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习中要注重学科特色

2013-04-29 07:51:08陈茜
新课程·中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学习过程物理教学

陈茜

摘 要:教师在物理课堂上,一定要将学科特色贯彻到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科学品质能够得以不断开发和提高。

关键词:物理教学;学科特色;学习过程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不少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解释往往主要依赖于主观的推理,真正运用实验手段来探究问题答案的并不多。

比如,我们在复习凸透镜成像时,曾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东西挡住一部分透镜,会对成像有什么影响?以前,我根据做实验时拿纸片挡住透镜观察到对成像的影响,只是亮度变暗,对这类问题的解释一般都是:像是完整的,会导致亮度变化。

就在本学期的复习阶段,正在我解释一个蜜蜂落在镜头上会对凸透镜成像有何影响的时候,教室投影出来的画面上竟然有个蚊蝇模样的黑影在慢慢移动,现象很明显,大家都在看这个奇怪的黑影!学生自然就想到是镜头上有蚊蝇造成的。而这时屏幕上成的像当然不是完整的了!

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思考。看来,透镜前放上物体遮挡一部分光,对成像的影响会与物体的特点有关。这个课堂上出现的蚊蝇提醒我:如果遮挡物体较小,在屏上所成的像中就会出现黑影,成像的一部分被挡住了。在此之前我对学生的介绍是片面的。如果没有这个蚊蝇的帮助,我一定会一直那样给学生解释下去,不可能做实验来探究真实情况。

反思我在这个问题上出现的失误。在平常的教学中,对物理学科的特色注意得不够,没有完全遵循认识事物的科学性和逻辑性。

回想以前对这类问题的处理过程,的确做过“用纸片挡”的实验研究。不过,以一个实验现象来分析遮挡物体对成像的影响,并且推广到所有类似的问题上面,这就患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只做一次实验,现象可能会有偶然性。所以,必须多做几次实验,收集较普遍的实验数据来分析结论。比如,在透镜前放上物体遮挡一部分光,研究对成像有什么影响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物体本身大小和光照强度等因素的变化,尽量多进行几次实验,收集相应的实验数据。以众多实验数据为基础的分析,结论才是科学可靠的。

总之,教师在物理课堂上,一定要注意将物理学科的思想外显出来,将学科特色贯彻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生的科学品质能够得以不断开发和提高。

(作者单位 湖北省恩施州来凤民族中学)

猜你喜欢
学习过程物理教学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课堂应如何评价
新课改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高职日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方式探讨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10:41:35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关于“比较法”教学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10:14:47
新课改下高中物理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14:43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