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
聋人由于听觉障碍及语言能力的缺乏导致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迟滞,认知能力受限,聋生在道德的判断方面始终处于比较浅显的层次,只能依靠看见行动表面和行动的结果来进行道德的判断;同时由于语言沟通的障碍,聋生与社会互动的范围比较小,社会互动方式比较单一,缺少社会互动经验,所以聋生在无外力优化沟通界面、干预社会互动环境的情况下,其道德能力发展要较正常儿童迟滞。
要促进聋生的道德发展,学校作为组织机构要以更积极的态势,主动干预交流沟通的界面,构建有利于聋生与社会互动的平台,以提升聋生的道德水平,进而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聋生道德发展的现状分析
依据道德的四个主要层次:文明习惯、基本道德(美德)、公民道德、信仰道德;以及七个方面内容:基本文明习惯、基本道德品质、家庭美德、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信仰道德。据日常行为研究以及《通过志愿服务培养聋生社会责任意识的研究》调查问卷分析显示,聋生在以下三方面缺失相对严重:
1.信仰道德缺失。信仰道德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聋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导致生活圈子狭小,精神生活匮乏,因此多数聋生对于人生的目的(为什么活着)、人生的态度(怎样做人)、人生的理想(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等方面思考极少。一部分人按照父母的要求继续升学,一部分得过且过地机械生活,生活追求享乐、高消费,排斥辛劳、艰苦创业。
2.社会责任感欠缺。聋生属于特殊需要人群,从幼年开始在家庭、社会中都得到较多关心爱护,长此以往形成思维定势和依赖心理,弱化了自身需要自立自强的意识。聋生自我意识较强,普遍能够爱护自己、关注自己的需要。但他们接受关爱多,付出关爱少,因此聋生对家庭、家人的责任感缺失,个人需要为社会做贡献的意识较低。
3.集体融合能力欠缺。聋生无法直接从普通人的语言获得行动的目的和意义,需要对他人的行动来推测其含义,这种推测的不准确性使双方在社会交往中容易产生误解,从而变成隔阂和冲突。当聋生无法从周围获得安全感的时候,会变得胆怯与封闭。现实中聋生不易与社会人群进行生活协调或者工作方面的合作,这对于聋生最终回归主流、融入社会产生了障碍。
二、志愿服务精神对聋生道德的积极作用
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而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活动具有自主性、无报酬性、利他性等特征。自主性是指志愿服务是不受他人指使和强迫,根据自主自发意志进行的活动。无报酬性是指不期待活动的金钱回报,是纯粹意义上的非营利性实践行为,无报酬性是区分志愿服务和营利性行为的根本特性。利他性是基于尊重他人生命、维护与促进人类共同价值的特性,是志愿服务的普遍性特征。
“道德能力提高的唯一途径是道德实践活动”。志愿精神推动人性向真善美出发,获得生命的体验和积极的意义。其中“奉献、进步”可引导聋生提升服务社会的认识、培养责任意识;“友爱、互助”则培养聋生提高集体协作能力和与不同人群融合的意识。志愿者“希望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愿望则是引导聋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助人自助、感受生命的意义和获得快乐”的良好诱因。以“志愿服务”道德实践活动,引导聋生道德向积极方向发展,对于提高学校德育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聋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建构
(一)活动设计原则
1.主体性原则。道德的构建依赖人主体意识形成过程。没有主体性就没有开展活动的意义。聋生志愿服务首先要体现“聋人”这一特殊群体,根据其生理、心理特点和个性化需求构建活动内容。从聋生感兴趣的事情出发、力所能及的事情出发、发挥其潜能的事情出发,合理地设计活动。
2.平等性原则。随着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对待特殊人群经历了从排斥与隔离、慈善救济、尊重共融三个阶段的转变。当今时代各种残疾人活动首先在精神人格平等的状态下开展,没有同情与可怜,有的是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精神诉求,以平等交流、互动的方式开展活动。
3.融合性原则。融合是指两种或多种不同的事物合成一体。融合分为单向融合和双向融合,主动融合和被动融合,最高层次是双向、主动融合。聋生到主流社会中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其过程也是发展社会适应能力、沟通交往能力、语言实践的过程,设计好互动环节,可以让参与者更好地共融。
(二)聋生志愿服务活动设计要点
1.聋生与其他特殊人群的志愿服务活动。聋生交往圈子大多数都是聋人,形成自己独特聋文化,但同时也具有局限性和排他性。聋人普遍没有关注到其他弱势的群落——孤残儿童、智障儿童、重度肢体残疾人士等群体。聋生通过到培智学校、福利院、康复中心开展志愿服务,接触了解其他弱势群体,让聋生减少自怨自艾的心态,增强珍惜自己生命的意识。
2.聋生与普通人志愿服务活动。从回归主流的角度为聋生创设平等交流情景,感受人际交往乐趣,结交不同朋友,让聋生自主自信地与普通人交流。同时让普通人群更多了解聋人群体,更好地接纳与包容不同的人群,培养对多元文化的认同,不断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3.社会体验式志愿服务活动。聋生交往圈子单一,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居多,他们主要从各种媒介上了解社会和各行各业,很少有机会去亲身体验。志愿服务活动走进不同的社会企业、机关单位中,感受了解社会生产生活状况,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感受创造生活的快乐和意义,为聋生将来工作、就业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
