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育中会话分析理论的应用

2013-04-29 03:51刘柳君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语料研究者言语

刘柳君

会话分析是对人类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言语进行深入的研究,其出发点是人类的言语和交际。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比如语言学、社会学、交际学、人类学等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它的语料观和语境观,还有它的初始假设及其转写体系,具有非常独特的性质,对于人类语言的发展的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本文对会话分析理论在英语教育实践中的作用进行探讨,尤其是应用会话分析理论会对英语教授与学习所产生的影响,以解析课堂中的交际语境,由此促进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会话分析 话语 英语教育

会话分析是一种研究方法,属于社会学范畴。最早在美国出现,当时萨克斯(Harvery Sacks)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会话分析来源于高夫曼(Erving Goffnan)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萨克斯、施格洛夫(Emanuel Schegloff)和杰佛逊(Gail Jefferson)在高夫曼理论的基础上对其他社会科学领域广泛涉猎和吸收,融入了语言学还有人类学等学科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和概括出了会话分析这种方法。其出发点是人类的言语和交际,不对传统人类社会学理论的随意性进行评价,而是对人类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言语中暗中包含的社会秩序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征鲜明,几乎是传统的一种旗帜鲜明的反叛。对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比如语言学、社会学、交际学、人类学等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会话分析尊重人们的日常会话,重视对语言事实的现场实地研究,会话分析的语料观和语境观,还有它的初始假设及其转写体系,具有非常独特的性质,对于人类语言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我们所强调的会话分析与其他学科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实际交际语言。当人们在生活当中现实对话发生时,有其规律与特点。对语言的重视在于真实语境中,现实使用的语料的研究,会揭示大量的线索,这有助于我们对人类语言历史发展的探索。

当原始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艰难求索时,会话是最早发展的能力之一。就语言的起源来看,是在人类的劳动与求食过程中逐渐出现的。在远古时代,为了生存,为了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危险,无论是来自自然界本身,还是来自凶猛的野兽或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人类需要共同合作以成功应对。由于思想沟通的需要,原始人类间的交流必须要通过一种方式实现,口头的交流是从一些模糊的声音发展为清楚明晰的并且有着确定意义的声音,这就是对话。那么在这个时候,语言就缓慢地进入了人类的生活。毫无疑问,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群体的力量增强了,而言语由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最终出现飞跃,这就是文字。但口头交流的重大作用仍是不容忽视,人类不能生活在没有声音的世界里,社会如果没有语言将发展停滞,并最终不复存在。因此,自然语境中的人类对话实际包含了很多因素,基本上是一种密码,等待我们的解读,如果不能解读这些密码,将无法实现成功的交流。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对真实的人类会话进行研究。

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球上每一个国家都与其他国家发生了广泛的联系。而时代的进步,科技越来越先进,国与国、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需要使英语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突飞猛进,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变为一个强大的发展中国家。掌握英语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迫切需要,而英语教育随之显示了其突出的地位。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学习英语最大的用处就是能顺利地与他人交流。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一个人的话语结构尤为重要。只有选择并确定最合适的话语结构,才能使彼此的对话达到互相理解,即交流成功。

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到以后独立地生存与发展,都是从口头语言开始的。根据乔姆斯基(Chomsky,1965)的理论,人类具有语言习得机制。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而真正的社会化是从婴儿时期与他人的口头交流开始的。人的社会属性体现在推理判断能力、社会自然知识以及在群体中的交际才能。一个独立个体的社会化和其复杂的成长过程赋与了口头交际非常重要的意义。口头语言具有的许多特征是书面语言所不具有的,也是无法涉及的。一句话的意思是以字面意义为基础,但在真实场景的对话当中,人类使用其他的方法对其进行操控甚至修改。如“好”字,在书面语中只能理解到其正面意思,而在口头交流中,一个简简单单的“好”字可能有多层意思。这要根据实际语境来判断。处于语言交流中的人可能应用其他手段使其具有它本该有的意思,也可能使它具有完全相反的意思。可以表达赞成,也可表达讽刺甚至是反对或是威胁。又比如“谢谢”,有可能是说话人由衷地感谢,也可能是应付的敷衍,也有可能并非发自内心。所有的这些语言特征包罗万象,迫切地需要我们去详细地研究,以解开其中的秘密。如果只是对浩瀚如海的书本知识进行分析,显然远远不够。日常生活当中的真实情景对话就好似一个巨大的宝藏,里面有无穷无尽的知识,对它们进行关注必定能使我们加强对此学科以及人类自身发展演化的理解,使我们洞悉语言与文化的奥秘。书面文字只能研究人类交流的结果,而无法研究其深刻的过程,而真正有意义的知识全部包含在过程当中。从研究历史来看,形式语言学曾占据主导地位,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学者们认为具体的人类语言表现处于在真实交流中的雜乱无章的状态,因此研究应该以个体的语言能力为重心。但根据会话分析这门新兴学科的理论,日常交流的语言对话并不是混乱无序的,而是有其深层的内在规律。基于这样的认识,以奥斯丁(Austin,1962)为代表的牛津日常语言学派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在学,由于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不同,同样的语句有时会产生误解。教学理论与其实际应用中存在很大的差距。语言教学活动在进行中具有不确定性,随时会有情景变化。从而,教师的话语、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和双方的话轮转换产生了一种互为影响的效果。

