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翡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头戏,是指以理解文字作品的意义为目的的一种出声阅读形式。它是口、耳、眼、心并用的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应该是阅读教学永恒的主题,“以读为本”应该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理念,“书声朗朗”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主要表征。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语文课训练的基本内容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应当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让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放射光芒。怎样才能在课堂中做到“以读为本” “书声琅琅”呢?
一、培养朗读的兴趣
朗读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交流,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学生没有浓厚的兴趣肯定办不到。因此,朗读教学必须从培养兴趣入手。培养学生朗读兴趣的方法很多,这里选择性地介绍两种:
(1)多种激趣法。这是指针对小学生对朗读的兴趣缺乏持久性、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配乐朗读。这在电教手段日渐普及的情况下已被广泛采用,使用效果良好。再如,分角色朗读。凡是对话较多的课文,通过分角色朗读,学生兴趣很浓。又如,竞赛式朗读。用教师指名与学生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几个人或几个组朗读相同的一段课文、一首诗,比一比谁读得好;并延伸到课外,经常组织朗读或朗诵比赛。至于指名读、轻声自由读、轮流读、齐读等更属常见。需要指出的是选择朗读方式要因文而异,不宜追求表面上的多样化;同时,齐读也不宜多用,要防止滥竽充数。
(2)示范激趣法。这是指教师范读和播放朗读录音带。教师成功的范读和播放能真正起示范作用的朗读录音带,会成为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催化剂,会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这儿需要指出的是范读的时机,多数教师都在教学伊始,学生对课文完全陌生的情况下范读或播放录音带。这样做的效果不太好,原因是学生还不理解课文内容,根本不知道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缺乏感知“为什么要如此朗读”的基础,最好是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使范读成为技巧和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手段。这样的示范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二、创设朗读的情境
情境的创设在朗读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我们留意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状况,就不难发现,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读书时面部麻木、神情恍惚。究其原因是教师未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未能调动他们的读书欲望。在小学阶段,兴趣的激发显得尤为重要。而创设情境却是激发兴趣最有效的措施。因此,教师应结合课文内容,联系学生实际,运用多种手段(音像、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情境中阅读、感知、体验,从而得到语言训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如特级教师李吉林教学的《十里长街送总理》,她通过生动的语言描述,结合课文的插图,把学生带入送总理的情境之中,接着用哀婉的语调朗读课文:“人们常常幸福地看到他矫健的身躯,慈祥的面庞……”随后问学生,为什么老师读的声音越来越轻,速度越来越慢?学生在这一特定的情境中,都能真切地感悟到“总理将离我们远去,从此再也见不到他老人家了……”
三、注重朗读的感悟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在其间应起着桥梁的作用。教师的要务是找准文本切入点,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感悟、体验,获取最丰富的营养。
如教学《草船借箭》第二自然段时,可在学生初步了解周瑜和诸葛亮的对话内容后,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并尝试在每句话的提示语中,添加表示各自内心活动的词语。如:
周瑜(明知故問):“……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故意)说:“用弓箭最好。”
……
在此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又让学生根据添加的提示语表情朗读。
这是一项别出心裁阅读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用添加提示语的方法窥探人物的心灵深处,再通过反复朗读去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可谓感之于外,受之于心。学生读得有声有色,仿佛亲临东汉末年“军营舌战”的历史场面。
教师在培养学生语感的过程中,应注意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不宜在要求上整齐划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课文《陶罐和铁罐》中有这样一句话:“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教学时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说说怎样读才能读出铁罐傲慢的语气。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强调“你”是陶的,怎么敢碰铁的呢?)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强调陶罐子没胆量,不敢碰“我”。)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强调“碰不得,一碰定会碎。”)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强调“我”是铁的,怎么能碰“我”呢?)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表示对陶罐子的轻蔑、嘲笑)
……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让学生放声朗读,让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让孩子们在读中驰骋想象,让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情感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