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代平
摘要:笔者于实践落笔,浅显地谈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语言魅力的养成及在教育教学实际中的具体运用:1.勤于积累,与时俱进;2.明确目的,提高要求;3.付之实践,善于运用。
关键词:语文教师;语言魅力;形成;反思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8-008-1一、勤于积累,与时俱进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语文教师必须是一位“杂家”,是一位多面手,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做到广阅读、善整理、勤翻查、多思考。
平时做个有心人,从所见到的文字材料中“提要钩玄”,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内容摘记下来;也可以将有关内容从报纸、杂志上裁剪下来,编辑在一起。同时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将搜集到的材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以提高质量;还需要经常对资料分类编排,以方便查阅。积累的目的在于运用,勤翻查加深对有关资料的印象,便于及时发现、挖掘资料的价值,及时把它派上用场,使“死”的资料“活”起来。除此之外且能经常想一想应该搜集哪些方面的资料,从哪里收集,是否值得积累,以后会用于哪些方面等等。
二、明确目的,提高要求
语言是一个人文化修为的外在表现。它真正的魅力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和富于激励性,即“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教师的语言有特定的对象——学生,这就决定了教师的语言必须“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因此教师的语言要纯洁、文明、健康,就是用语要文雅优美,语调要和谐悦耳,语气要亲切和蔼;教师的语言要准确,就是要观点明确,语意清晰,发音标准,遣词得当,造句符合文法,推理符合逻辑,用语具有专业性和学术性;教师的语言要褒贬分明,饱含真情实感;教师的语言要简练,论述简明扼要,分析鞭辟入里,描绘画龙点睛,见解独到深刻;教师的语言要含蓄、幽默、富于启发性等等。教师的语言能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学生自会心情愉快,兴味盎然,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付之实践,善于运用
课堂导入,每节课的导入语是否能营造恰当的易于学生接受的氛围,将直接关系到本节课学生的听课效率。精彩的导入语应符合“约而达,微而藏”的要求。记得一次观摩课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执教者的导语是,“面对社会浊气,屈原选择莲的高洁,吟唱道义的湘流九歌;面对尔虞我诈,伯牙选择竹的清幽,共奏诚信的高山流水;面对官场黑暗,陶渊明选择菊的芬芳,孕育心灵的露蕙春晖。那么当我们面对生死时,我们该如何选择呢?”为学生营造一个“选择”的氛围,让学生从“如何选择”的角度去思考理解作者史铁生的情感,则避免了文章过长学生一时无法把握重点的不足。
课堂过渡,最能体现语文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优秀的语文教师总能在最适当的时机用最简洁的话语完成课堂内容的过渡或转折,有效地把握课堂的节奏和避免学生的思绪过于开放而失却了恰当的范围规范。笔者聆听过一位高级教师的课,内容是教史铁生《想念地坛》,当时学生们讨论的问题是“写作的零度”,大家讨论极为热烈,从写作、生活、人生甚而是生死的角度展开,各抒己见,虽热烈活跃,但学生的讨论发言明显超出了本文的范围,有些不着边际,更有些玩笑的成分。此时,授课教师说了一句话,笔者认为这一句话就足以体现语言魅力在课堂过渡中的作用。他说道,“思绪可以翻飞起舞、情感可以汪洋恣肆。但是!但是,生命的历程不容任何的假设,人生的苦难更不容丝毫的亵渎。”此话一讲,学生立刻停止了讨论,原本略带笑容即刻神色凝重,教师的一句话让他们清楚了文本研读真正的目的和意义。
周记评阅,周记是学生诸多写作训练中最喜欢的形式,原因很简单——可说真话、不拘形式。从周记中往往能看出一个学生最近时段的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有时适当而合理的提示,优美而不失道理的暗示,既可避免面对面的尴尬,又可达到“润物无声”的功效,一举多得,何乐不为?比如有一次周记,话题是“选择”,班上一女生写到突然收到了男生的一张语言较为暧昧的纸条,不知该如何选择,她用极为细腻的文笔将自己异常矛盾的心情,含蓄委婉地写了下来,可直到文章的最后还是矛盾不已,始终无法下定决心。最后,别无它法只能央求学校水池边的柳树告诉她该如何决定。学生面临这样的彷徨,取舍不当则很有可能走上弯路。面谈,担心会引起她心理的恐慌,而适得其反。于是笔者便借批改进行了一次旁敲侧击的教育。下次周记再交上来时,笔者的批改处该生写道“群星不因月亮的皎洁而停止闪烁的梦想,柳絮不因丝雨的无边而止歇飞舞的渴望,脚步不因眼睛的迷惑而失却坚定的方向。”看到这里,心中的那块石头也终于放下。
作文批改,记得一次命题作文《扬弃》。有个同学写的是“此时的我才真正懂得什么叫虚伪,以及虚伪的可憎可恨。”内容是前不久为迎接省教育督导,学校所做的某些工作。文中把为迎接督导检查,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等写得极尽虚伪、可鄙至极,言语表现出了极大的厌恶,措辞相当激烈。通过调查了解,该生平时的言行就是比较激进的,若处理不当,要么任其发展而走向极端,要么给他留下教师百般辩解百般掩饰的不良印象。于是笔者在批语中写道:“本文能够紧扣身边的事,巧妙入文,描写细致可见善于观察,直抒胸臆可见真情实感,好!但有一句深深刺痛了我的心:老师们超乎寻常的认真备课。反问自己,难道我平时没有精心备课吗,难道我平日的课让学生如此难以接受吗?我自责、我痛苦!每日清晨起身,对着镜子洗漱装扮,就因为今日多用五分钟而被称之为虚假;学校日常打扫,同学认真仔细,就因为那日多用十分钟而被称之为虚伪;难道平时不洗漱、不打扫,难道平日所做的都是可憎可恨都是虚假虚伪。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学会也必须学会全面深刻的去分析,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区分……”那次作文之后,笔者发现该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待人接物也渐为缓和,尤其是从那以后该生与笔者的关系越发亲密,时常谈些内心话,笔者深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