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素梅
“美术语言”一词近年来被广大美术教育工作者广泛运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是这样解释的:“美术语言,即造型艺术的基本构成因素,如点、线、形状、色彩、结构、明暗、空间、材质、肌理等,以及将造型元素组合成一件完整的作品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与统一,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等。”同时也在美术造型领域的各学段提出:学生应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并能运用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和谐、多样与统一等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由此可以看出,美术教育很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认识美术语言,学会运用美术语言去理解作品、鉴赏作品,并大胆进行表达创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不但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美术语言,积累美术语言,更要指导学生在创作中应用和发展美术语言,让作品充分展现美术语言的无穷魅力。
一、在课堂教学中积累美术语言
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有其一定的表现形式和技法,这些表现形式和技法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就是美术语言,它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巧妙组合,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视觉形象,表达丰富而复杂的客观物象与思想情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艺术语言的丰富多彩,领略美术语言的魅力,有效地积累美术语言。
比如在上《小圆点的魅力》一课中,笔者让学生搜集由圆点组成的事物或画面,在课堂上相互交流。学生找到了装潢设计中的灯光,日用工艺品中的圆点,由圆点组成的抽象画,他们在交流中发出了惊叹:原来圆点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呀!笔者进一步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小小的一个圆点在不同的作品中会给人不同的感觉呢?学生通过比较很快就发现了:原来秘密就在于圆点大小、排列的变化,给人的感觉也随之发生变化,把这些变化运用到生活和各种美术活动中,就使人得到了美的享受。接着笔者又出示康定斯基的作品《几个圆形,323号》让学生欣赏,作品中几个大小不一透明的圆形色块,在黑色空间里,给人宁静地互相擦肩飘过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圆点的大小、疏密的变化所引起的画面的节奏变化,体会圆点在大师画笔中所展现出的抽象美术语言的魅力。又如教学《色彩的冷与暖》时,注重学生的色彩感知与体验。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发学生体验与理解色彩的冷暖知识,如运用直观色环让学生指出冷暖色,寻找教室环境中或同学的衣服、发饰中的冷色与暖色,从图片中感觉寒冷或温暖,在画家的美术作品中感受色彩的冷暖对比。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色彩这一美术语言在画面中的构成体现。
在美术活动中要多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畅谈自己的感受,洞察作品蕴含着的丰富的美术语言元素,从而不断地积累美术语言,为绘画创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在挖掘材质中运用美术语言
美术语言的表现手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敢于尝试就能找到更多适合表达内心情感的表现方法。美术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给学生如何创造性地运用各种各样美术语言的方法以及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对美术语言进行创新运用,从而更充分、更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感受。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挖掘、使用美术材质的意识和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各种不同材质进行创作,并合理运用材料的肌理效果,增强美术作品自身的表现力,创作出富有个性的美术作品。
1.发挥常用材质优点
水笔、油画棒是低年级学生最常用的绘画工具。水笔出水快,线条流畅,色彩鲜艳明快,使用简单;油画棒质地松软,易于涂色,色彩艳丽光泽厚实,覆盖力强,是最适合儿童使用的绘画材料。如何让低年级学生用这些常用的绘画工具和简单的绘画技法画出新颖、出奇、出彩的画面?如何让美术语言得到更新颖的表达?那就要引导学生巧妙应用美术语言和常用的绘画材料。如一位低年级学生创作《欢乐广场》,作者是一位聪明伶俐的8岁女孩,平时热爱绘画,特别喜欢画人物。笔者因势利导,引导她结合艺术节“阳光下成长”主题进行创作。只见她用黑色水笔用平涂法在橘红色的卡纸上画了一群发辫飞扬、快乐舞动的孩子剪影形象,用白色涂改液画出大嘴、呲牙和亮眼。造型夸张生动、黑白对比鲜明。由于画面上主体人物占用了较大面积,所剩空间不多,她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添景物,笔者再一次引导:这些孩子在哪里快乐玩耍,是公园、广场、小区?景物的画法用直立式还是倒置包围式?哪种更合适更特别?景物是用单色剪影式,还是用色彩来表现?经过引导,她很快领悟,于是就用黑色水笔在剪影人物的周围以倒置包围式添上房子、树木、公园、亭台、宝塔、拱桥等熟悉的场景,用油画棒或平涂法或渐变法表现丰富的色彩,多种景物表现手法较写实具体,线、面、色结合,应用巧妙。整幅画构成了写实与夸张的对比,单色、简洁的主体与丰富色彩背景的对比,人物动态富有节奏感与韵律感,多种美术语言组合并用,令人耳目一新。
