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留下“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论述,这些论述为语文课的情境教学提供了依据。情境教学强调情感的融入,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营造情境的气氛
创设一种情境,就要从开始营造一种氛围,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课开始,教师如果能通过巧妙的导入设计,调动学生,创设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对应的情境,那就为一堂好课奠定坚实的基调。中国传统的诗词讲究意境,意境本身就是一种高度浓缩的情境。运用与课文相关的诗词做铺垫,可以创设一种优美的情境,最快的激发学生的心理感受。比如有的老师在讲《长亭送别》一文时,一开始就充满激情的问:“一提到送别,我们就会想到江淹的‘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还有诗人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那么,对于送别,你们还想到了哪些呢?”老师通过诗词创设了一种离别的意境,让学生联想起许多离别的意象,这就能很快把学生引入情景交融的想象境地,学生怎能不进入角色!如在教学《故乡的榕树》时,有教师的导语是这样的:“乡思是一曲古老的歌,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而舒兰则端着一杯‘乡色酒叹道:‘你满,乡愁也满。余光中则临海峡而吟:‘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席慕容更是感叹:‘乡愁是一棵没有年龄的树。同学们,你们有些也是远离故乡的人,有没有想起故乡那绿草如茵的山坡,苍翠欲滴的小树林,漫山遍野的蒲公英?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故乡的榕树》。”这样,学生对故乡的怀念被唤醒,带着相似的思绪走进了课文。这里,教师正是借助情境的衔接,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以情感促动兴趣,以兴趣再来调动情感,导入新的学习,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和美的享受中进入了一种情境。
二.“心有灵犀一点通”——创设情境的过程
如何让学生进入课文中的情境中去,仅仅像以往,靠老师的一根粉笔,一张嘴,一本课本,就能打动学生,就能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的。情境教学的根本是学生,所以首先就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可以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的理解课文。如鲁迅的《药》中茶客谈药这个场面,十分适合分角色表演,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康大叔、华大妈、20多岁人的这幅众生图,对革命者的冷漠无情、对刽子手的必恭必敬,对革命宣传者的气愤,这些都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不觉悟。让学生当场模拟表现,不仅能体会语感,更能深刻的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其次,要在课堂中让学生学会想象和联想。比如,在阅读感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诗,由于学生文化背景、生活经验的差异,就要让他们展开想象,这样,就会有人感受到一种悲凉、悲壮的情韵,有人感触到大自然生命的律动,有人审视到大自然雄浑静穆的美。用此方法,更容易让学生进入情境。再如,在学习黄河浪的《故乡的榕树》,就要试着让学生联想到流沙河的《就是那一只蟋蟀》,赏析能够传递情感的意象,可以联想起老舍的《江南的冬景》,来赏析共同的质朴的语言,还可以联想到柯灵的《乡土情结》,从中体会共同的对故土的思念,进而深化到对故国的思念,对中华文化的根的认同。这就是通过相关联想让学生更快的进入情境。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只有更好的更快的搏动学生内心的那根弦,也就是让学生心有灵犀,才能更好的让学生进入情境,更好的融入作品的氛围中去。
三.“于无声处听惊雷”—— 设计情境的结尾
好的语文课不仅要有好的开头、过程,还要有好的结尾,这样,可能让学生回味悠长,在潜移默化中爱上语文,爱上诗意的生活。我们可以在结尾处利用音乐让学生体会感情,感受意境。如《我与地坛》中第二段,文字悠扬,感情深沉,那么,在文章的结尾给学生放歌曲《懂你》,在同样抒情的歌曲中,学生学会自己品析文章,从中去想象、体会母亲的伟大。在诗词的教学中,更可以多加运用古典名曲来使学生沉醉于诗词的意境中,在《长亭送别》的结尾,可以给学生放古曲《阳光三叠》,在凄凉婉转的音乐中,学生沉浸在诗的意境,自然能更好体会词曲的妙处。所以,好的情境的结尾能达到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的效果。
陈春芹,教师,现居江苏连云港。