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调查及体育教学改革可行性研究

2013-04-29 00:44:03胡建康
东方教育 2013年8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胡建康

【摘要】我国正处在素质教育阶段。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学校体育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何让学生既轻松愉快,又能学好知识、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课面临的重要问题。体育教学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贯彻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兴趣和能力。

【关键词】学生;素质教育;健康教育;体育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对现代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素质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学校体育必须要转变教学思想,改变原有的评价机制、教学模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把终生体育思想作为目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作为手段,体育教学领域作为突破口。因此,本文通过对我校学生体育生活现状的调查研究,了解我校学生对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看法和认识,为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我校体育改革,构建体育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体育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并对我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及相关对策。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兰州电力技术学院(兰州电力学校)09-12级54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364人,女生178人;一年级212人;二年级189人;三年级141人。平均年龄在16-18岁。本次共发送问卷650份,扣除未收回及无效问卷108份,实际获得有效问卷542份,占发送问卷的83.4%。样本构成情况如表1所示。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年级为单位,根据整群抽样原则。测试前给予指导语,采用无记名测试,只要写性别、年龄、年级。对调查项目各自做出“很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很不同意”,每项只用“√”表示。

1.2.2 文献资料法

参阅有关书籍和论文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2.3 数理统计法

将回收的有效问卷采用常规数据统计方法。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我校学生体育生活现状(见表2)

从表2可看出,我校的学生是喜欢体育活动的。这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为学生终生体育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是非常必要的。

对“体育健康理论的重要性”这一问题,持赞成态度的占79.5%。说明学生对身心健康非常关注。因为,① 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成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注的焦点。② 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键要靠体育活动的调节作用。③ 体育与健康教学全国各个学校基本上流于形式,名存而实不存。以上弊端,我认为,我校应加大健康教学的力度和师资培训,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2 我校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识与态度

2.2.1 我校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与态度(见表3)

从表3可看出,学生对自己的体育权利有了较深的认识。他们认为学生应该有权利选择教材内容的权利,89.5%学生认为学生应该有权利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老师。而对“你喜不喜欢身体素质练习”这一问题持肯定态度的学生仅占13.5%。绝大部分学生认为课堂纪律在体育课中的重要性,这说明我校学生已基本上能按教师的意图来上课,不遵守纪律的学生只是少数。本次调查还发现,我校学生对“在体育课上应加大体育技术理论课的比重”这样的问题持肯定态度的仅占11.4%;74.4%的学生不同意这一观点。体育课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学生上体育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活动,所以体育课必须保证学生的活动时间。

2.2.2 我校学生对体育考核的认识与态度(见表4)

从表4可看出,我校学生对体育课原有的考评制度产生了质疑。如对“以身体素质评定体育成绩很合理”这一问题持肯定态度的学生仅占24.4%。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态度、考勤等学习过程应纳入考核内容,部分学生认为动作技术评定应纳入体育考核内容。

建议对我学生体育成绩考核采取有考有试的方法。考的是对大纲要求应掌握的最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等,占50%;就是鼓励学生在大胆尝试选择性学习后,由体育教师对他们通过课内外努力和自学掌握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或自创的健身项目、动作的锻炼方法等进行测试和评价,占50%。并考虑到学生的自身条件、学生态度、考勤等情况,以“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最终评定。其中应加大对学习过程的考核,采用一票否决制。

3 我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探讨

3.1 根据本次调查发现,63%的男生和31.3%的女生最喜欢篮球运动,但篮球教学在我校实际教学中安排只占一学期,安排的学时较少。这是受诸多因素的限制。

3.1.1 受我校体育教学大纲内容的限制。

3.1.2 受场地器材的限制。

3.1.3 班级授课致使体育教师无法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建议今后在体育教学中应适当增加篮球课的教学时数,同时增加学校体育场馆的设施建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有条件参与篮球运动。建议学校采用体育课与校运动队相结合的管理制度,根据学生的性别、运动水平的不同进行分班,实现小班上课,可以满足大部分学生的兴趣和要求,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3.2 根据本次调查发现,79.5%的学生希望加大健康教育的力度,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这一点在我校实际上还处于空白。

3.2.1 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健康教育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做好统筹协调工作,使我校健康教育全面协调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2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体育教学的科学化进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改变传统以竞技体育技术为中心的体系,注重教学内容的娱乐性、健身性、文化性和兴趣性。引导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促进我校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3.2.3 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之中,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的心理和行为,提高学生的心理障碍防范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一些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了解一些心理学基础知识,并教给他们一些基本的调节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学生可针对自身出现的情绪问题,进行适时调节。

4 结论与建议

4.1 我校的体育与健康课应进行适当的改革,这样利于我校的全面发展。

4.2开设体育健康课程,设立心理咨询室,建立学生心理档案。适当增加体育与健康课的理论教学时数,提高我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3 适当增加篮球课的教学比重,丰富教学内容。

4.4 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课考核的改革,变目标管理为过程管理,把考勤、学习态度等列入考核内容,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梁 平 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学校体育改革[J].体育科研,2002,(2):17-19

[2] 刘文蛟 学校体育目标与终身体育内涵关系之探讨[J].体育科研,2002,(2):45-47

[3] 廖文科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J].中国体育科学,2001,(4):25-26

[4] 张 强 体育教学改革什么[J].中国学校体育,2001,(2):10-12

[5] 葛书林 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及体育教学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7,20(3):25-27

[6] 耿文秀 走向21世界的健康新概念[J].心理科学,1998,(3):44-45

[7] 朱唯唯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调节与治疗[J].体育与科学,1999,(5):78-79

[8] 杨贵仁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J].中国学校体育卫生,1999,(12):35-36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城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健康教育现况分析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7:21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7:11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8:02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9:54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