2.创新运用绘画材质
作品的题材内容制约着作品的形式,反过来形式又影响着题材内容的表达,而绘画材质则决定了作品的形式感。因此在指导学生创作时,要结合题材内容创新运用绘画材质,从而更好地表达作者所要反映的内容主题。如在指导学生创作《象形文字的联想》作品时,为了更好地体现象形文字的原始、古朴,体现原始时代的岩石文字和岩画的效果,应选用什么材料和技法合适呢?经过讨论,决定用身边常见的废旧物品泡沫板,以浮雕形式来表现。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将象形文字的画面描画在泡沫板上,用刻刀、美工刀、电烙铁等工具,经过刻、切、挖、挑、刮、刨、烙等技法创作出一幅以象形文字为主、并延伸联想的原始人类狩猎的生动画面。画面文字凹凸明显、层次感强,雕切出的高底不平的粒状泡沫表面上,呈现出粗糙不平的特有的质感和肌理效果,仿佛让人感觉穿越了时空来到原始时代,和古人一起狩猎、一起生活。由此,学生还创作出了《和谐动物大家庭》《脸谱》《向日葵》《生肖龙》等一幅幅生动形象、个性鲜明的泡沫板浮雕画面,大大提升了作品的视觉效果,材料的质感和肌理等美术语言的魅力在画面中展现无疑。
3.综合应用多样媒材
随着综合绘画、装置艺术等艺术形式的发展、盛行,多形式、多手段、多媒材的造型方式不断涌现出来,纯粹的绘画在美术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美术教学逐渐趋向于综合探索。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利用各种材质进行综合创作,引导学生在创作构思中提倡“因物而设”“因材而创”,把设计构思、收集材料和造型制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和天然材料进行创造,做到“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如在春笋盛出之季,让学生收集随处可见的笋壳,晾干备用,秋季让学生收集田地稻草,平时注意收集老旧花衣、碎布、毛线头等,运用这些材料进行剪接排列组合,学生综合创作出作品《稻草人》,画面中三个稻草人有的头戴笋壳斗笠,身穿花布衣、稻草裙;有的手摇稻草扇;有的身披毛线衣,手敲铜锣。姿态各异,材料巧妙组合,协调有趣,突出了材质特点,肌理奇异,恰到好处地表现出画面的点、线、面,再配以彩色水笔、油画棒描绘的田野景物,多种材质,丰富的肌理,赋予画面蓬勃的生命力,充分发挥了美术语言在不同媒材中的独特魅力。
三、在形式选择中发展美术语言
作为视觉艺术、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的美术作品,总是通过一定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作品的表现形式不同,所呈现出的美术语言与视觉效果也就不同,形成的作品风格也不同。因此在引导学生创作时,要依据内容题材,注意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大胆探索美术语言的有机表现,尽可能展现美术语言的独特美感,不断发展美术语言,让作者更好地表现事物,表达思想和情感,增强美术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选择适切的表现形式,发展美术语言
版画种类较多,由于使用的工具、材料、技法繁多复杂,要求高,儿童不易掌握。而吹塑纸板取材容易,制作简便,用期短,见效快,较适合小学生学习。如指导学生创作的版画《欢欢喜喜过大年》,作品表现人们迎接新年到来的忙碌情景:大人们杀猪宰鸡、磨糕、打糍、扫卫生、小孩放鞭炮。人物动态夸张,富于动感。学生通过画稿、刻版、剪切、拓印等环节,多次体验美术语言不同阶段的生成效果,深刻感受版画制作过程的乐趣。画面用色简洁,红蓝为主色,色彩厚实耐看,肌理独特,对比鲜明,热烈喜庆;房屋布局高矮错落,聚散有致,增强了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把富有情感的色彩、夸张的人物造型和独特的厚实肌理等美术语言简约轻松地展现出来,让观者对新年到来的喜庆氛围感同身受。除此之外,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选择适切的表现形式进行创作,如指导剪纸创作时,可引导学生在传承优秀剪纸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把传统的剪纸形式和学生自由的创作手法结合起来,剪出童真,剪出乐趣,让各种美术语言在儿童剪纸创作中发挥特有的表现力。在选择水粉画形式时,要利用其色彩纯度较高、色彩浑厚柔润和干湿色差大的水粉特性,化难为易,寻找更适合的表现手法,如水粉线描、高丽宣+水粉色彩+背面着墨渗透法等,都能更有效地展现美术语言。
2.通过创新的表现形式,发展美术语言
好奇、求异是儿童显著的心理特征,一成不变的绘画材料和教学手段,只会使儿童感觉索然无味,要尽量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新奇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让美术语言在创新的表现形式里得到进一步发展,呈现出更大的魅力。
如刮画(又名刮蜡),是一种新型的绘画形式,作者在一张有两层色彩的纸上刮刻画面,画纸的上层多为深色,下层色彩明亮,画者多以线描的方法表现创造自己所喜爱的形象。因刮出的色彩靓丽,对比强烈,有着良好的视觉效果,深得学生的喜爱。
比如刮画作品《快乐小人鱼》,学生直接在成品刮画纸上进行创作。学生在画面中用丰富的美术语言表现了三条美丽可爱的美人鱼,多种线形在美人鱼的身上变化运用,点线组合多变,疏密有致,粗细变化得当,色块画龙点睛,点线面在黑色的衬托下美轮美奂,恰到好处地刻画出美人鱼的华丽妆容、服饰以及多彩神秘的海底景象,刮画纸底层的设色因运用了镭射而显得更加炫丽夺目,仿佛把我们带到神秘美好的童话世界,令人流连忘返。美术语言的魅力在刮画这种新型的表现形式中得到新奇绝妙的展现。
美术教育是情感教育,而美术语言则是情感教育的表现手段,是感受的叙说,情感的抒发,主观的表露。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每一位美术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认识理解美术语言,更要指导学生在创作中运用和发展美术语言,让美术语言的魅力之花绽放在儿童美术创作的沃土上,从而使他们真正获得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福建省漳平市新民小学 36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