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颖
从专业设置、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等四个方面对做好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就业工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意见。
民办高校 就业工作 毕业生就业
就业关乎民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历来是政府和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民办学院从创建起就面向市场办学、面向市场寻求就业出路,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真正是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做好就业工作,需要我们认真的分析和对待。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调研为基础,调整创新专业设置
作为民办院校本身与公办院校在体制上就有不平等的待遇,所以在办学的定位上必须要准确,学校能否有强大的发展后劲,关键是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用敏锐的目光捕捉到市场空缺,而不是一味的扩大规模。作为民办高校最切实可行的定位是跟公办院校错位竞争,填补市场的空缺。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但高校的专业设置相对滞后,很多高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已经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需求,或是与实际需要存在差距,或是人才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民办高校要以市需求为导向,不断调整创新专业设置,坚持市场需求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导向作用,从源头上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适销对路”,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形成毕业生就业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办学机制。
广泛开展调研活动,分析就业市场,把握就业趋势。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行业发展特色为依据,充分发挥民办院校的独特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新专业,同时大胆调整改造传统专业,增强其时代性,培养适应经济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二、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是社会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无论是公办高校还是民办高校,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最重要的一条是看学生的就业状况。《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而适应社会需要则意味着对高等教育三大利益相关者的需要的满足——政府,重视高校投入产出效率;用人单位,需要能够满足岗位能力和知识要求的人才;大学生和家长,关心就业质量和自身职业发展。由此可见,学校不仅要对培养过程进行控制和评价,更要关注其培养结果,重视对结果指标的跟踪和评估。
所谓大学生就业难其实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就业数量困难,二是就业质量低。就业数量困难是短期的,会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技术升级和生源下降自然解决。但是,大学生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必需要通过改进学校教育才能解决。造成学生就业质量低的问题,单从学校教育体系内部来看,有以下两个因素:一是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因素。教学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能力和知识,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习惯的教育等。造成毕业生的月收入低、专业对口率低、离职率高、职业和行业的转换率高、职场磨合期长。二是学校教育评价体系片面的因素。学校评估体系的不足,限于以培养过程指标(学校的教育服务过程和管理过程)来评价教育质量,没有以就业质量的结果指标为导向的培养改进评价体系。培养结果不能及时地反馈给教学部门,没有形成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动态改进。
民办院校要利用自身机制的灵活性,建立就业状况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机制。具体而言,学校的培养质量主要体现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能力知识对工作要求的满足情况。要通过对毕业生毕业的就业状况跟踪调查、用人单位满意度跟踪调查进行定量研究,了解用人单位对于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的需求,以及对本校毕业生使用的满意度评价,分析学校培养质量对社会需求的满足情况,最终将培养结果反馈到培养过程,帮助对教学培养、课程、招生、就业等环节的进行诊断,为学校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真实数据。
三、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学有机融合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创业,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人才,是高校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学生面临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时寻求自主发展的内在要求。
民办高校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成功的创业史,学校要充分利用办学模式、办学设施、资金、管理等方面的灵活性,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优势,创建有自身特色的创业课程、创业实践和创业服务一体化的创业教育体系。
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把创业教育课程和公共课程、专业课程、实训课程内容相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创业教育的理念和内容,培养创新思维。
同时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性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模拟创业、创业沙龙等实践活动。定期邀请自主创业的校友、成功企业家来校举办创业报告会,为学生介绍创业的经历、分享成功经验。建立校内创业导师团,组织“创业实训营”活动,鼓励学生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
借助政府、企业及相关的社会力量,大力开展校内创业基地的建设,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创业场地、创业资金、政策咨询、开业指导、跟踪服务等“一条龙”“一站式”服务。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就业问题日益凸显。民办高校只有解决好学生的就业问题,才能有出路,才能有发展,才能有未来。我们一定要积极迎合市场,服务地方经济,努力培养技能型、实用性人才,把就业工作视为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为毕业生创设更为规范、宽松的环境,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指导和服务,满怀热情地去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秦艳丽.民办高校就业工作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
[2]江滔.当前高校就业工作存在问题及应对——以江苏省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2,(5).
[3]张楠.民办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浅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10).
[4]马于强,陈青娇.“以人为本”做好高校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