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微控制器技术与应用》课程特点,结合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对学生的实际需求,积极探索有效、先进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融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职 微控制器技术 课程 教学方法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业的迅速发展,市场对电子信息类高职人才需求增大,并且对人才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怎样提高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针对学习环节不同项目的特点,通过融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教学方法比较普遍,教学效果不明显。针对现代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本文对该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 课程重要性
《微控制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为加强学生微控制器技术实践应用能力而开设的综合性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为学生将来工作积累最基本的技能;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影响到将来就业及其个人职业方面的发展。因此,课程教学效果、学生学习效果对学生影响很大。
教学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掌握微控制器技术应用的基本知识,可熟练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混合编程,利用学习开发板实现简单项目,可以进行一些综合项目的设计、开发、调试、实现。此外在以项目为载体的实践中使学生熟悉一般电子产品开发的流程与规范,初步具备设计、开发小型电子产品的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针对该课程特点和重要性,在《微控制器技术与应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将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使用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 教学方法探讨
教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主动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与体力,并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过程,它具有复杂的结构体系。在这一结构体系中,教学方法则是其关键环节之一。教学方法作为无形的纽带,维系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并直接影响着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育目的的实现。
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发学习很重要。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实施、典型任务确定是前提,教学环境和实践场所是保障;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很重要。学生有兴趣学习并且能学明白,自然学习自信心就增强了。在课程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如图1所示。
2.1 开放式教学 本课程实施了电路设计、程序编写、软硬结合等实践环节,教师组织微控制器技术开发兴趣小组参加电子设计大赛、学生参与科研开发等。同时,为学生提供电路设计研究所、工作室、大学生创新中心等开放式的学习和实践环境,增加学生实践学习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兴趣。
2.2 网络平台教学 通过建设课程资源库和课程网站,将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包括学习情境内容及任务内容、实践任务、扩展任务等)、空中课堂、在线测试、在线交流等资源放到网上,重点任务制作成动画演示,以利于学生学习。学生可以实时在线提交完成的任务,通过在线交流提交问题,师生互动解决问题,反馈问题。网络平台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延伸。
2.3 启发式教学 在项目实战阶段教学过程中,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启发学生乐于学习和实践,能发现问题、积极思维,并逐步解决问题。 例如,在讲解“模拟广告流水的制作与调试”学习情景时,不是简单的给出电路图和程序清单,而是从简单的实现LED灯发光,其次实现LED灯闪烁,最后启发学生实现模拟广告流水灯的制作与调试。实现过程中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让学生在启发下学会积极思考及解决问题。
2.4 引导式教学 “引导式教学”就是重在引导,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组织。教学过程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提问、多实践,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2.5 项目教学 对于项目提高阶段的教学,主要采用项目教学。通过对完整项目的系统分析,以“项目系统设计→子任务分析及实现→项目软件设计及实现→硬件电路设计及实现→项目联调→项目实现”组织教学。教学过程中,融理论于实践,强调边做边学,突出实践性。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形式独特,贴近技术应用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2.6 场景式教学 工作场景式教学环境,以项目组,采用“榜样式、教学做一体化、行为导向项目教学、分角色小组协作教学”等形式,例如实施“带时间显示的十字路口交通灯”学习情景教学环节时,把学生分组,项目组内又分为项目组长(总体协调、答辩)、软件设计人员(编码)、硬件设计人员(电路设计)、调试测试人员(软硬结合联调)及焊接人员;各部分负责人员不但要掌握负责部分,并且可以给组内其他人员进行讲解;最终在项目答辩时组员都可以掌握整个项目。该教学方法让学生熟悉简单电子产品的开发过程,详细讲解技术细节,使学生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的学习模式,熟练工作过程,大大提高了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编码能力和开发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3 教学效果分析
在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10、11级《微控制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实施多种教学方法融合使用,教学效果、学习效果得到很好提高。主要是:大大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课程学习过程中以项目过程为主线,分任务,分角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了项目角色的岗位能力需求及团队协作精神;为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就业基础。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延伸了课堂学习,学习由被动变主动。提高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创新性,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综合环境平台教学过程、虚拟企业等教学技术手段,融合多种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教学实施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课程组在在教学中提供有用的网络资源和信息,建立课程网站和论坛,与学生讨论出现的问题,进行即时交流等,使学生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弥补了课堂教学的局限,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总之,通过在《微控制器技术与应用》课程教学中实施多种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学习潜能。全面提升了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司小平,蔡艳艳.“电工电子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112-113.
[2]林秀珍等.电工电子学中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科技信息,2010,35:181.
[3]于迎霞.关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
作者简介:魏晓艳(1978-),女,陕西蒲城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技术、数据库技术、微控制器技术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