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敏
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会面临许许多多常见的或者意想不到的事件,如果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的教学质量。反之,如果教师掌握一些策略,抓住这稍纵即逝的资源,因势利导,灵活机动地应对,就能成就课堂的亮点。现列举两例,以飨读者。
案例一、学生电脑水平参差不齐——同伴互助各有所得
事 件: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我型我秀》时,有许多同学已经对“打开PowerPoint”“PowerPoint界面”“PowerPoint中插入艺术字”“插入文本框”了如指掌。 当教师教学这些知识点时,这部分学生或东张西望,或和边上的同学交头接耳,显得心不在焉;当教师布置完操作任务,好多同学正在制作时,这部分同学已经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们开始无所事事,和边上的同学聊起了天,玩起了网络游戏。许多未完成的同学看到边上有同学玩游戏,就喊了起来:“老师,有人玩游戏!”有的同学甚至跑到玩游戏的同学座位边上去看。而有的同学也不管任务完成与否,干脆也来个浑水摸鱼,玩起了游戏。此时班里只有小部分同学在认真地做着幻灯片。
分 析: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对象是一群知识经验、能力水平、个性特点等有着很大差异的学生。有的学生很少接触计算机,对计算机操作一无所知;有的学生有一些初步的知识,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有些学生对计算机达到了“精通”的等级。对那些从没有接触过PowerPoint的同学,如果不通过一步步教学,他们很难真正掌握知识点。但如果教师按部就班进行教学,势必造成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上课就好似“炒陈饭”,没有新鲜感可言。也难怪他们对课堂丧失学习兴趣,或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玩游戏上。对此,责任出在教师身上,不能怪学生纪律不好,要怪教师课堂没组织好。
应 对:
学生信息水平差异是很正常的,教师要正视这种差异,差异不是问题,差异是可以很好利用的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分层教学”和“伙伴教学”来应对课堂中的差异,促进学生整体提高。①目标分层。根据学生层次,将课堂目标分为基础性目标和提高性目标。基础性目标是保底目标,要求人人达标;提高性目标是给学有余力的优等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如在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比其他同学略有提高。②教学分层。原本教师讲的知识点,让学生去探究,让优等生去讲;需要演示的操作,让会的同学来演示;回顾小结时让水平较好的同学进行总结,给优等生表现机会和成就感。后进的学生在模仿课堂上的一些演示操作中获得提高。③任务分层。后进生完成基本任务,对优等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本课的操作任务,普通同学做一张介绍自己的幻灯片,做得快的同学,老师鼓励其做第二张,并要求他们不但会操作,而且作品要合适与美观。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④伙伴教学。课前有意识地将学生分为不同等级,结成“强弱搭配”小组,好的同学可以在上课的时候指导差的同学,充当其他学生的“辅导员”。这样人人有事做,人尽其才。作为“辅导员”的优秀生,他们水平当然要高一些,上课自然要认真听了,当他们把多余的精力迁移到学习和辅导同组学生身上时,就不太会想玩游戏了。
案例二、学生意见出现分歧——正反辩论形成统一
事 件:
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学生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有时还会明显地形成两个意见对立的阵营,有些教师往往措手不及,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最后只好采用强制打压的方法平息“事端”。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画龙点睛写标题》这课时,学生就出现了完全对立的“两派”。展示学生作品环节教学片段记录如下:
师:接下来我们展示一下同学们的作品,看看哪些同学的作品既合适又美观。
师随机选择了一幅作品进行展示。
师:这位同学的作品做得怎么样?
生:哇,真好看!
师:我们再来看一幅作品。
师:这幅作品怎么样?
生:好!
生:好什么呢?
生:好!
生:不好!
学生意见很不统一,形成两个阵营,“起哄”似地说着“好”与“不好”。教师只好无奈地站着,失去了课堂的有效调控。
分 析:
上述情况,其实是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的表现。每位同学的审美能力、审美观各有不同,都有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教师完全不必“惊慌失措”,可以通过“引进辩论”的方法来推进课堂教学:教师可以让对立的阵营各自阐述己方的立场,接着“正反双方”交替发言,为己方观点进行论证并反驳对方观点。两方在辩论过程中越辩越明,逐渐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并推进了课堂教学进度。
应 对:
师:有些同学觉得不太好看,不太好看在什么地方?或者说好看在什么地方?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艺术字像石头一样厚重,我觉得好看。
师:“字像石头一样”,你这比喻还是挺有意思的,为什么这么说?
生:字有阴影,很重,看上去一块一块的。
生:有一点看不清楚。我觉得不好看,字的颜色不怎么鲜艳。
师:好多同学对字的颜色不太满意,如果还是这种字体,谁能把颜色改鲜艳些?
生想通过更改字体颜色来使艺术字颜色鲜艳一些,但没有成功。
师:更改艺术字的颜色,要怎么操作呢?
教师引出接下去的学习内容——“艺术字工具栏”。
此片段中教师面对两个“阵营”,没有采用“打压强制”的方法平息事端,而是让双方说说“好”与“不好”的理由,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并为学习艺术字工具栏作了铺垫。
课堂上的学情总在变化,教师如果能巧妙地使用一些课堂应对策略,可以让教师从容面对意外。教师虽不能预料到具体的结果,但教学仍能在预设的框架内开放、有序地进行,使意外不再“意外”,衍生精彩。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实验小学 32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