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教师专业的健康成长

2013-04-29 00:44丁志明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3年8期
关键词:教研读书学校

丁志明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丰富的素养体现为在教师的专业底气、教学才气和教育灵气。因此,打造教师的专业底气、教学才气和教育灵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抓读书,打造教师的专业底气

(一)读书意义大

教师专业底气首先应来源于广博的读书学习。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教师只有专注于读书,才能获得精神的丰盈及专业的成长。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在于文化底蕴,也就是在于是否会读书,读什么书,读书的效果如何。读书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一种情怀、一种追求,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一旦读书成了自觉行动,也就向优秀教师的目标靠近了一步,这就意味着教育教学已经或者正在走向成功。教师如果不注重读书学习,不注重获取新的东西来充实自己,那他的教学只能是凭经验运作,所谓的成长似折断理想的翅膀,失去智慧的光环。书籍的引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速器,新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转变教师行走方式的路径是从读书学习开始的,课程改革摸索出“学习培训——实验实践——总结提升”的反思型教师工作生活方式,把读书学习作为教师的生命与法宝。

(二)读书机制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书的学校是真正的学校,读书的师生是发展的师生。”尤其是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能力,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为了促进教师读书,使教师真正超凡脱俗、气质高雅,学校应成立读书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教师读书制度,积极构建“学习型”学校。

1.以观念促读书。让教师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学习成为师生员工校园生活的基本需求,让教师把学习、生活和工作结合起来。做到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把工作、生活的过程看作是学习的过程,明确教师既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宽阔的人文情怀,还要有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

2.以氛围促读书。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积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购买大量教育教学用书,建立班级图书角,设立图书专柜,把图书搬进班级,充分发挥图书的作用,创立宽松的且有利于教师交流、沟通、讨论的学习环境。

3.以活动促读书。制定“读书活动计划”,学校可统一印制读书笔记,让教师撰写读书随笔,采取个人读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赏识你的学生》等教育书刊,要求教师摘录重要片段,记录教育随想,抒发教育体会。积极开展读书会、读写征文、新课程知识问答、“好书伴我行”等活动,采取“推(推荐100本好书)、读(10本好书)、写(10篇读后感)、讲(读书心得)、评(评选表彰)、赠(书)”等具体措施,掀起一股股读书热潮,让“书香满校园”的读书氛围蔚然成风,让“师生潜移默化地享受美丽的书香人生”。

(三)读书境界美

书读得多了,看得多了,经验积累得多了,遇到教学上或班级管理中的棘手问题,就不再像从前那样不知所措了,让教师深深体会到在课堂上“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的无限魅力,体会到读书长教育智慧,给学生以知识的传播和心智的启迪。先进的教育理论往往能让教师感觉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教学进入新的境界,没有深厚的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储存,是不能达到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信手拈来的教学境界的。读书学习使教师的人生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价值追求,不再是为庸碌的日常工作生活而“活着”,而是把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不断地寻求心中的理想境界,对现实社会意义与自身的生命价值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感悟。

二、抓教学,打造教师的教学才气

教师除了丰富的学识外,还要在教学实践中摸爬滚打,历经磨炼,才能成才成器。教师做好教学常规工作是打造教师专业技能,增长业务才干的根本。

(一)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师技能

一方面教师要有自觉履行岗位职责的精神意识,做好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平时加强自我修炼,用心用情三尺讲台,熟练掌握教学技能。另一方面学校要面向全体师生狠抓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教学常规管理意见及学校的常规管理办法,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加强教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辅导、考查、考试、评价、教研等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的动态管理,制定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质量监控、检测制度与实施办法,定期与不定期开展自查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学校要重视教师技能竞赛,凸显专业才气。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师德演讲、教学论文、课堂教学、案例评析、教师技能比赛等活动,通过各种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教师的才能得到体现,素质得到提升,成功感得到表现,教师履行岗位职责意识得到加强,教学常规工作得到规范。

(二)加强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学校要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采用“备课、上课、听课、说课、评课”的教学教研模式,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1.随机“常态课”。学校要经常抽调骨干教师深入课堂随机听课、评课,为一线教师解除教学困惑,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2.定期“观摩课”。学校可要求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2节公开研讨观摩课,根据实际有序安排各年段的教学开放时间,让任课教师在规定时间内自报开课时间,学校组织备课组教师进行听课、评课(先由执教者说课、反思再评课),研讨教学设计,修正教学方案。

3.评选“优质课”。为进一步深化新课程环境下学校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学校可举行“关注过程,提高实效”课堂教学评优活动。

4.专题“讲座课”。为进一步促进各学科课程的均衡发展和有效研讨,学校举行课程研讨暨专题讲座活动。

5.达标“展示课”。课堂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能围绕“有效”,突出“三维”,扎实“双基”,教师驾驭新课程课堂能力强,善于引导学生,学生质疑探究能力强,教学效果好,就是一堂值得借鉴的达标课。

三、抓教研,打造教师的教育灵气

有灵气的智慧型教师和一般教师之间的区别不仅在于文化底蕴,还在于教研反思能力。教研反思是教师增长教学智慧和教育灵气的成功之路。

(一)校本教研,增长智慧

学校扎实推进校本教研工作,创新校本教研形式,构建多种互动平台,拓宽网络教研领域,完善资源共享机制,保证教研活动时间,突出教学问题研究,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1.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校本教研要符合教师实际,紧扣教学问题,依托课堂教学,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学校要积极开展教学案例研究、同上一节课、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展示、典型课例教法比较、学科教学“三杯”系列竞赛、优秀教师与专家合作论坛、教师教学沙龙、校长课改讲坛、常态课教学研讨、骨干教师与一般教师对话、教学设计评点、教学论文评选、教学技能竞赛、教学反思交流、教师专业成长展示等活动。

2.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学校加大主课题和《小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策略的研究》的研究力度,认真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做好中期目标总结及远期研讨计划。继续探索“先学后教,先做后学”的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深化尝试创新,有效课堂的研究。积极把新基础教育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加强生本教育,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二)自我反思,盈动灵气

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充盈教师教学灵气的重要途径,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方法。许多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显而易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的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教师在理论学习中自我反思,自觉地运用理论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我反思,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失败原因,善于观察和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拓宽教学思路,促进教学相长,使教学日臻完善,走向创新,走向成熟,让智慧的灵光在课堂上闪耀。

(作者单位: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

教育局)

猜你喜欢
教研读书学校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学校推介
我们一起读书吧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
读书为了什么
强化学习意识,共建和教研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