[2]赵阴淮,《西风颂》与雪莱的革命精神[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55,4
[3]陆欣,《西风颂》的结构及其思想意义[J],吴中学刊,1997,4
[4]侯彦霞,品《致云雀》与“云雀”雪莱[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校报,2009,4
[5]《反社林论》,272页,人民出版社,1956
[6]马慧莲,浅析雪莱人格魅力[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7,1
作者简介:吴云学,绥化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主修英语专业,擅长语言文学。指导教师: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