一直以来,形式研究在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中占据主流地位,但日常交流语言使用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会话分析就重视了日常语言的特点,在研究的过程中还对实际使用的语言手段,如非语言特征(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与副语言特征(语音、语调、语速等)进行详尽的分析,由此提高和加强人们的理解力。言语交际的事实是研究的重点,所谓“细节决定成败”,每一个真实发生的对话细节都蕴藏着深层的含义。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人与人的交谈与应对的发掘,就是会话分析。人类交际的内容蕴涵在真实的材料中。社会研究者所使用的素材经常会在人工操作的环境中,有人为痕迹加入,这些都导致了不准确的研究结果。会话分析的研究要求使用录音与录像,这些材料来源于真实生活,是客观的,只有这样的材料才能得到含义丰富的研究结果。

对于收集到的真实会话材料进行听或看,无论重复多少遍,也无法得到它深层的涵义。所以,在对材料尊重的基础上必须转写,这是所有会话分析研究的基础。而转写是一个包含着研究者主观色彩的过程,在研究者有选择地提取材料之时,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但是,为了详尽地展示具体交谈的内容,为了抓住信息传输的方式,为了再现语言交谈当中的全部过程,如停顿与重叠,打断与插话,发音的拖长,还有音量的抑扬顿挫等,转写是必需的,也是目前唯一的手段。会话分析的关键往往就在于那些看似微小、不值一提的细节。为了找到这些线索,以提示人类言语交际的奥秘,会话分析研究必须要尊重会话事实,以细节说话。与之密切相关的就是语料观的出现,还有转写体系的应用。会话分析中使用的转写体系最早是杰佛逊采用的,在其提出后,非语言行为的符号以及其他一些涉及到研究的语言符号也被研究者们所使用。目前的研究材料主要是现场录音或录像,这些无法进行直接的会话分析,只有经过转写,材料才能清楚呈现对话的全貌,其中的线索才能水落石出。转写是把听到的话语通过研究者的笔录形成文字,有丰富的细节内容需要分析,这不是普通的记录,而是一个探索与求知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的主观因素有很大影响,如他的文化水平、言语能力、交际观点,以及对语言情境的个人理解等。

在英语学习的课堂上,当教师讲解时,语音很自然地会出现停顿与重叠、音量的大小高低等,而学生有可能会中途提出问题,插话或打断。如果将正常课堂会话录音转写下来,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如在涉及到语言点和语句结构时,教师以其权威地位传授知识,从而控制了对话过程,学生多为接受。当教师提供了正确答案后,学生倾向于重复教师的话语。当教师没有立即提供答案,而只是发起讨论时,学生的反应多种多样。

真实的课堂英语语料存在多种情况。会话分析的创始人萨克斯一直对使用理想化的、抽象化的语言材料持反对态度。如果语料在研究的过程中受到任何人为的控制和操作,那将是不真实的,不可能反映人类语言交际的全部细节与内容。而其他研究者或读者也无法对之进行重复研究,因为他们不能获得与研究者同样接触这类语料的机会。比如在实验过程中,参与实验的人员由于知道在進行实验,极有可能受到这种语言情境的影响而表现得与平常生活很不一致,因为这种情况下,个体由于感知到公众化的可能而试图美化自己的形象,因此他的语言使用与日常真实的语言使用会存在相当大的差别。还有研究者本人在实验这个情景中的出现以及他所使用的实验方法与言语交流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被实验者,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语言,这样的语料的可信度受到了质疑。

会话分析的三个最基本的假设是海瑞提格提出的。即:言谈要有结构和组织;话语受语境影响;重视细节。人类的社会行为实际上具有某种稳定的结构,在运用的过程中人们会不自觉地遵循一定的模式,其有组织性、并且会重复出现。这种模式与结构是内含的和社会所固有的,不受交谈者的个人意志影响。交谈者应了解和运用这种组织结构,才能与他人交流,由此一个人在不同场景下运用的能力高低也影响了交流的成功与否。因此,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使用的言谈方式背后深藏着他的社会特征、组织特征和行为特征。一个人的言语实际上是不同的社会规律和组织的缩影的隐秘体现,这就是会话分析研究者所要获得的目标。在具体的言语交际情景中,交谈者所使用的语言与非语言特征的选择实际上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这种选择是否合适是构建交谈话轮的基础,要想成功地开始并且完成交际行为以相互理解,需要分析所有的细节,并对各种可能的相关因素进行总结,这是会话分析研究者的艰巨任务。

这与英语教育的实际情况产生了很大的关系。真实课堂会话分析的结果显示,如果教师只是不断地提供确定的答案,学生的学习状态势必是被动接受与模仿。如果教师暂时不给予参考答案,而是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时重视学生的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就会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在咀嚼与消化知识点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应用会话分析的研究理论就是教师不是单方面控制会话并输出信息,而是随时让每一个学生持有会话的权利,使学生有机会发言,教学效率将会得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将会得到加强。

参考文献:

[1]Ellis 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 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5.143.

[2]McHoul A W.The Organization of Turns at Formal Talk in Class room[J].Language in Society,1978,(7):152-213.

[3]Sacks Harvey,Emanuel A Schegloff,Gail Jefferson.A Simplest Systematics for the Organizatin of Turntaking for Conversation[J].Language,1974,(50):680-735.

[4]李悦娥,范宏雅.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16-42.

猜你喜欢
语料研究者言语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基于语料调查的“连……都(也)……”出现的语义背景分析
华语电影作为真实语料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苗防备览》中的湘西语料
国内外语用学实证研究比较:语料类型与收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