4.发展潜能、展现特长的志愿服务活动。让特殊学生发展其潜能、展现其特长,是让他们获得自我肯定、树立自信心的良好途径。聋生展示在手语、手工、绘画、舞蹈方面的特长,获得他人的欣赏和认同,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提升生活的幸福感,有利于培养自立、自强的人格。
(三)活动模式和程序
聋生志愿服务活动主要采用社会行动方法模式,包括社会行动法、角色扮演法、社会互动法、社区体验法等。
四、聋生志愿服务取得的成效
广州市聋人学校聋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员比例达到50%,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道德面貌。
1.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聋生在志愿精神的引领下,奉献自己收获感动,体验助人自助的乐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和尊严,形成了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聋生坦然面对自己的缺陷,活着就要有存在的价值,活着就要有尊严,散发自己生命的光彩。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使自己变得自信、强大;只有以积极的态度生活、热爱生活,生活才会回报;只有敢于付出自己服务社会,才能得到社会更多的关爱;只有付出辛勤的劳动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获得更优质的生活。据教师、家长们反映,参与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同学们普遍具有阳光的心态、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普遍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或者工作目标,在吃苦耐劳精神方面也得到很好的提升。
2.增强聋生责任意识。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参与聋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家长评价子女对志愿活动的责任意识,认为“很强”的占16%;“较强”的占56%;“一般”的占28%;认为“较弱”的为零。可见,家长对聋生志愿者的评价较高,认为聋生参加志愿活动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在教师问卷中,教师认为“聋生参加志愿活动后,社会责任意识有很明显增强”的占28%;认为“有较大的提升”的占46%;认为“进步了一点”的占26%,认为“没多大的变化”的数据为零。调查结果表明,教师也认为让聋生参与志愿活动有助于提升聋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聋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得到显著提升的是责任意识。例如,通过参与亚残运会的志愿服务,到广东金融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等多所高校举办手语培训活动;为珠江公园、广州博物馆、地铁公司、火车站等公共服务机构开展手语培训;感受城市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触动内心感受。作为社会的一员不应该成为包袱和累赘,也应该用自己的一份力量为社会作出贡献。此外在关心家人、服务意识、感恩心态等方面都显著提高。
3.合作能力提升促进回归主流。各种融合互动型的志愿服务,让聋生与聋生之间达到工作的配合和默契,让聋生与普通人合作能力得到提升。聋生从原来害怕与普通人打交道、害怕讲话,到积极主动用口语、书面语、动作等形式进行沟通。普通人也通过志愿服务活动,消除对聋人的好奇与神秘,加大彼此之间的了解,破除对残疾人的怜悯和同情,树立尊重残疾人的意识,并以此形成良性的循环,不断提升社会开放、接纳的程度,促进公民的平等、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
4.培养对多元社会的思辨能力。当今社会是多元的社会,文化多元、信息多元、选择多元。在多元的时代里,需要具有道德的分析能力、道德的思辨能力、道德的选择能力,才能有端正的心态、健康的心理。聋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亲身体验到多彩、多元的主流社会,其中有好的一面,也有不良因素,社会不是单纯的黑白两色,文化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选择,人际交往中也存在善与恶的分别。这些必然存在社会现象,教育聋生如何选择、辨别是非、适应生活提供了可贵的实战场景,聋生在学校、教师们的引导下及自身的思辨中,道德认知得到构建。
综上所述,志愿服务活动为聋生打开了通向广阔社会的大门,生活不再是手机小小屏幕上短信的飞来飞去,大家“一起去参加志愿服务”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气,促进了聋生道德健康的成长,提高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聋人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