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
数学具有相对的抽象性、系统性与逻辑性,这对于生性活泼、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枯燥无味,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如何突破这一瓶颈,为学生构建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教学的趣味性,真正爱上数学学习,这是当前广大数学教师所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将游戏机制引入数学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这符合小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符合数学新课程提出的寓教于乐、在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游戏兴趣一、游戏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充满趣味性,学生自然就会当作一件礼物欣喜地接受,相反如果学习枯燥无味,学生就会把学习当作一件繁重的劳动,这样的学习苦不堪言,效果低下。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是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生年龄小,对于抽象的事物与形式不易感兴趣,而对于形象直观的事物与形式更为感兴趣。游戏是小学生所最钟爱的活动,让学生来玩游戏,这样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面前所呈现的数学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与动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我运用游戏来导入,这样更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以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如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计算能力是学生所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素质,但由于计算较为枯燥,这对于喜新求异的小学生来说吸引力不足,计算课成为令教师与学生共同头疼的一门课。为了激起学生对计算课的兴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游戏来改变传统计算课教学与的枯燥无味,以游戏来实现寓教于乐。这样大大增强了计算教学的形象性与趣味性,使得学生对抽象枯燥的计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计算的训练中来。如用开火车、闯迷宫的方式来让学生展开计算,这样的游戏激起了小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二、游戏符合数学学科学习规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利用游戏较强的动手操作性,让学生在游戏中积极动手动脑,实现手与脑的协调,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发现真理的机会。通过这样的游戏活动,可以让学生从直观的操作中获取感性材料,并经过概括、分析、归纳与总结上升为理性认知,使学生能够透过表象达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这也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在做中学习数学的重要理念。如三角形内角和这一内容,为了强化学生的理解,我并没有采取一讲到底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操作中来求得真理。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剪出几个三角形,亲自动手来拼一拼、动一动,一起来求解三角形内角和。这样的游戏活动极富探索性与实践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主动动手、积极动脑,并经过小组的交流与讨论,通过测量各角度数、剪切拼组成平角等方法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得到了结果,更为重要的是经历了学习的过程,这是一个学生主动思考、分析、不断消化的过程,学生的理解更为透彻、运用也更为灵活。此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让学生再次进行这样两个活动。第一,将一个大三角形分割成两个小三角形,分割前的大三角形与分割后的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第二,将两个完全一样的小三角形重新拼组成一个大三角形,原来的两个小三角形与拼组后的大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这样两个问题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着这样的问题展开游戏活动,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激烈的讨论与交流,从而可以使学生透过現象达到本质性一般规律性认识。实践证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游戏活动,更能以游戏的趣味形式来激发学生参与的动力,使学生将兴趣转移到数学知识本身上来,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动脑思维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必将成为广大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运用时要做到以下几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游戏的作用,推动数学教学正常的教学进程,实现数学教学全面改革。1.实现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游戏富有极大的趣味性,这是学生喜爱游戏的主要原因。因此在选取游戏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到游戏本身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激情与动力。但要能够实现学生兴趣点的正迁移,要让学生在做游戏与玩游戏中真正学到数学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这就涉及到游戏的科学性。也就是说游戏要与数学学科紧密结合,要具有一定的数学味,要能够更好地表现数学知识、呈现数学知识,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样只有实现趣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才能真正发挥游戏的功能,帮助学生理解,为我们的教学服务。2.实现主体性与主导性的统一不论采取何种教学方法与模式,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能够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学生才能主动参与、主体参与,拥有更多操作与思考的空间,这样才能让学生展开积极操作,在做中主动求知。教师则要做好角色转换,不要由事无巨细的包办者演变成完全放手的自任者,而是要成为游戏的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指导者,为学生的学习保驾护航。总之,引入游戏机制,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有着巨大的教学优势与教学潜能。我们要加以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以找准游戏与数学的最佳结合点,设计出更多的数学游戏活动,实现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趣味中学习,学有兴趣,学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