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护理

2013-04-29 14:09:27潘丹莹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年8期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护理

潘丹莹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穿刺术;护理

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近年来治疗颅内出血的简便可行的新技术,操作简单,创伤小,不受年龄和重要脏器功能的限制[1]。我院采用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自2011~2013年在我院住院的42例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4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入院时血压150~280/90~140mmHg;CT检查:额叶出血10例,颞叶出血12例,基底节区出血20例;出血量30~110ml;发病时间6小时~8天。

1.2 治疗方法 为患者手术区备皮,根据头颅CT片测量好合适的穿刺部位,在无菌操作下配合医生在定位处经头颅钻孔,然后将直径0.3cm、长35cm的硅胶管经钻孔置于血肿腔内进行冲洗引流,末端与无菌引流瓶连接。

2 护理

2.1 做好术前准备,向家属交代病情的危害性及手术的目的、方法、优点,消除家属的心里负担,取得配合,认真观察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记录。

2.2 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管置于穿刺部位以下10~15cm处,将其固定于床头,患者枕于钻孔对侧,使穿刺部位悬空,头部作适当的限制,活动不可过频,幅度不可过大,在翻身治疗等操作中,动作应轻柔缓慢,注意不要牵拉引流管, 防止引流管脱落; 及时检查引流管是否受压、扭曲,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若血肿未液化, 血凝块堵塞引流不畅时, 给予尿激酶1万μ加生理盐水5ml随管注入后夹闭引流管,待30min后放开,每日1次,以溶解血凝块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尿激酶是一种纤溶酶激活物,有较强的溶解血块作用,还可以清除抑制因子对纤溶酶的抑制作用,无抗原性及毒性。小剂量应用短时间内可达到分解血凝块的作用,体外血凝块分解实验证明,4小时对血凝块的分解作用可接近完全[2]。每日更换无菌纱布及引流袋,保持局部干燥清洁,并做好引流液的记录。

2.3 术后患者未清醒前,垫高其头部或将床头摇高30°,以利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对于躁动患者为严防垫床及其手抓引流管,应加床档及保护带约束其双手。

2.4 注意观察引流液颜色,引流颜色正常时,呈暗红色,比血液稍稠。如引流量多与血肿不成正比,颜色呈淡血水样,说明出血部位已破入脑室,引流液中混有大量脑脊液。如引流液突然变红且外流速度加快,则提示有再出血可能。

2.5 当引流量与血肿的比例基本相符时,一般在置管2天内如无引流液即可拔管。拔管时间一般为3~10天,拔管时,钻孔处用碘伏消毒,纱布覆盖,加压包扎。对有脑脊液流出者,要随时观察辅料是否干燥,如湿润后,要立即更换纱布,如发现纱布湿润并呈鲜红色,可能有再出血,应立即通知医生。

2.6 瞳孔意识的观察,意识的变化是判断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当病人意识状态恶化或出现躁动时,应注意查找原因,是否继续出血、血压高或引流管堵塞等。瞳孔的观察对脑出血尤为重要,应密切观察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是否存在。如发现异常应尽早处理以免发生脑疝。

2.7 生命体征的观察,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脑出血患者多为中枢性高热,药物降温效果差,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冬眠疗法以有效的降低机体代谢,特别是脑组织的代谢,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注意观察颅内压的变化,若颅内压增高时,机体内保证足够的脑血流量就通过增高血压来提高脑灌注压而使血压升高。因此,当血压升高时,应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后,血压自然下降,当经降颅内压无效时再用降压药。

2.8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对神志不清者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翻身扣背,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及时吸出堵塞呼吸道的痰液或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引起吸入性肺炎,减少肺部感染。当痰液粘稠时可给予生理盐水20ml+沐舒坦15mg雾化吸入,每日2次。加强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洗,每日2次,预防口腔炎。按时翻身(在不影响引流管的前提下)经常按摩局部受压部位。搬动患者时避免推、拖、拉,动作要轻柔。保持床铺平整干燥,预防褥疮发生。

2.9 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用力过猛而致血压突然上升引起再出血。给予足够的水分和富于营养的高蛋白,低热量粗纤维易消化的流质饮食。神志不清者给予鼻饲胃管鼻饲饮食。

参考文献:

[1] 刘安玲.急性脑出血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9):855

[2] 胡长林,吕涌涛,李志超.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规范化治疗指南[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52~154

猜你喜欢
脑出血高血压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全国高血压日
西部医学(2021年10期)2021-10-28 08:25:50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基层中医药(2018年4期)2018-08-29 01:25:58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14
脾切除后伴发脑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32
纳洛酮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探析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