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泯
【案例描述】
这是四年级的一节数学课,课题是《交换律》。
首先通过计算得出2+3=3+2,3+4=4+3以后,学生都觉得“使两个加数交换位置,仍然会得到相同的和”。老师写下一句话“使两个加数交换位置之后,仍然能得到相同的和。”在黑板上面。
1.师:这个结论只是根据两个特殊的例子巧妙地得出的,这样好像不够谨慎。然而我们可以把这个结论进行猜想(教师写一个问号在结论末尾)。
这句话只是猜想,所以我们还应该……
生:进行实例验证。
之后,学生之间进行同桌之间的合作,举例在作业纸上进行验证。
2.师:谁能够把你举的例子说一下。
生1:我一共列举的例子有三個,45+7=7+45,21+9=9+21,17+5=5+17。通过这些例子可以发现,把两个加数进行交换位置之后,可以得到相同的和。
生2:我同样有三个例子要列举,200+500=500+200,5+18=18+5,34+158=158+34。我同样认为把两个加数交换位置之后,可以得到相同的和。
3.师:还有不同的例子吗?
4.师:那你们觉得下面这个同学的举例,又给了我们哪些新的启迪?
生4:我们之前在举例的过程中,全部都没有进行零的考虑,他想的比我们周到。
生5:他还进行了分数以及小数的举例,我从中理解了,不仅仅是两个整数交换位置时可以得到相同的和,在进行分数以及小数位置交换时,也可以得到相同的和。
5.师:正确,由于我们不仅仅是要论证“在进行两个整数交换位置时可以得到相同的和”,还要说明:在对任何两个加数进行位置交换时,都可以得到相同的和。
师:这样说来有许多学问存在于举例验证猜想之中。如今许多例子的举出,可以得到“把两个加数进行交换位置之后,可以得到相同的和”这个结论了没有?是否有人在进行举例的过程中,有反例的发掘呢,就是说在把两个加数进行交换位置的时候,得到了不同的和?(学生否认)也就是说,刚才的猜想成立了?
生:成立。
(师把末尾的问号改成句号。)
6.师:在对之前的学习进行回顾的过程中,除了使结论得到论证,你还有没有别的收获?
生1:我的收获是在对某个猜想进行论证的过程中,例子要举得尽可能的多。
生2:在举例子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各种情况。
7.师:刚刚我们的猜想是通过个别特例形成的,并且通过例子得以验证的,这种方法能够获取结论。“在进行相加的过程中,把两个加数进行位置交换后会得到相同的和”。也就是说,在……
生1:在进行相减的过程中把两个数交换位置后,能不能得到相同的差呢?
师:第一个猜想:在减法中把两个数交换位置后,可以得到相同的差?
生2:也就是说,在乘法中把两个乘数交换位置后,也会得到相同的积?
师板书:第二个猜想:在乘法中把两个数交换位置后,可以得到相同的积?
生3:在除法中把两个数交换位置后,可以得到相同的商?
师板书:第三个猜想:在除法中把两个数交换位置后,可以得到相同的商?
师:学生可以依照兴趣,对其中一个进行验证。
【案例反思】
1.巧设“疑”境,引出猜想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欲之间,把较好的问题进行大胆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冲突得到展现,引发学生大胆猜想:“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吗?”各种大胆的猜想使学生思维的新颖性、独创性得到了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同时猜想也是进行探究学习的起步。
2.构建“动”场,进行验证
通过验证任何猜想,使它的普遍意义得到确立,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参与的过程也就是对猜想进行验证的过程。假如无验证只有猜想,也就是空想,结合验证和猜想,才能够让猜想得到非恶性的循环。在上面的案例中我牢牢地抓住“发现规律—验证规律”这条“猜想、验证”的主线,给了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想象的空间,令学生的思考不间断:如何验证?这样验证可以吗?如何对它的成立进行说明?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进行了生生与师生之间碰撞的思维,使原有的问题得到解决,而通过新问题的产生,使得冲突展现,学生思维得到升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使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探索、尝试、验证上面自己的猜想,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实现“授之鱼”到“授之渔”的根本转变,同时更是一种科学态度的熏陶。
“在人的心灵内部,都有一种需要是根深蒂固存在的,这种需要是使自己成为探索者、研究者以及发现者。”——(苏霍姆林斯基)所以,我们不能把课堂看成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应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让“猜想、验证”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方式,让学生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情感,掌握学习的本领,形成终身学习必备的素养。
让猜想参与数学教学,让学生在猜想验证中放飞自己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