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临终患者非语言行为的观察护理

2013-04-29 17:06任广洁苑海燕杨琦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年8期

任广洁 苑海燕 杨琦

【摘 要】目的:本文通过阐述非语言行为来对患者进行观察及其护理工作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临床实际病例说明在各种非语言行为中观察并护理临终患者。结果:通过护理人员对临终患者的非语言行为的观察和护理,取得了家属和社会赞同和认可。结论:非言语行为的护理,取得临终患者的信赖及患者家属的配合,使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坦诚有效的与医务人员沟通,让患者及其家属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安全感和亲切感,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

【关键词】非语言行为;临终患者;观察护理

客观现实是人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内容。患者对个体来说是应激源,它使人感到可能丧失或即将丧失某些有价值的东西的威胁,因而感到焦虑、痛苦、情绪低落、沉默寡言等。心里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表现为种种消极情绪和行为,从感知、情绪、性格等方面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变化,临床患者表现更为突出。对于临床患者的护理由于患者消极情绪导致其缺乏或者不愿和护理人员之间进行语言沟通,而缺乏有效的沟通,是医护质量受影响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通过细心观察患者的眼神、表情、体态、姿势等非语言行为,可更好的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及具体要求,更有利于我们对患者采取恰当有效的医疗护理措施,提高临终关怀的质量。我院自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对临终患者62例实施了非语言行为的观察和护理,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非语言行为的观察和护理

1.1眼神 有学者指出人们之间的沟通最多应用的是眼神,这说明心理活动可以从眼神变化中观察出来。例如:患者女,61岁,幽门癌,由于病情恶化而进入临终阶段,但患者意识清醒,在她生命的临终阶段,每当听到床边有人走动,总要睁眼张望,然后又闭上眼睛,本人观察到她好像等着什么人的到来,经了解,患者最疼爱的一个孙女一直没有来探望她,经本人和家属协商后,派人接来患者孙女,当见到疼爱的孙女时,患者眼光中流露出欣慰的光芒,是护理人员和家属都很感动。

1.2面部表情 一般来说,面部表情是内心情感喜怒哀乐的真实表露,护理人员要以良好的道德素质,以人道主义的高质量服务,细心观察患者的表情和了解患者临终需要,并给予患者适当满足。例如:患者男,66岁,肝癌晚期,此患者由于剧烈疼痛,常情绪低落,焦虑烦躁,时常痛苦绝望,总紧锁双眉,甚至闭目不语,尽管规律的应用强镇痛剂,但本人观察到在病房内只有一位亲属陪伴时,患者则表情安静,判断患者属于性格内向,喜欢安静,为了适宜患者的要求,为其创造较好的环境,将他调到单人房间并控制探望人数,各种治疗护理也尽可能集中进行,2天后,患者果然情绪好转,治疗护理合作,和护理人员沟通也非常配合。

1.3神态 心理活动是客观反应,有意识的行为都有其明确的目的,当患者有语言障碍时,往往能通过他神态的变化观察到他的需要,这种神态的观察对临终患者是非常有益的,它能通查患者心里深处的活动内容。以便满足患者的心愿,让临终患者“死而无憾”。重视临终患者的生命品质,维护他的生命尊严。例:患者女,72岁,高血压并急性脑血管合并脑出血,右侧肢体瘫痪,运动性食欲,临终前4天,患者时常看到妻子张口不能言语,痛苦的神经经久不消,护理人员和家属询问了多种问题,患者均无神态变化,当问到想着老伴以后无人照顾时,她两眼注视着护理人员,双眼含着泪水,经和家属协商后,认为患者此时最不放心老伴以后的生活,他目前最需要这方面的心里支持。为了让患者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护士反复拉着患者的手,不断安慰,并且让老伴说明自己能照顾自己,并且也能生活的好,让老伴放心,患者的子女也反复表示以后会很好的照顾父亲。患者情绪慢慢的稳定下来,并显示出安详快乐的神态,几天后,患者安详去世。

1.4体位姿势 患者体位和特殊姿势可表达情绪,传递其心情和要求。临终患者舒适的体位姿势很重要,它既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也利于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一般患者其身体某部位不舒服的时候,多能随时调整自己或者向家属和护理人员提出要求,帮助解决,但临终患者由于其消极情绪而不愿和或者无法向家属和护理人员表达。可是,当某些患者尚有直觉的情况下,对身体某个部位不良刺激所致的不舒服多可有意识的表现出来,反映出需要解决,以得安逸的心愿。如患者女,63岁,胰腺癌术后,临终前11天,不管卧床时处于任何体位,都以双手覆盖阴部,表现出痛苦的情绪,本人和家属反复询问她那里不舒服时,她一直不说话,经在患者阴部仔细检查,发现尿道口周围轻微的红肿,用无菌生理盐水及洁尔阴溶液清洗尿道口及会阴部,保持清洁干燥,并抗感染治疗后,患者痛苦表情小时,神态安静。以后护理人员再为她做各种护理工作都非常配合。

2 体会

对临终患者来说,不仅要承受肉体的痛苦,而且还要承受极大的精神痛苦,死亡恐惧、人世的牵挂、亲人的悲伤以及其他的显示矛盾,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里压力,他们在心理上的需求往往超过对药物的需求。有资料表明,约65%的临终患者有被遗弃感和失落感。因此,在这生与死的过渡阶段,护理人员应该以极大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在多方面给予安慰和支持,既给混着尽可能的临终关怀,而临终患者的需求,则刚铎的是通过非语言方式表达,他们非常需要身体的舒适及心理上的平静和安宁,护理人员既要细心观察患者非言语方式的表达,以满足患者的心理、生理要求,以同情心对待这样的频死患者,尊重患者的权利,满足患者的愿望,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但是,要做好患者非言语行为的护理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其不用于一般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必须要具有高尚的道德,优良的心理品质、自觉、自愿、竭尽全力的为患者解除痛苦,只有在这种感情的支配下,才能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以患者之忧而忧,以患者之乐而乐,形成真挚的同情心,同时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从管着身上获取直观材料。判断患者需要的这种非言语行为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够深入准确的了解患者的心里状态,情绪变化等,更主动的从单纯的护“病”到综合的护“人”,从而护动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充分发挥护理工作的作用,做好非言语行为的护理,从而取得临终患者的信赖,及患者家属的配合,使临终患者及其家属坦诚有效的与医务人员沟通。使他们有安全感和亲切感,起到“此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标志。

参考文献:

[1] 湛永毅,方立珍.呼唤沟通技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秦瑞玲.98例肺癌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 4):85-87.

[3] 王冰.癌症病人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 7) : 154 -155.

[4] 位雪云.临终护理的现状及展望[J].职业与健康,2010,17( 6) :140 ~141.

[5] 石玉玲. 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心理护理研究进展 [J].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1(4):65-66.

[6] 周金霞,杜成金.10 例晚期肿瘤患者临终关怀的护理体会 [J]. 医学信息(中旬刊),2010,6(3):841-842.

[7] 张秀爱.浅析现代护理伦理学在临终患者关怀工作中的重要性 [J].基层医学论坛,2009,5(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